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84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其机臂内端通过锁紧机构与机架间连接;锁紧机构包括锁止旋钮与锁止机构;其中锁止旋钮可手动旋转,轴接于机架的上板面上。锁止机构与机臂内端固定,并与机架的下板面间铰接,实现机架折叠的目的。锁止旋钮底部设计有突起,锁止机构顶部设计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由此通过转动锁止旋钮使凸起进出凹槽,达到机臂展开后锁定的目的。机架底部通过设计多个挂载位,通过选择不同位置吊装挂载杆,实现挂载杆间距调节。挂载杆通过吊装件吊装挂载板。本实新型通过机臂叠式的方式,降低了无人机体积;且挂载板安装方式大幅度提升了挂载空间;同时通过挂载位可调,适应更多不同提及挂载设备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14年年初,组装了第一架基于APM开源飞行控制系统的多旋翼无人机。通过不断的调试实现了自动航点飞行,自动悬停,自动返航等自动化飞行模式。并通过图传设备实现了飞行中的实时画面传输。但当多旋翼无人机挂载设备较重时会加重无人机重心偏移量,同时增大电量消耗,降低多旋翼无人机的稳定性。从便携性的方面来讲,目前无人机涉及的领域越多,设备越重,无人机的浆距也水涨船高,而越大的无人机便携性越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无人机便携性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及包含结构的多旋翼无人机,将机架与机臂设计成折叠式,可以在携带时将机臂折叠起来,大大减小体积,降低运输成本,更便捷的携带可以让无人机的领域更加宽广。在使用时,只要简单的将机臂打开,就可以使用。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机臂、旋翼、旋翼电机与起落架。其中,机架由上板面、下板面与支柱构成;上板面与下板面间上下平行设置,两者间通过周向上均布的支柱连接。机架上安装有四个周向均布的机臂;机臂外端安装旋翼及旋翼电机,由旋翼电机驱动旋翼旋转;机架上搭载有飞行控制系统。上述机臂内端通过锁紧机构与机架间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止旋钮与锁止机构。其中锁止悬钮上部为旋转把手;锁止旋钮中部为转轴,位于机架上开设的开孔内;锁止旋钮底部为锁定板,锁定板下表面外缘设计有凸起,作为锁定头。锁止机构与机臂内端固定,锁止机构与下板面的铰接座铰接。当机臂与水平面平行时,锁止机构的下表面与机架的下板面贴合;锁止机构的顶部设计有贯通锁止机构左右侧壁的弧形锁定槽,与锁止旋钮上的锁定头配合。上述锁止旋钮可进行90度旋转,具有开锁和锁止两个位置。当锁止旋钮轴向与机臂轴向平行时为开锁位置,此时锁定头位于锁定槽外;将锁止旋钮701逆时针旋转90度,锁止旋钮轴向与机臂2轴向垂直,此时为锁止位置,此过程称中,锁定头滑入锁定槽内,完成机臂与机架间的锁定。上述锁止旋钮材料为尼龙材质,软性材质可以保证金属材质的锁定板与金属材质的锁止机构有效契合。所述机架底部吊装有两根挂载杆,两根挂载杆上吊装挂载板;且挂载杆具有大于2的偶数个挂载位置,两根挂载杆吊装于不同挂在位置,实现间距调节。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将机架与机臂设计成折叠式,并采用锁止机构实现机臂与机架间的锁定与解锁,相比于螺丝锁止的折叠方式,缩短了准备时间;通过折叠机臂,无人机体积降低,相比于工作状态,折叠状态对角距离由680mm减至300mm,体积可减小50%左右,提高了在运输途中的便捷性;2、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整个锁死机构没有弹性元件,减少了在飞行中机臂脱落的危险;3、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的挂载架上设计了橡胶材质的减震胶,可以减小飞行时无人机主体震动对挂载件的影响;4、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的挂载板安装方式大幅度提升了挂载空间,可用挂载面积近200平方厘米,使挂载板面积可用面积提升了40%左右,可以挂载更多设备组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中机臂展开锁定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中机臂折叠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中挂在位设计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中挂载杆定位方式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中挂载板安装方式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中挂载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机臂3-旋翼4-旋翼电机5-挂载架6-起落架7-锁紧机构8-环形悬架9-挂载杆10-环形胶圈11-挂载夹101-上板面102-下板面103-支柱104-加固柱105-铰接座701-锁止旋钮702-锁止机构701a-旋转把手701b-转轴701c-锁定板701d-锁定头702a-锁定槽11a-半弧形板11b-连接柱11c-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1、机臂2、旋翼3、旋翼电机4、挂载架5、起落架6与锁紧机构7,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由上板面101、下板面102与支柱103构成。其中上板面101与下板面102间上下平行设置,两者间通过周向上均布的支柱103连接。上板面101与下板面102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减轻机架1重量,增加机架1刚性;和传统材料(玻璃纤维,ABS)相比,使机架1重量可减轻30%以上,刚性可增加50%左右。上板面101与下板面102间周向等间隔增加了4根连接无人机上板面和下板面的铝制加固柱104;通过进行5kg重物实验,在有无加固柱104的情况下机架1自身形变降低了3mm,由此可使无人机的刚性得到提高,操纵性得到增强。为了进一步为机架1减重,在机架1上进行打孔镂空,镂空面积在机架1中板材整体面积的20%左右,防止由于镂空面积过大,导致无人机的安全性降低。上述机架1上搭载有飞控系统。所述机臂2沿多旋翼无人机周向均布,共有4个,金属材质,空心,长25cm。机臂2外端用来安装旋翼3及旋翼电机4,由旋翼电机4驱动旋翼3旋转。机臂2内端通过锁紧机构7与机架1的下板面102边缘处安装铰接座105铰接,使机臂2可由水平状态向下旋转,形成可折叠结构。当机臂2由折叠状态向上转动至与水平面平行时,为机臂2的展开状态。且在展开状态时通过锁紧机构7实现机臂2与机架1间的锁紧固定。由此针对较大型的无人机,其轴距较大,采用上述折叠的方法,可大大减小体积,降低运输成本。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锁止旋钮701与锁止机构702。如图2所示,其中锁止悬钮701上部为条形旋转把手701a,用于手持。锁止旋钮701中部为转轴701b,该转轴701b位于机架1上开设的开孔内;由此通过转动旋转把手701a,使整个锁止旋钮701绕转轴701b转动。锁止旋钮701底部为锁定板701c,锁定板701c上表面与机架1的上板面101贴合,锁定板701c下表面外缘设计有弧形凸起,作为锁定头701d。所述锁止机构702与机臂2内端固定,锁止机构702与下板面102边缘处的铰接座105铰接。当机臂2与水平面平行时,锁止机构702的下表面与机架1的下板面702贴合;由此在机臂2处于水平状态时,实现机臂2向上转动的限位。锁止机构702的顶部设计有贯通锁止机构702左右侧壁的弧形锁定槽702a,该锁定槽702a用来与锁止旋钮701上的锁定头701d配合,实现机臂2与机架1间的锁定。上述锁止旋钮701可进行90度旋转,具有开锁和锁止两个位置。当锁止旋钮701轴向与机臂2轴向平行时为开锁位置,此时锁定头701d位于锁定槽702a外,如图3所示;将锁止旋钮701逆时针旋转90度,锁止旋钮701轴向与机臂2轴向垂直,此时为锁止位置,如图2所示,此过程称中,锁定头701d滑入锁定槽702a内,完成机臂2与机架1间的锁定。上述锁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机臂、旋翼、旋翼电机、起落架;其中,机架由上板面、下板面与支柱构成;上板面与下板面间上下平行设置,两者间通过周向上均布的支柱连接;机架上安装有四个周向均布的机臂;机臂外端安装旋翼及旋翼电机,由旋翼电机驱动旋翼旋转;机架上搭载有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机臂内端通过锁紧机构与机架间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止旋钮与锁止机构;其中锁止悬钮上部为旋转把手;锁止旋钮中部为转轴,位于机架上开设的开孔内;锁止旋钮底部为锁定板,锁定板下表面外缘设计有凸起,作为锁定头;锁止机构与机臂内端固定,锁止机构与下板面的铰接座铰接;当机臂与水平面平行时,锁止机构的下表面与机架的下板面贴合;锁止机构的顶部设计有贯通锁止机构左右侧壁的弧形锁定槽,与锁止旋钮上的锁定头配合;所述机架底部吊装有两根挂载杆,两根挂载杆上吊装挂载板;且挂载杆具有大于2的偶数个挂载位置,两根挂载杆吊装于不同挂在位置,实现间距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机臂、旋翼、旋翼电机、起落架;其中,机架由上板面、下板面与支柱构成;上板面与下板面间上下平行设置,两者间通过周向上均布的支柱连接;机架上安装有四个周向均布的机臂;机臂外端安装旋翼及旋翼电机,由旋翼电机驱动旋翼旋转;机架上搭载有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机臂内端通过锁紧机构与机架间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止旋钮与锁止机构;其中锁止悬钮上部为旋转把手;锁止旋钮中部为转轴,位于机架上开设的开孔内;锁止旋钮底部为锁定板,锁定板下表面外缘设计有凸起,作为锁定头;锁止机构与机臂内端固定,锁止机构与下板面的铰接座铰接;当机臂与水平面平行时,锁止机构的下表面与机架的下板面贴合;锁止机构的顶部设计有贯通锁止机构左右侧壁的弧形锁定槽,与锁止旋钮上的锁定头配合;所述机架底部吊装有两根挂载杆,两根挂载杆上吊装挂载板;且挂载杆具有大于2的偶数个挂载位置,两根挂载杆吊装于不同挂在位置,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宋润舟陆静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