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42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料口、进液管和出液管,罐体内上方设置有转动电机和搅拌轴,搅拌轴上分布有搅拌辊,于罐体下方设有通往罐体外部的外接管道,外接管道依次接有循环装置、加压装置,外接管道向上延伸至罐体上方通入罐体内部,外接管道自罐体上方通入罐体内部处连接有喷流单元,将母液和添加剂自进料口投入罐体,进液管加水,开启转动电机,搅拌轴自转,设置搅拌辊方便将添加剂结块的打碎,然后自罐体下侧将罐体内的混合液自外接管道抽处,经过循环装置、和加压装置再通入罐体内部,经过喷流单元喷射,促进罐体内液体的激荡混合,加快混匀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
技术介绍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在制备混凝土添加剂过程中,添加剂一般是溶于水和母液的混合液体中,添加剂较易溶于母液这一类有机溶剂,当直接将添加剂和母液入自加料斗投入搅拌釜后,母液和大量的水混合稀释,复配添加剂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则会降低,且复配添加剂在母液和水的混合液体中往往会因为溶解度较低而出现起团或者沉积的现象,使得复配小料不能均匀的混合,使得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的稳定性较差。根据专利公告号为CN207102503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外加剂水剂复配的预混装置。所述装置在预混罐的顶部装有搅拌电机,并开有加料口,预混罐上装有循环管和液体输入管,循环管上装有物料泵,循环管与过滤箱相连通,过滤箱内装有过滤网,过滤网通过复配罐输送管与复配罐相连通。该装置对反应体系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充分溶解,并对其中的杂质进行分级过滤。上述装置披露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外加剂水剂复配的预混装置,其固体物料在预混罐内溶解度,不能判断是否溶解彻底,不能迅速溶解外加剂,随后通入过滤箱过滤,容易将还未溶解的固体物料过滤,降低有效物质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提高反应速率,预先将添加剂与母液快速混合均匀,避免添加剂结团沉淀。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和进液管,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罐体上方设有转动电机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间隔分布有呈圆柱形的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与所述搅拌轴外周面垂直,于所述罐体下方设有通往所述罐体外部的外接管道,所述外接管道依次接有循环装置、加压装置,所述外接管道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上方通入所述罐体内部,所述外接管道自所述罐体上方通入所述罐体内部处连接有喷流单元。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母液和添加剂自进料口投入罐体,再通过进液管加入适量的水,开启转动电机,圆柱形的搅拌辊随搅拌轴自转,将搅拌辊设置呈圆柱形方便将添加剂大块的打碎,使其充分与母液混合,然后自罐体下侧将罐体的的混合物自外接管道抽处,经过循环装置、和加压装置再通入罐体内部,经过喷流单元喷射,促进罐体内液体的激荡混合,同时罐体内上下层的物料和液体混合更加均匀,加快混匀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流单元包括与所述外接管道连接的环形分流管,还包括分布在所述环形分流管上的若干喷流筒。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环形分流管,将自外接管道送来的混合液高速自喷流筒排出,促进罐体内液体的混合激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分流管与所述罐体内壁相贴,所述环形分流管自所述罐体自上而下分布有两个。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环形分流管,一上一下设置,可进一步实现罐体内液体循环,同时加快混匀的速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流筒呈圆筒形,所述喷流筒圆筒形顶端设有两个喷射开口。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喷射开口,可朝不同方向喷射,促进罐体内液体混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流筒朝下倾斜设置,所述喷流筒与所述环形分流管环面的夹角呈60°。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喷流筒与所述环形分流管环面的夹角呈60°设置,喷流筒内的混合液向下喷出,促使罐体内液体上下翻腾,加快混匀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接管道靠近所述罐体底部的一侧的中转泵和设置在所述外接管道上靠近所述中转泵一侧的单向阀。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转泵将罐体内的混合液抽出向外接管道输送,设置单向阀可控制所述外接管道的通闭,防止混合液逆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装置(8)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接管道靠近所述罐体上方的增压泵和设置于增压泵与所述罐体间所述外接管道(6)上的液压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中转泵将罐体内的混合液沿外接管道输送,当输送至罐体上端时,通过设置在外接管道上的增压泵提高外接管道内混合液的压力,使混合液沿喷流单元喷射的初速更大,便于罐体内溶液物料的混合,设置液压表可随时观测外接管道内的液压,便于调整所述增压泵的功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下侧设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上设有阀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取样管可方便对罐体内液体进行取用,便于随时检测混合的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披露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和进液管,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罐体上方设有转动电机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间隔分布有呈圆柱形的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与所述搅拌轴外周面垂直,于所述罐体下方设有通往所述罐体外部的外接管道,所述外接管道依次接有循环装置、加压装置,所述外接管道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上方通入所述罐体内部,所述外接管道自所述罐体上方通入所述罐体内部处连接有喷流单元,将母液和添加剂自进料口投入罐体,再通过进液管加入适量的水,开启转动电机,圆柱形的搅拌辊随搅拌轴自转,将搅拌辊设置呈圆柱形方便将添加剂大块的打碎,使其充分与母液混合,然后自罐体下侧将罐体的的混合物自外接管道抽处,经过循环装置、和加压装置再通入罐体内部,经过喷流单元喷射,促进罐体内液体的激荡混合,同时时罐体内上下层的物料和液体混合更加均匀,加快混匀速度;2.喷流单元包括与所述外接管道连接的环形分流管,还包括分布在所述环形分流管上的若干喷流筒,环形的环形分流管加上喷流筒,将罐体内的混合液均匀的再次喷入罐体内部,促进添加剂与溶剂的快速混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喷流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进料口;3、转动电机;4、搅拌轴;5、搅拌辊;6、外接管道;7、循环装置;8、加压装置;9、喷流单元;10、取样管;11、阀门;12、环形分流管;13、喷流筒;14、喷射开口;15、进液管;16出液管;17、中转泵;18、单向阀;19、增压泵;20、液压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包括罐体1,罐体1呈圆筒形,罐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口2和进液管15,罐体1下端设置有出液管16,进料口2呈开口向上的圆筒状,于罐体1顶端端面中心固定有转动电机3,转动电机3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且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4,搅拌轴4竖直设置在罐体1内部并与转动电机3输出轴连接,搅拌轴4上间隔分布有呈圆柱形的搅拌辊5,于罐体1下部设置有外接管道6,外接管道6与罐体1内部连通并向上延伸至罐体1上部,最终外接管道6向上通入罐体1上部,外接管道6上自罐体1下部至罐体1上部依次设置有循环装置7、加压装置8,在罐体1内部于外接管道6处设置有与外接管道6连通的喷流单元9,于罐体1下端设置有取样管10,取样管10上设置有阀门11,因此将母液和添加剂自进料口2投入罐体1,再通过进液管15加入适量的水,开启转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设有进料口(2)和进液管(15),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4),所述罐体(1)上方端面设有转动电机(3)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所述搅拌轴(4)上间隔分布有呈圆柱形的搅拌辊(5),所述搅拌辊(5)与所述搅拌轴(4)外周面垂直,于所述罐体(1)下方设有通往所述罐体(1)外部的外接管道(6),所述外接管道(6)依次接有循环装置(7)、加压装置(8),所述外接管道(6)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1)上方通入所述罐体(1)内部, 所述外接管道(6)自所述罐体(1)上方通入所述罐体(1)内部处连接有喷流单元(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设有进料口(2)和进液管(15),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4),所述罐体(1)上方端面设有转动电机(3)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所述搅拌轴(4)上间隔分布有呈圆柱形的搅拌辊(5),所述搅拌辊(5)与所述搅拌轴(4)外周面垂直,于所述罐体(1)下方设有通往所述罐体(1)外部的外接管道(6),所述外接管道(6)依次接有循环装置(7)、加压装置(8),所述外接管道(6)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1)上方通入所述罐体(1)内部,所述外接管道(6)自所述罐体(1)上方通入所述罐体(1)内部处连接有喷流单元(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单元(9)包括与所述外接管道(6)连接的环形分流管(12),还包括分布在所述环形分流管(12)上的若干喷流筒(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预混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分流管(12)与所述罐体(1)内壁相贴,所述环形分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佳墙余栋毛国强郑成华杨春朝徐双林杨国武苟杰杨帆刘旭东王晨田鑫张凯田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腾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