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08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包括基坑、均布在基坑侧壁内的孔、设在孔的微型桩、设在微型桩上端的连梁和倾斜射入到基坑侧壁里的锚杆。微型桩垂直设置,连梁顺序与每一个微型桩连接,锚杆较高的一端连接在连梁上。相邻微型桩的平面间距为1.5‑2.0倍桩径。基坑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下一个所述基坑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上一个所述基坑的长度和宽度。上一个所述基坑侧壁上的微型桩的下端插入到下一个所述基坑侧壁上的相邻连梁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施工量小,对土壤的破坏性小和更加牢固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加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以前认为无法施工的地点,比如土质松软,易塌陷等土质层和砂层等,进过处理后,也能够在上面修建建筑。基坑是建筑的基础,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随着建筑体积和重量的迅速增长,对基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松散底层是基坑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层,主要由土质、砂、砾石、卵石层等尚未固结硬化成岩而形成的疏散沉积物组成。在松散底层上进行施工,主要有土钉墙护坡和大口径桩锚支护两种方式。土钉墙护坡是在挖出土体之后进行打土钉,做面网和喷混凝土面层进行支护。这一过程中的中粗砂极易塌方,经常造成事故,且砂层很厚,基坑很深时更易塌方,形成事故。大口径桩锚支护的造价很高,再者成孔过程中,塌孔严重,成孔困难。其次,护坡桩锚施工后,两桩中间的砂层,溜沙严重,常常造成桩间土全部溜空,桩锚体失去着力点,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松散底层上的基坑发生塌陷的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包括基坑;还包括均布在基坑侧壁内的孔、设在孔的微型桩、设在微型桩上端的连梁和倾斜射入到基坑侧壁里的锚杆;所述微型桩垂直设置;所述连梁顺序与每一个微型桩连接;所述锚杆较高的一端连接在连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地面内打入微型桩后再挖基坑,通过阶梯式的下挖方式建设基坑,单次下挖深度小,能够降低塌陷发生的概率。微型桩需要的孔径小,用小型机械很容易成孔,小口径短桩,在松散地层中不需要特别措施便可快速施工,不但能够节约材料,还能够使基坑造价大幅度降低。连梁能够将多个微型桩连接成一个整体,局部受力过大时能够通过连梁将其分散到其余的微型桩上,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后微型桩断裂导致的塌方。本专利技术还在疏松底层内射入锚索,对连梁和微型柱施加一个与发生塌方时沙土流向相反的拉力,使其能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塌方的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微型桩的平面间距为1.5-2.0倍桩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给出了微型桩的最佳直径范围,小于该范围则微型桩的抗弯能力不够,无法实现加固疏松底层的作用;直径大于该范围则施工成本和难度会上升。该直径范围既兼顾了成本又保证了施工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基坑从上到下顺序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给出了基坑的数量,通过多个基坑组合形成最后的实际使用基坑。这样在下挖过程中,单次下挖深度小,能够有效降低塌方发生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下一个所述基坑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上一个所述基坑的长度和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基坑采用阶梯式的建设,能够给微型桩的打入预留出安装空间,既能够保证基坑挖出后能够将微型桩露出来,又能够避免微型桩被挖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杆的射入角度为5°-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给出了锚索射入角度的范围。锚杆入射角度<小于5度时,锚杆注浆施工不好施工,浆液不容易到达锚杆底部;锚杆入射角度>25度时,锚杆提供的水平力比较小了,造成锚杆浪费。本专利技术限定的范围既兼顾了施工的难易程度,又能够使锚杆能够提供足够的拉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型桩的直径为200-3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给出了微型桩的最佳直径范围,小于该范围则微型桩的抗弯能力不够,无法实现加固疏松底层的作用;直径大于该范围则施工成本和难度会上升。该直径范围既兼顾了成本又保证了施工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一个所述基坑侧壁上的微型桩的下端插入到下一个所述基坑侧壁上的相邻连梁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一个基坑侧壁上的微型桩插入到下一个基坑侧壁上连梁的下方,这样能够使多个基坑内的微型桩、连梁和锚索连成一个整体,当某个微型桩受力过大时,能够通过连梁传递给周围的微型桩并通过与之两端接触的连梁传递到相邻基坑上的微型桩上,能够有效降低该微型桩收到的压力,避免其受力过大断裂和可能出现的塌方事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的总深度小于等于12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限定了基坑的总深度,能够避免最底层的微型桩发生断裂,保证施工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基坑侧壁上的微型桩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设置的微型桩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网状的结构,将基坑的侧壁支撑起来。该种结构下微型桩的分布更加均匀,能支护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型桩为钢筋砼桩或者型钢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微型桩的两种材质,钢筋砼桩制作简便、强度高、钢度大,可制成各种截面形状;型钢桩的贯入能力较强,对地层产生的扰动较为轻微,能够有效避免打桩作业而引起侧向挤动和隆起等地面不良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在疏松底层上采用了阶梯式的施工方法,将基坑的开挖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在每个阶段都对其侧壁进行加固,能够有效的避免单次开挖时基坑深度过深容易出现的塌方事故。在对基坑侧壁进行加固时,通过打入多个微型桩,将微型桩用连梁连接起来并用锚索对连梁施加拉力的方式,提高基坑侧壁的强度,避免塌方。微型桩的直径小,对其周围的破坏程度更小,能够降低相邻桩体之间的溜沙现象,从而降低塌方发生的概率。连梁能够将多个微型桩连接成一个整体,局部受力过大时能够通过连梁将其分散到其余的微型桩上,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后微型桩断裂导致的塌方。本专利技术还在疏松底层内射入锚索,对连梁和微型柱施加一个与发生塌方时沙土流向相反的拉力,使其能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塌方的发生。2.在疏松底层内打入微型桩时,上一个基坑侧壁上的微型桩插入到下一个基坑侧壁上连梁的下方,这样能够使多个基坑内的微型桩、连梁和锚索连成一个整体,当某个微型桩受力过大时,能够通过连梁传递给周围的微型桩并通过与之两端接触的连梁传递到相邻基坑上的微型桩上,能够有效降低该微型桩收到的压力,避免其受力过大断裂和可能出现的塌方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打孔示意图。图中,11、基坑;12、孔;13、微型桩;14、连梁;15、锚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包括从上到下顺序挖出的多个基坑11,多个基坑11组成的总基坑深度在12米,因为当总基坑的深度超过12米时,微型桩的抗弯能力达不到要求,容易发生塌方。基坑11的侧壁上开有孔12,孔12内安装有微型桩13。同一基坑11内相邻微型桩13之间的水平间距为桩径的1.5-2.0倍,即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包括基坑(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布在基坑(11)侧壁内的孔(12)、设在孔(12)的微型桩(13)、设在微型桩(13)上端的连梁(14)和倾斜射入到基坑(11)侧壁里的锚杆(15);所述微型桩(13)垂直设置;所述连梁(14)顺序与每一个微型桩(13)连接;所述锚杆(15)较高的一端连接在连梁(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包括基坑(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布在基坑(11)侧壁内的孔(12)、设在孔(12)的微型桩(13)、设在微型桩(13)上端的连梁(14)和倾斜射入到基坑(11)侧壁里的锚杆(15);所述微型桩(13)垂直设置;所述连梁(14)顺序与每一个微型桩(13)连接;所述锚杆(15)较高的一端连接在连梁(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微型桩(13)的平面间距为1.5-2.0倍桩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基坑(11)从上到下顺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阶梯微型桩锚支护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下一个所述基坑(11)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上一个所述基坑(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胡水静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地志诚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