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14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包括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第一圆形旋转支架、第二圆形旋转支架、蜗杆动力电机和停车位;第一转动装置与第二转动装置通过同步转动固定块相连;第一圆形旋转支架与第一转动装置可同步转动;第二圆形旋转支架与第二转动装置可同步转动;蜗杆上安装有蜗轮;蜗轮可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装置转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端套接在蜗杆上;所述停车位一端与第一圆形旋转支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圆形旋转支架相连;采用相互错开的两旋转支架结构及中间轮系传动机构,使分别连接在两旋转支架上的汽车停车板两吊架同步转动,汽车稳定的随装置运转,不出现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持有量保持着增长趋势。现有的地面空间已不足以使每一辆车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车位停放,许多厂商都开始将目光移向空中空间,出现了许多空中停车装置,但目前市面上占有率较高空间循环停车装置是依靠重力来维持汽车与地面的平行状态,汽车在随装置运转过程中难免存在晃动,增加了汽车的安全风险,且随着停车数量的增加,每辆汽车造成的晃动会大大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停车装置,通过同步转动装置使吊起汽车停车板的两吊架也同步转动,避免汽车在随装置运转过程中存在晃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第一圆形旋转支架、第二圆形旋转支架、蜗杆以及动力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通过同步转动固定块相连;所述第一圆形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圆形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可同步转动;所述蜗杆上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可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装置转动;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蜗杆上;还包括停车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装置(11)、第二转动装置(12)、第一圆形旋转支架(13)、第二圆形旋转支架(14)、蜗杆(15)以及动力电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11)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2)通过同步转动固定块(2)相连;所述第一圆形旋转支架(13)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11)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圆形旋转支架(14)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2)可同步转动;所述蜗杆(15)上安装有蜗轮(151);所述蜗轮(151)可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装置(11)转动;所述动力电机(16)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161),所述同步带(161)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蜗杆(15)上;还包括停车位(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装置(11)、第二转动装置(12)、第一圆形旋转支架(13)、第二圆形旋转支架(14)、蜗杆(15)以及动力电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11)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2)通过同步转动固定块(2)相连;所述第一圆形旋转支架(13)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11)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圆形旋转支架(14)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2)可同步转动;所述蜗杆(15)上安装有蜗轮(151);所述蜗轮(151)可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装置(11)转动;所述动力电机(16)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161),所述同步带(161)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蜗杆(15)上;还包括停车位(17);所述停车位(17)包括第一吊架(171)、第二吊架(172)以及停车板(173);所述第一吊架(171)的吊梁一侧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圆形旋转支架(13)的内侧面边缘;所述第二吊架(172)的吊梁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圆形旋转支架(14)的内侧面边缘;所述第一吊架(171)的两吊杆下端与所述第二吊架(172)的两吊杆下端通过所述停车板(17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11)包括第一旋转轮(111)、第二旋转轮(112)、第一同步轮(113)以及第一旋转轴(114);所述第一旋转轮(111)、所述第二旋转轮(112)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114)上;所述第一旋转轮(111)与所述第二旋转轮(1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旋转支架(13)的两侧;所述第二旋转轮(112)与所述第一同步轮(113)啮合。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樊梁大杨李小兵彭荣发陈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