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43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装置、进料装置、出料管和温控装置;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釜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釜体的内壁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外侧;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入端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观察调控减少泡沫的产生,并且可以提高制造的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电镀添加剂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电镀添加剂配方内一般含有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容易溢出釜体,而现有的稳定配方加入消泡剂后会影响原有的添加剂产品性能,因此只能通过实时观察生产情况来控制温度以及搅拌程度等物理方式控制泡沫的产生。目前,现有的反应釜通常都没有针对表面活性剂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泡沫而进行有效控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调控有效减少泡沫的用于生产电镀添加剂的反应釜。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反应釜,包括釜体、排气管、搅拌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釜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釜体的内壁设置有折流板;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出料管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搅拌杆和搅拌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搅拌杆竖直转动设置在所述釜体内;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底端;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输送泵;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釜体上,并且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输送泵邻设于所述釜体,并且所述输送泵通过一输送管道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外侧;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入端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观察窗为耐高压玻璃窗。优选地,所述折流板通过若干固定座固定在所述釜体的内壁。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优选地,所述输送泵为隔膜泵。优选地,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相互配合使用,能够使釜体内保持恒温反应状态,满足特定温度环境下的生产需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通过设置的耐高压透明玻璃观察口,可以实时观测反应状态,根据其电镀添加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泡沫状况,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管和驱动机构适当改变加热温度以及搅拌速度,以降低泡沫的分量;当釜体内有需要排除的气体时,可以通过设置有止回阀的排气装置排出,气体不会进入釜体内。本技术生产装置结构新颖、功能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反应釜结构示意图。标识说明:1-釜体,2-出料管,3-排气管,4-止回阀,5-观察窗,6-折流板,7-驱动机构,8-搅拌杆,9-搅拌桨,10-进料斗,11-输送泵,12-控制器,13-加热装置,14-温度传感器,15-固定座,16-出料阀。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反应釜,包括釜体1、排气管3、搅拌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管2;排气管3设置在釜体1的顶部;排气管3与釜体1的内部连通;排气管3上设置有止回阀4;釜体1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5;釜体1的内壁设置有折流板6;出料管2设置在釜体1的底部,并且出料管2与釜体1的内部连通;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7、搅拌杆8和搅拌桨9;驱动机构7安装在釜体1的顶部;搅拌杆8竖直转动设置在釜体1内;搅拌杆8的顶端与驱动机构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搅拌桨9设置在搅拌杆8的底端;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0和输送泵11;进料斗10设置在釜体1上,并且进料斗10与釜体1的内部连通;输送泵11邻设于釜体1,并且输送泵11通过一输送管道与釜体1的内部连通;反应釜还包括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12、加热装置13和温度传感器14;控制器12设置在釜体1的外侧;加热装置13和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釜体1的内部;控制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加热装置13的输入端以及驱动机构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观察窗5为耐高压玻璃窗,使用寿命长。折流板6通过若干固定座15固定在釜体1的内壁,在搅拌桨9对釜体1内物料大范围的搅拌时使釜体1内物料产生紊流,充分接合,使得反应更加完全。驱动机构7为变频调速电机,适应频繁变速,并且节能。输送泵11为隔膜泵,借助薄膜将被输液体与活柱和泵缸隔开,从而保护活柱和泵缸。出料管2上设置有出料阀16,通过出料阀打开或关闭出料管2。加热装置13为加热管,它具有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的优点。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输送泵将液体原料送进釜体内,通过进料斗将固体原料送进釜体内,打开驱动机构,搅拌桨搅拌各原料,同时打开加热装置加热,使各原料间发生化学反应以制备成品;制备过程中通过观察窗观察原料反应观察中产生的泡沫情况,根据情况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和加热管来改变搅拌轴的转速以及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加热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观察。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减少泡沫的产生,并且可以提高制造的产品的品质。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技术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技术,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反应釜,包括釜体、排气管、搅拌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釜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釜体的内壁设置有折流板;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出料管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搅拌杆和搅拌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搅拌杆竖直转动设置在所述釜体内;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底端;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输送泵;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釜体上,并且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输送泵邻设于所述釜体,并且所述输送泵通过一输送管道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外侧;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入端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釜,包括釜体、排气管、搅拌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釜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釜体的内壁设置有折流板;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出料管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搅拌杆和搅拌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搅拌杆竖直转动设置在所述釜体内;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底端;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输送泵;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釜体上,并且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输送泵邻设于所述釜体,并且所述输送泵通过一输送管道与所述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脉拓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