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41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其中:包括变形探测结构,变形探测结构包括压感装置、信号线以及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与信号线的一端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安装在锂电池单体之间或者锂电池单体与其外框之间,当锂电池单体热失控变形,锂电池单体压迫压感装置,使得压迫压感装置感应到压力,压感装置能将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递至外部信号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探测效果好、能对锂电池早期热失控做出反应并提供准确报警信号的装置,填补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的技术空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热失控探测的
,具体涉及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热失控探测器在锂电池消防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具有对锂电池进行监测,探测,及时发现锂电池热失控的发生,一旦锂电池发生了热失控,就将锂电池热失控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尤其是热失控变形探测器在火灾早期预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人眼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区域内,探测器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热失控探测器仅只针对锂电池热失控后产生的温度、气体和辐射光强等信息进行探测,而无法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早期做出判断。且温度、气体和辐射光强探测器容易被环境所干扰,准确率不高。尤其是当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后,其体现是内部电解液的发热汽化导致锂电池单体先发生膨胀变形,然后才有可探测气体的逸出,再之后为环境温度上升,之后才是热失控导致的火花产生。目前的气体探测及温度探测方式都只能对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的中期阶段做出预警,而无法对早期热失控做出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探测效果好、能对锂电池早期热失控做出反应并提供准确报警信号的装置,填补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的技术空白的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其中:包括变形探测结构,变形探测结构包括压感装置、信号线以及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与信号线的一端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安装在锂电池单体之间或者锂电池单体与其外框之间,当锂电池单体热失控变形,锂电池单体压迫压感装置,使得压迫压感装置感应到压力,压感装置能将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递至外部信号处理器。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压感装置为接触开关或压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三者单独使用或至少两种组合使用。上述的压感装置外设有保护外壳,压感装置包括探测器单元、探测器单元集成板和探测器接触面板,探测器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探测器单元一侧固定在探测器单元集成板的一面,探测器接触面板固定在探测器单元的另一侧,探测器单元集成板固定在保护外壳中,探测器接触面板伸出至保护外壳外,探测器接触面板与锂电池单体固定或接触或间隙配合,保护外壳与另一个锂电池单体或锂电池单体外框固定连接。上述的压感装置外设有保护外壳,压感装置包括探测器单元和探测器单元集成板,探测器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探测器单元一侧固定在探测器单元集成板的一面,探测器单元集成板固定在保护外壳中,探测器单元另一侧伸出至保护外壳外,与锂电池单体固定或接触或间隙配合,保护外壳与另一个锂电池单体或锂电池单体外框固定连接。上述的外部信号处理器控制连接锂电池单体的供电回路。上述的外部信号处理器连接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接入锂电池单体的供电回路,外部信号处理器通过接触开关通断锂电池单体的供电回路,接触开关微动开关或薄膜开关。上述的压电传感器为压电陶瓷或压电发电片。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包括压感装置、保护外壳、信号线等元件及电阻等其他辅助元件,其中压感装置及信号线是必须的,保护外壳及电阻及固定电阻所用的电路板起辅助作用,视具体的使用环境及使用情况而选择。在使用时,安装与电池单体之间或者电池单体与其外框之间,其中受力面与电池单体侧面直接接触或非常接近。压感装置作为检测核心,可以是接触开关,也可以是压电传感器,也可以是压力传感器,三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一旦压感装置受到压力后,即可将断开电路连通,也可以是受到压力后,将原本连通的电路断开,具体使用由外部信号处理器的要求决定,外部信号处理器还可以连接报警装置,在控制电路断开的同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及时告知使用者电池出现故障。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器很好的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早期预警问题,当锂电池单体先发生膨胀变形尚未有气体泄漏时,就能通过压感装置检测到锂电池热失控,根据热失控变形探测器的预警,做出相应的措施,及时降低生命财产受到的威胁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压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标记为:变形探测结构1、压感装置2、探测器单元21、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探测器接触面板23、信号线3、保护外壳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其中:包括变形探测结构1,变形探测结构1包括压感装置2、信号线3以及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2与信号线3的一端连接,信号线3的另一端连接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2安装在锂电池单体之间或者锂电池单体与其外框之间,当锂电池单体热失控变形,锂电池单体压迫压感装置2,使得压迫压感装置2感应到压力,压感装置2能将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3传递至外部信号处理器。实施例中,压感装置2为接触开关或压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三者单独使用或至少两种组合使用。接触开关/压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这三种传感器可以其中任何单独一种单个使用,也可以多个同一种单体并联使用,根据使用场合不同,根据一定的算法,可以是一个单体发出信号即可判断,也可以是若干个单体发出信号后达成判断条件。压力传感器在受到外部压力后,可向外部输出模拟电信号或脉冲电信号或电开关量信号。实施例中,压感装置2外设有保护外壳4,压感装置2包括探测器单元21、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和探测器接触面板23,探测器单元2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探测器单元21一侧固定在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的一面,探测器接触面板23固定在探测器单元21的另一侧,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固定在保护外壳4中,探测器接触面板23伸出至保护外壳4外,探测器接触面板23与锂电池单体固定或接触或间隙配合,保护外壳4与另一个锂电池单体或锂电池单体外框固定连接。实施例中,压感装置2外设有保护外壳4,压感装置2包括探测器单元21和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探测器单元2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探测器单元21一侧固定在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的一面,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固定在保护外壳4中,探测器单元21另一侧伸出至保护外壳4外,与锂电池单体固定或接触或间隙配合,保护外壳4与另一个锂电池单体或锂电池单体外框固定连接。实施例中,外部信号处理器控制连接锂电池单体的供电回路。实施例中,外部信号处理器连接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接入锂电池单体的供电回路,外部信号处理器通过接触开关通断锂电池单体的供电回路,接触开关微动开关或薄膜开关。实施例中,压电传感器为压电陶瓷或压电发电片。本专利技术的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探测器单元21,信号传输线连接在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上,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视需要可集成其他辅助元件。压感装置2可以是接触开关或压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若采用若干个接触开关集成为探测器主体,压感装置2安装于锂电池单体之间或锂电池单体与固定框架之间,当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变形时,锂电池变形产生的挤压力作用于探测器主体,因而打开或断开与探测器相连接的电路,从而产生信号供控制元件进行判断依据。采用若干个压电传感器集成为探测器主体,压感装置2安装于锂电池单体之间或锂电池单体与固定框架之间,当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变形时,锂电池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变形探测结构(1),所述的变形探测结构(1)包括压感装置(2)、信号线(3)以及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2)与信号线(3)的一端连接,信号线(3)的另一端连接外部信号处理器,所述的压感装置(2)安装在锂电池单体之间或者锂电池单体与其外框之间,当锂电池单体热失控变形,锂电池单体压迫压感装置(2),使得压迫压感装置(2)感应到压力,所述的压感装置(2)能将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3)传递至外部信号处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变形探测结构(1),所述的变形探测结构(1)包括压感装置(2)、信号线(3)以及外部信号处理器,压感装置(2)与信号线(3)的一端连接,信号线(3)的另一端连接外部信号处理器,所述的压感装置(2)安装在锂电池单体之间或者锂电池单体与其外框之间,当锂电池单体热失控变形,锂电池单体压迫压感装置(2),使得压迫压感装置(2)感应到压力,所述的压感装置(2)能将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3)传递至外部信号处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感装置(2)为接触开关或压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三者单独使用或至少两种组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热失控变形探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感装置(2)外设有保护外壳(4),压感装置(2)包括探测器单元(21)、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和探测器接触面板(23),所述的探测器单元(2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探测器单元(21)一侧固定在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的一面,探测器接触面板(23)固定在探测器单元(21)的另一侧,探测器单元集成板(22)固定在保护外壳(4)中,探测器接触面板(23)伸出至保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谢娇娇张尧张厚亮
申请(专利权)人: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