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75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为抗阻燃层、中间层及内里层,所述中间层两侧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抗阻燃层和内里层连接,且抗阻燃层是由三聚氰胺纤维经纬交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是由复合纱一和复合纱二混合进行经纬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一是由以形状记忆纤维作为纱芯和同步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苎麻纤维和陶瓷纤维构成,所述复合纱线二是由聚酯纤维作为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超细纤维构成,所述内里层是由复合纱三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三是由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和铜氨纤维交捻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阻燃功能而且还具有抗菌、防霉和隔热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快速排汗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纺织品面料也层出不穷,现有面料大多数都采用单层设计的结构,通过将多种纤维混纺编织从而成形成一种纱线,再进行编织形成面料,纤维是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天然纤维一般是都从动物或植物中获得的,化学纤维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人造纤维、尼龙、玻璃纤维等等,纺织纤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所以此类面料通常将多种纤维进行混和纺织,从而导致面料的各种功能无法有效的进行体现,现有的技术在面料上涂上一层,但是现有的阻燃剂在长时间使用时,很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导致滤波阻燃面料不能继续使用,而且生产工序非常的复杂,对面料要进行多步的加工处理,所以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为抗阻燃层、中间层及内里层,所述中间层两侧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抗阻燃层和内里层连接,且抗阻燃层是由三聚氰胺纤维经纬交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是由复合纱一和复合纱二混合进行经纬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一是由以形状记忆纤维作为纱芯和同步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苎麻纤维和陶瓷纤维构成,所述复合纱线二是由聚酯纤维作为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超细纤维构成,且超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股数比为5∶2,所述内里层是由复合纱三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三是由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和铜氨纤维交捻而成。优选的,所述中间层是由以部分复合纱一和复合纱二混合作为经纱与剩余的复合纱一作为纬纱进行纺织而成,且经纱中的复合纱一与纬纱中的复合纱一的股数比为2∶5。优选的,所述中间层的经纱中复合纱一与复合纱二交替间隔式排列。优选的,所述苎麻纤维与陶瓷纤维的股数比为1∶1。优选的,所述形状记忆纤维为形状记忆合金丝,且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相变温度为45-90℃,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直径为0.1-0.3mm,形状记忆合金丝的高温相形状为正弦曲线状,低温相形状为直线长丝状。优选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是为镍钛合金丝。优选的,所述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在所处环境湿度比在初始状态的环境条件更大时发生卷曲变形,且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在所处环境湿度恢复初始状态时的环境条件湿度时,该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的卷曲率恢复至所述内里层的初始卷曲率。优选的,所述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是由遇水卷曲率变小的纤维材料和人造纤维以1∶1的比例熔融纺丝而成,且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使用温度为37-45℃。优选的,所述遇水卷曲率减小的纤维材料是由吸水、自身伸长性相互不同的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面料的外层设置有抗阻燃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阻燃效果,由于面料的中间层是由复合纱一复合纱二混合纺织而成,合纱一是由以形状记忆纤维作为纱芯和同步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苎麻纤维和陶瓷纤维构成,外界温度升高至高温相变温度时,形状记忆合金丝发生相变,由初始的直线长丝状变成正弦曲线状,从而增加了抗阻燃层和内里层之间的间距,使外界高温环境远离人体皮肤,同时又中间层含有导热率低又抗阻燃的陶瓷纤维,从而起到热量屏蔽的作用,使得内里层被中间层屏蔽掉,从而使人体皮肤与高温的外界隔离起来,防止高温下人体皮肤被烫伤。(2)在正常环境温度下,穿戴者运动或走路时容易出汗,由于内里层是由复合纱三纺织而成,而复合纱三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和铜氨纤维交捻而成,所述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在所处环境湿度比在初始状态的环境条件更大时发生卷曲变形,且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在所处环境湿度恢复初始状态时的环境条件湿度时卷曲率恢复以恢复面料的初始状态,当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在所处环境温度比在初始状态时的环境湿度更大时,自身卷曲收紧使其自身横截面积减小,使铜氨纤维与利于除湿的功能纤维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内里层的间隙被“打开”,提高内里层的透气性,使大量汗液通过间隙排至中间层内,从而防止因汗液而使人体皮肤与内里层粘贴给穿戴者带来不适感。(3)由于内里层是由复合纱三是由由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和铜氨纤维交捻而成,而铜氨纤维具有很好的放湿性和防静电性,使人体皮肤产生的汗液通过铜氨纤维排到中间层内,而中间层上的超细纤维和苎麻纤维能快速地吸收中间层内的汗液,并将汗液从中间层排至面料的最外层的抗阻燃层然后排至外界环境中,从而防止了因汗液而使人体皮肤与面料粘附而降低了面料的舒适度。因而,由(2)和(3)而知,内里层和中间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排汗效果,也提高了面料的舒适度。(4)由于内里层是由复合纱三是由由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和铜氨纤维交捻而成,由于铜氨纤维手感柔软、光泽柔以及可承受高度拉伸,增强了面料的耐磨性。(5)由于面料的中间层是由复合纱一复合纱二混合纺织而成,合纱一是由以形状记忆纤维作为纱芯和同步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苎麻纤维和陶瓷纤维构成,而苎麻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防霉和吸水性,陶瓷纤维导热率小、耐高温和耐机械震动的特点,从而使中间层具有抗菌、防霉和隔热的功能,进而时面料具有除抗阻燃性和吸汗性外,还具有抗菌、防霉和隔热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复合纱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抗阻燃层;2、中间层;3、内里层;4、复合纱一;5、复合纱二;6、形状记忆纤维;7、苎麻纤维;8、陶瓷纤维;9、复合纱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为抗阻燃层1、中间层2及内里层3,所述中间层2两侧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抗阻燃层1和内里层3连接,所述的粘合剂为纯丙烯酸乳胶,环保无毒而且还具有较高初粘力与粘着力,且抗阻燃层1是由三聚氰胺纤维经纬交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2是由复合纱一4和复合纱二5混合进行经纬纺织而成,所述中间层2是由以部分复合纱一4和复合纱二5混合作为经纱与剩余的复合纱一4作为纬纱进行纺织而成,且经纱中的复合纱一4与纬纱中的复合纱一4的股数比为2∶5,所述中间层2的经纱中复合纱一4与复合纱二5交替间隔式排列,使复合纱一4分布地更均匀,使复合纱一4遇高温时使抗阻燃层1和内里层3在中间层2的作用下产生的间隙均匀,用来提高隔热效果,且复合纱一4是由以形状记忆纤维6作为纱芯和同步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苎麻纤维7和陶瓷纤维8构成,所述苎麻纤维7与陶瓷纤维8的股数比为1∶1,使纺织后的中间层2具有抗菌、防霉和隔热的功能,所述形状记忆纤维6为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是为镍钛合金丝,且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相变温度为45-90℃,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直径为0.1-0.3mm,形状记忆合金丝的高温相形状为正弦曲线状,低温相形状为直线长丝状,当外界温度升高至高温相变温度时,形状记忆合金丝发生相变,由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为抗阻燃层(1)、中间层(2)及内里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两侧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抗阻燃层(1)和内里层(3)连接,且抗阻燃层(1)是由三聚氰胺纤维经纬交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2)是由复合纱一(4)和复合纱二(5)混合进行经纬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一(4)是由以形状记忆纤维(6)作为纱芯和同步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苎麻纤维(7)和陶瓷纤维(8)构成,所述复合纱二(5)是由聚酯纤维作为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超细纤维构成,且超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股数比为5∶2,所述内里层(3)是由复合纱三(9)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三(9)是由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和铜氨纤维交捻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为抗阻燃层(1)、中间层(2)及内里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两侧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抗阻燃层(1)和内里层(3)连接,且抗阻燃层(1)是由三聚氰胺纤维经纬交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2)是由复合纱一(4)和复合纱二(5)混合进行经纬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一(4)是由以形状记忆纤维(6)作为纱芯和同步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苎麻纤维(7)和陶瓷纤维(8)构成,所述复合纱二(5)是由聚酯纤维作为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表面上的超细纤维构成,且超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股数比为5∶2,所述内里层(3)是由复合纱三(9)纺织而成,且复合纱三(9)是由利于除湿的功能性纤维和铜氨纤维交捻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是由以部分复合纱一(4)和复合纱二(5)混合作为经纱与剩余的复合纱一(4)作为纬纱进行纺织而成,且经纱中的复合纱一(4)与纬纱中的复合纱一(4)的股数比为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抗菌阻燃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的经纱中复合纱一(4)与复合纱二(5)交替间隔式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阻燃纺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顾浩源唐为娟唐修东殷翔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华冠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