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高速电机油润滑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33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速电机的润滑密封。其特点是:固定在电机轴上的伞状动密封环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静密封环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分别润滑上、下轴承。固定在电机轴上的杯状动密封环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静密封环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并与润滑下轴承的轴向迷宫式动密封之间设有隔离腔与外界出气孔相通。在下轴承座的始端内腔装有甩油杯,固定在电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重动密封方式,润滑油密闭循环回路以及增加了隔离腔,电机润滑密封效果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电机的润滑密封,特别是一种用于离心式干燥机电动喷洒头的立式高速电机油润滑密封装置。离心式干燥机电动喷洒头通常采用普通电机加增速装置,或采用油脂润滑的高速电机作为原动机。这样增速装置体积大、重量重,使用及维护维修不方便;油脂润滑高速电机的轴承使用寿命短,维护维修频繁,性能不稳定,有的甚至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要求,限制了高速电机在干燥机行业的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高速电机油润滑密封装置,可以防止润滑油在动、静状态下进入电机腔内影响电机运行,泄漏到干燥机内造成污染,也可以阻止干燥机内料液进入电机,提高轴承使用寿命,使电机性能稳定,提高电机使用寿命。本技术包括电机、电机轴,上、下轴承座、轴承座罩、伞状动密封环,静密封环,杯状动密封环,甩油杯,其特点是固定在电机轴上的伞状动密封环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静密封环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润滑上、下轴承;固定在电机轴上的杯状动密封环与固定在下轴承座上的静密封环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并与润滑下轴承的轴向迷宫式动密封之间设有隔离腔,与出气孔相通。在下轴承座的始端内腔装有甩油杯,固定在电机轴上。轴承座罩上装有进出油管;进油管的一端通向油箱,其另一端通向轴承座罩的内腔,出油管的一端通向油泵,其另一端通过下轴承座的油孔,通向静密封环的内腔。下轴承座的一侧上、下部分分别装有进出油管,进油管的一端通向油箱,其另一端通向下轴承上端的轴承座内腔;另一出油管的一端通向油泵,其另一端通向下轴承的下端的轴承座的内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多重动密封的方式,润滑油密闭循环回路以及增加了隔离腔,电机润滑密封效果良好,有效地解决了高速电机在动、静状态下的润滑油泄漏的难题,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使得干燥机电动喷洒头可以长期工作,维护维修方便可靠,降低了干燥机的制造、使用成本,经济效益明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电机壳体两端分别连接上轴承座13、下轴承座23,上轴承座13设有台阶轴承孔,装有轴承14,通过电机轴18,上轴承14下面装有伞状动密封环12,固定在电机轴18上,轴承座13下面装有静密封环11,固定在轴承座13上,电机17上的电机轴18的一端由螺母21固定,轴承座13上面连接轴承座罩22,轴承座罩22上装有进油管15、出油管16,进油管15的一端通向油箱9,其另一端通向轴承座罩22的内腔;出油管16的一端通向油泵7,其另一端通过上轴承座13的油管孔,通向静密封环11的内腔。润滑油从进油管15进入,从出油管16被油泵7强力吸出,构成润滑密闭循环回路,润滑和冷却上轴承14。固定在电机轴18上的伞状动密封环12与固定在上轴承座13上的静密封环11,构成轴向迷宫式密封,润滑上轴承14;伞状动密封环12在电机静止状态下防止润滑油直接从动密封的迷宫沟内溢出,在电机17运转状态下由于其外径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被强制向四周运动。静密封环11除了起密封作用外,还能与上轴承座13的底部形成容油腔。下轴承座23设有台阶轴承孔,装有下轴承19,通过电机轴18,在下轴承座23的始端装有甩油杯10,固定在电机轴18上,其作用是防止润滑油反泄进入电机17,避免润滑油进入电机17腔内影响电机的运行。在下轴承19的下面装有轴承挡块24,固定在下轴承座23的孔中,并装有伞状动密封环6,固定在电机轴18上;在下轴承座23的末端装有静密封环4,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润滑下轴承19。并连接静密封环2,在电机轴18的输出端装有干燥机1。静密封环2设有台阶孔,孔中装有杯状动密封环3,固定在电机轴18上,构成轴向动密封,并与润滑下轴承19的轴向迷宫式动密封之间设有隔离腔20,与外界出气孔25相通,其作用是避免喷洒头在高速运转时产生强大的负压力,将润滑油从静密封环3的密封沟内吸出,进入干燥机1内造成污染。在下轴承座23一侧的上、下部分分别装有进油管8、出油管5,进油管8的一端通向油箱9,其另一端通向下轴承19上端的下轴承座23的内腔;出油管5的一端通向油泵7,其另一端通向下轴承19下端的下轴承座23的内腔。润滑油从进油管8进入,从出油管5被油泵7强力吸出,构成润滑油密闭循环回路,润滑和冷却下轴承19。伞状动密封环6的作用是在电机17静止状态下防止润滑油直接从动密封的迷宫沟内溢出,在电机17运转状态下,由于其外径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被强制向四周运动。静密封环4除了起密封作用外,还能与下轴承座23的内腔形成容油腔。固定在电机轴18上的杯状动密封环3与固定在下轴承座23上的静密封环2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其作用是阻止干燥机1内料液反泄进入电机17,降低轴承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高速电机油润滑密封装置包括电机(17)、电机轴(18)、轴承座(13)、下轴承座(23),轴承座罩(22),伞状动密封环(12)、(6),静密封环(11)、(4)、(2),杯状动密封环(3),甩油杯(10),其特征在于a.固定在电机轴18上的伞状动密封环(12)与固定在上轴承座(13)上的静密封环(11)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润滑上轴承(14);b.固定在电机轴18上的伞状动密封环(6)与固定在下轴承座(23)上的静密封环(4)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润滑下轴承(19);c.固定在电机轴(18)上的杯状动密封环(3)与固定在下轴承座(23)上的静密封环(2)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并与润滑下轴承(19)的轴向迷宫式动密封之间设有隔离腔(20),与出气孔(25)相通;d.在下轴承座(23)的始端内腔装有甩油杯(10),固定在电机轴(1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高速电机油润滑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座罩(22)上装有进油管(15)、出油管(16),进油管(15)的一端通向油箱(9),其另一端通向轴承座罩(22)的内腔,出油管(16)的一端通向油泵(7),其另一端通过上轴承座(13)的油管孔,通向静密封环(11)的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高速电机油润滑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轴承座(23)一侧的上、下部分分别装有进油管(8)、出油管(5),进油管(8)的一端通向油箱(9),其另一端通向下轴承(19)上端的轴承座(23)的内腔,出油管(5)的一端通向油泵(7),其另一端通向下轴承(19)下端的下轴承座(23)的内腔。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高速电机的润滑密封。其特点是固定在电机轴上的伞状动密封环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静密封环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分别润滑上、下轴承。固定在电机轴上的杯状动密封环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静密封环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并与润滑下轴承的轴向迷宫式动密封之间设有隔离腔与外界出气孔相通。在下轴承座的始端内腔装有甩油杯,固定在电机轴上。本技术采用多重动密封方式,润滑油密闭循环回路以及增加了隔离腔,电机润滑密封效果好。文档编号F16J15/16GK2268152SQ96236350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杨维新, 孟祥斌 申请人:航空工业万里机电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高速电机油润滑密封装置包括电机(17)、电机轴(18)、轴承座(13)、下轴承座(23),轴承座罩(22),伞状动密封环(12)、(6),静密封环(11)、(4)、(2),杯状动密封环(3),甩油杯(10),其特征在于:a.固定 在电机轴18上的伞状动密封环(12)与固定在上轴承座(13)上的静密封环(11)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润滑上轴承(14);b.固定在电机轴18上的伞状动密封环(6)与固定在下轴承座(23)上的静密封环(4)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润滑下轴 承(19);c.固定在电机轴(18)上的杯状动密封环(3)与固定在下轴承座(23)上的静密封环(2)构成轴向迷宫式动密封,并与润滑下轴承(19)的轴向迷宫式动密封之间设有隔离腔(20),与出气孔(25)相通;d.在下轴承座(23)的 始端内腔装有甩油杯(10),固定在电机轴(1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新孟祥斌
申请(专利权)人:航空工业万里机电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