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310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系统,涉及雨水回收系统领域,主要包括过滤管、集水槽和埋设于地下的蓄水仓;所述过滤管包括主管道、应急管道和浮动活塞;所述主管道竖直设置,所述主管道的上端连通至所述集水槽,所述主管道的下端连通至所述蓄水仓;所述浮动活塞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滤芯,所述外筒滑动配合于所述主管道的下端内部,所述浮动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进行支撑,所述浮动活塞向下压缩行程段的主管道侧壁与所述应急管道连通,以实现可以自动打开应急管道,将来不及过滤的雨水排到下水道中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系统,主要涉及雨水回收再用领域。
技术介绍
下雨天从房顶下来的雨水流入地面,这些从房顶下来的雨水通常是比较干净的,可以用来洗菜、清洗水果、浇花和冲洗座便器等,所以有必要对房顶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以节约水资源。现有的回收系统通常会安装过滤系统,通过过滤然后排进蓄水的仓室内。由于过滤会造成降低雨水进入仓室的速度,一旦过滤器发生堵塞或者雨水太多来不及排出,雨水就会排到外部形成积水,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可以自动打开应急管道,将来不及过滤的雨水排到下水道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过滤管、集水槽和埋设于地下的蓄水仓;所述过滤管包括主管道、应急管道和浮动活塞;所述主管道竖直设置,所述主管道的上端连通至所述集水槽,所述主管道的下端连通至所述蓄水仓;所述浮动活塞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滤芯,所述外筒滑动配合于所述主管道的下端内部,所述浮动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进行支撑,所述浮动活塞向下压缩行程段的主管道侧壁与所述应急管道连通。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屋檐进入到集水槽内,然后通过主管道进入到蓄水仓内,由于在集水槽内设有浮动活塞,因此雨水经过集水槽的时候,将经过浮动活塞过滤,然后才会进入到集水槽内,将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进入到蓄水仓中。由于浮动活塞通过弹簧设置在主管道的底部,主管道的上部可以蓄一定量的水,当由于不能及时过滤的时候,上部的水会越积越多,当水积攒到一定量的时候,水的重力将下压浮动活塞,而浮动活塞向下压缩行程段的主管道侧壁与所述应急管道连通,即主管道和应急管道将连通,来不及过滤的水将通过应急管道排出,避免雨水流到外部造成积水。通过设置浮动活塞和应急管道可以实现根据浮动活塞上方的雨水量,自动调节是否需要启动应急管道,浮动活塞出现堵塞或者雨水太大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来不及过滤都可以得到自动启动应急处理,在避免含有杂质的水进入到蓄水仓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水排到外界。进一步,所述应急管道与所述主管道并列设置,所述应急管道与主管道之间自下向上设有若干通孔,通过设置若干通孔,浮动活塞上方的雨水越多,浮动活塞下移的距离越大,打开的通孔也越多,浮动活塞上方的雨水也就越快被排进到应急管道内,以此达到自动调节排水通道的大小的目的。进一步,还包括有滑动配合于所述应急管道内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侧壁对应所述通孔设有调节孔,通过设置调节筒,只有调节孔与通孔重合的时候水才能进入到应急管道内,水只能通过调节筒的调节孔进入到应急管道内,通过上下移动调节筒可以改变水进入到应急管道的位置,以此达到改变水进入到应急管道的条件,如果调节孔越是与下方的通孔重合,浮动活塞上方的雨水量蓄压越多才能将雨水排到应急管道内。进一步,所述调节筒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应急管道外,所述调节筒的外壁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接螺母的下端面与所述应急管道的上端接触,通过调节螺母可以改变调节筒的上下位置,即改变调节孔的上下位置。进一步,所述调节筒的上端设有透明视窗,便于管道应急管道内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所述滤芯为活性炭滤芯,可以提供更大的吸附微孔,过滤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的示意图。其中,主管道1、应急管道2、调节筒3、外筒4、滤芯5、弹簧6、透明视窗7、调节螺母8、调节孔9、通孔10、蓄水仓11、集水槽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过滤管、集水槽12和埋设于地下的蓄水仓11。过滤管包括主管道1、应急管道2和浮动活塞。主管道1竖直设置,通常设置于墙壁,主管道1的上端连通至集水槽12,主管道1的下端连通至蓄水仓11。浮动活塞包括外筒4和设置于外筒4内的滤芯5,滤芯5为活性炭滤芯5,外筒4滑动配合于主管道1的下端内部,浮动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6进行支撑,浮动活塞向下压缩行程段的主管道1侧壁与应急管道2连通,应急管道2与主管道1并列设置,应急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自下向上设有若干通孔10,通过设置若干通孔10,浮动活塞上方的雨水越多,浮动活塞下移的距离越大,打开的通孔10也越多,浮动活塞上方的雨水也就越快被排进到应急管道2内,应急管道2连通至下水管道内,以此达到自动调节排水通道的大小的目的,还包括有滑动配合于应急管道2内的调节筒3,调节筒3的侧壁对应通孔10设有调节孔9,通过设置调节筒3,只有调节孔9与通孔10重合的时候水才能进入到应急管道2内,水只能通过调节筒3的调节孔9进入到应急管道2内,调节筒3的上端设有透明视窗7。雨水从屋檐进入到集水槽12内,然后通过主管道1进入到蓄水仓11内。雨水经过集水槽12的时候,将经过浮动活塞过滤,然后才会进入到集水槽12内。以便将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进入到蓄水仓11中。由于浮动活塞通过弹簧6设置在主管道1的底部,主管道1的上部可以蓄一定量的水,当由于不能及时过滤的时候,上部的水会越积越多,当水积攒到一定量的时候,水的重力将下压浮动活塞,而浮动活塞向下压缩行程段的主管道1侧壁与应急管道2连通,即主管道1和应急管道2将连通,来不及过滤的水将通过应急管道2排出,避免雨水流到外部造成积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管、集水槽和埋设于地下的蓄水仓;所述过滤管包括主管道、应急管道和浮动活塞;所述主管道竖直设置,所述主管道的上端连通至所述集水槽,所述主管道的下端连通至所述蓄水仓;所述浮动活塞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滤芯,所述外筒滑动配合于所述主管道的下端内部,所述浮动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进行支撑,所述浮动活塞向下压缩行程段的主管道侧壁与所述应急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管、集水槽和埋设于地下的蓄水仓;所述过滤管包括主管道、应急管道和浮动活塞;所述主管道竖直设置,所述主管道的上端连通至所述集水槽,所述主管道的下端连通至所述蓄水仓;所述浮动活塞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滤芯,所述外筒滑动配合于所述主管道的下端内部,所述浮动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进行支撑,所述浮动活塞向下压缩行程段的主管道侧壁与所述应急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管道与所述主管道并列设置,所述应急管道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杰李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升源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