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667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包括底座和复配罐,底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复配罐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复配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复配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和进料管通过三通阀连接,出料管上设置有加料斗和循环泵,复配罐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下端键接有搅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滚轮配合底座上端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使设备能够平稳移动,从而大大提升了设备的灵活性,同时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导流板将新加原料均匀导向复配罐内,通过在搅拌叶的侧端面设置刮板,避免复配罐内壁原料残留,从而大大提升了混料的均匀性。从而大大提升了混料的均匀性。从而大大提升了混料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复配装置
,具体为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同时满足混凝土对各种性能的需要,混凝土中使用单一品种外加剂的情况已很少见,通常需要在直用减水剂中加入各种缓凝、早强、引气剂等组分进行复配,复配过程需要使用复配装置。
[0003]现有的复配装置不方便移动,导致设备无法根据施工需求灵活变更摆放位置,从而影响施工效率,且现有复配装置的复配罐内壁容易残留原料导致混料不均,同时影响混料比例,从而影响复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以解决复配装置混料不均、复配装置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包括底座和复配罐,所述底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复配罐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复配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复配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加料斗和循环泵,所述复配罐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键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侧端面设置有搅拌叶,所述复配罐的内端面设置有导流板。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由两组定向刹车轮和两组万向刹车轮组成,通过在底座的下端设置滚轮,大大提升设备的灵活性和便携性,方便设备跟随施工地点进行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下固定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为圆环状不锈钢架,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的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的内径与复配罐的外径相等,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卡住复配罐的顶部和底部将复配罐固定,避免复配罐移动过程中晃动。
[0008]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弧面斜圆锥结构,所述导流板的顶点位于进料管的正下方,通过导流板将进料管加入的原料均匀导流至复配罐内的各点,提升混料均匀性。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略大于搅拌轴直径,所述搅拌轴穿过通孔与导流板转动连接,导流板不影响搅拌轴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孔,通过导流板上的原料沿导流孔流向复配罐内。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侧端面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侧端面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刮板与复配罐的内端面滑动接触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在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滚轮配合底座上端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使设备能够平稳移动,从而大大提升了设备的灵活性,同时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0014]2.本技术通过导流板将新加原料均匀导向复配罐内,通过在搅拌叶的侧端面设置刮板,避免复配罐内壁原料残留,从而大大提升了混料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轴俯剖图。
[0017]图中:1底座、11滚轮、12支撑架、121下固定架、122上固定架、2复配罐、21出料管、211加料斗、212循环泵、22进料管、23导流板、231导流孔、232通孔、3电机、31搅拌轴、32搅拌叶、321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图示中的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和复配罐2,底座1上端面焊接有支撑架12,复配罐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上,复配罐2的底部焊接有出料管21,复配罐2的顶部焊接有进料管22,出料管 21和进料管22通过三通阀连接,出料管21上通过蝶阀连接有加料斗211和循环泵212,复配罐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下端键接有搅拌轴31,搅拌轴31的侧端面焊接有搅拌叶32,复配罐2的内端面焊接有导流板 23。
[0021]导流板23为弧面斜圆锥结构,导流板23的顶点位于进料管22的正下方,通过导流板23将进料管22加入的原料均匀导流至复配罐2内的各点,提升混料均匀性。
[0022]导流板23的中心设有通孔232,通孔232直径略大于搅拌轴31直径,搅拌轴31穿过通孔232与导流板23转动连接,导流板23不影响搅拌轴31转动。
[0023]导流板23上设有导流孔231,通过导流板23上的原料沿导流孔231流向复配罐2内。
[0024]搅拌叶32的侧端面焊接有刮板321,刮板321的侧端面为圆弧形结构,刮板321与复配罐2的内端面滑动接触连接。
[0025]本复配罐2使用时:将需要添加的配料加入加料斗211内,启动循环泵 212,使循环泵212将复配罐2底部的原料泵入复配罐2的顶部,循环泵212 打料过程中将加料斗211内配料一同泵入复配罐2内,泵入复配罐2内的原料沿导流板23向复配罐2的底部均匀流动,同时启动电机3,通过电机3带动搅拌轴31转动,通过搅拌轴31带动搅拌叶32转动,从而将复配罐2内壁的与原料刮下与新原料进行混料复配。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图示中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和复配罐2,底座1上端面焊接有支撑架12,复配罐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上,复配罐2的底部焊接有出料管21,复配罐2的顶部焊接有进料管22,出料管21和进料管22通
过三通阀连接,出料管21上通过蝶阀连接有加料斗211和循环泵212,复配罐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下端键接有搅拌轴31,搅拌轴31的侧端面焊接有搅拌叶32,复配罐2的内端面焊接有导流板23。
[0028]底座1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滚轮11,滚轮11由两组定向刹车轮和两组万向刹车轮组成,通过在底座1的下端安装滚轮11,大大提升设备的灵活性和便携性,方便设备跟随施工地点进行移动。
[0029]支撑架12的底部焊接下固定架121,支撑架12的顶部焊接有上固定架 122,上固定架122和下固定架121为圆环状不锈钢架,上固定架122和下固定架121的截面为L型结构,上固定架122和下固定架121的内径与复配罐2 的外径相等,通过上固定架122和下固定架121卡住复配罐2的顶部和底部将复配罐2固定,避免复配罐2移动过程中晃动。
[0030]本实施方案中,在复配罐2在需要移动时,通过滚轮11推动底座1移动,从而带动复配罐2移动,由于上固定架122和下固定架121的束缚,能够有效避免复配罐2晃动,移动完毕后将刹车轮锁死,避免设备滑动。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送剂复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复配罐(2),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12),所述复配罐(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上,所述复配罐(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1),所述复配罐(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22),所述出料管(21)和进料管(22)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出料管(21)上设置有加料斗(211)和循环泵(212),所述复配罐(2)的顶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下端键接有搅拌轴(31),所述搅拌轴(31)的侧端面设置有搅拌叶(32),所述复配罐(2)的内端面设置有导流板(23),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滚轮(11),所述支撑架(12)的底部设下固定架(121),所述支撑架(12)的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架(122),所述导流板(23)上设置有导流孔(231),所述导流板(23)为弧面斜圆锥结构,所述导流板(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佳墙杨国武雷燕团王金良徐双林田玉虎郑成华王晨田鑫苟杰王杰张磊刘伦均红李斌王昆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腾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