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它包括呈十字形的本体,本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侧翼和限位凸块,本体上设置有呈十字形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的端部的两侧固定于侧翼,发光单元的端部的外侧固定于限位凸块,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受控模块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集成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中,当主控模块随着便携式多媒体设备靠近受控模块时,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配对请求信号,配对成功时信号接收器接收第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传感信号,数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传感信号转换为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调节电路根据控制信号为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从而控制发光单元的光强和色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的可调亮度LED通过可控硅调光器调节LED的亮度。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可控硅的维持电流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可控硅调光器功率等级不同,维持电流一般是7~75mA(驱动电流则是7~100mA),导通后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必须要大于这个值才能继续导通,否则会自行关断。(2)阻抗匹配问题。当可控硅导通后,可控硅和驱动电路的阻抗都发生变化,且驱动电路由于有差模滤波电容的存在,呈容性阻抗,与可控硅调光器存在阻抗匹配的问题,因此在设计电路时一般需要使用较小的差模滤波电容。(3)冲击电流问题。由于可控硅前沿斩波使得输入电压可能一直处于峰值附近,输入滤波电容将承受大的冲击电流,同时还可能使得可控硅意外截止,导致可控硅不断重启,所以一般需要在驱动器输入端串接电阻来减小冲击。(4)导通角较小时LED会出现闪烁。当可控硅导通角较小时,由于此时输入电压和电流均较小,导致维持电流不够或者芯片供电Vcc不够,电路停止工作,使LED产生闪烁。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下使用可控硅调光器的LED灯会产生闪烁,更不能实现宽范围的调光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速、高效的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它包括呈十字形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的两侧分别各自向上延伸形成侧翼,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的远端附近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呈十字形的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端部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的侧翼,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端部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的限位凸块,所述的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受控模块,所述的受控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到发光单元;稳压电路,用于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受控电路,用于接收传感信号并转换为所述的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所述的受控电路包括信号接收器、以及用于分析处理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的受控模块进行控制的主控模块,所述的主控模块集成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中,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第一信号发生器和第二信号发生器,所述的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配对请求信号,所述的第二信号发生器连接于所述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内置传感器并产生传感信号;其中,当所述的主控模块随着便携式多媒体设备靠近受控模块时,所述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的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配对请求信号,配对成功时所述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的第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传感信号,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的传感信号转换为所述的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所述的调节电路根据控制信号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的发光单元的光强和色温。优选的,所述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内置传感器包括环境状态监测传感器和人体状态监测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的环境状态监测传感器包括光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GPS位置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的人体状态监测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呼吸传感器、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配对请求信号后由数据处理单元确认是否与已存储密钥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的信号接收器、第一信号发生器、第二信号发生器之间通过超声波、蓝牙、wifi、蜂窝数据的一种传输信号。优选的,所述的配对请求信号具有约定的频率,或者幅度,或者约定的发送周期个数,或者约定的发送时间间隔。优选的,包括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的受控模块的开启或关闭。优选的,所述的开关单元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当所述的开关单元监测到主控模块靠近时,控制所述的受控模块开启。优选的,包括手机、智能手环、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结构简单,可直接方便地装设在现有的LED吸顶灯的灯具上,本技术可根据环境、温度、人体舒适程度自动的实时的营造出有变化的照明环境,又能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广泛用于家庭,公共场所等。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与附图2,一种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它包括呈十字形的本体,本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端1、第二固定端2、第三固定端3、第四固定端4,第一固定端1、第二固定端2、第三固定端3、第四固定端4的两侧分别各自向上延伸形成侧翼5,第一固定端1、第二固定端2、第三固定端3、第四固定端4的远端附近设置有限位凸块6,第一固定端1、第二固定端2、第三固定端3、第四固定端4之间设置有呈十字形的发光单元7,发光单元7的端部的两侧固定于侧翼5,发光单元7的端部的外侧固定于限位凸块6,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受控模块8。受控模块8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到复数个LED发光单元;稳压电路,用于为整流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为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受控电路,用于接收传感信号并转换为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受控电路包括信号接收器、以及用于分析处理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主控模块集成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中,包括手机、智能手环、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种。主控模块包括第一信号发生器和第二信号发生器,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配对请求信号,第二信号发生器连接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内置传感器并产生传感信号。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内置传感器包括环境状态监测传感器和人体状态监测传感器,环境状态监测传感器包括光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GPS位置传感器;人体状态监测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呼吸传感器、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当主控模块随着便携式多媒体设备靠近受控模块时,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配对请求信号,配对请求信号具有约定的频率,或者幅度,或者约定的发送周期个数,或者约定的发送时间间隔。信号接收器接收到配对请求信号后由数据处理单元确认是否与已存储密钥相匹配。配对成功时信号接收器接收第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传感信号,数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传感信号转换为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调节电路根据控制信号为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从而控制发光单元7的光强和色温。信号接收器、第一信号发生器、第二信号发生器之间通过超声波、蓝牙、wifi、蜂窝数据的一种传输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还包括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受控模块的开启或关闭,开关单元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当开关单元监测到主控模块靠近时,控制受控模块开启。本技术结构简单,可直接方便地装设在现有的LED吸顶灯的灯具上,本技术可根据环境、温度、人体舒适程度自动的实时的营造出有变化的照明环境,又能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广泛用于家庭,公共场所等。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十字形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的两侧分别各自向上延伸形成侧翼,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的远端附近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呈十字形的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端部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的侧翼,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端部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的限位凸块,所述的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受控模块,所述的受控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到发光单元;稳压电路,用于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受控电路,用于接收传感信号并转换为所述的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所述的受控电路包括信号接收器、以及用于分析处理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的受控模块进行控制的主控模块,所述的主控模块集成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中,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第一信号发生器和第二信号发生器,所述的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配对请求信号,所述的第二信号发生器连接于所述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内置传感器并产生传感信号;其中,当所述的主控模块随着便携式多媒体设备靠近受控模块时,所述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的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配对请求信号,配对成功时所述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的第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传感信号,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的传感信号转换为所述的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所述的调节电路根据控制信号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的发光单元的光强和色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光源智能制造单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十字形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的两侧分别各自向上延伸形成侧翼,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的远端附近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第四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呈十字形的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端部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的侧翼,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端部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的限位凸块,所述的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受控模块,所述的受控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到发光单元;稳压电路,用于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为所述的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压;受控电路,用于接收传感信号并转换为所述的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所述的受控电路包括信号接收器、以及用于分析处理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的受控模块进行控制的主控模块,所述的主控模块集成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中,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第一信号发生器和第二信号发生器,所述的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配对请求信号,所述的第二信号发生器连接于所述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内置传感器并产生传感信号;其中,当所述的主控模块随着便携式多媒体设备靠近受控模块时,所述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的第一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配对请求信号,配对成功时所述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的第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传感信号,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的传感信号转换为所述的调节电路的控制信号,所述的调节电路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有旺,周造辰,周造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英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