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胸、腹腔引流衔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引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胸、腹腔引流衔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深静脉导管、透明贴膜、引流袋三者结合作为胸、腹腔的引流衔接装置,但是由于深静脉导管的末端与引流袋连接端并不匹配,目前没有专用的医用连接工具,采用胶布固定二者不牢固且容易渗透脱开;同时引流时渗液较多的患者需要频繁更换伤口贴膜、衣物及床单,又会导致医疗费用、医疗废物以及护理工作量的增加;透明敷贴覆盖引流管管口依然会出现渗液的情况,渗液还会刺激管口皮肤,再加上透明敷贴材质不透气,常会引发刺激性皮炎和感染的情况;外渗出的引流液随衣物、床单、毛巾流失,未汇集入腹腔引流管主管中,还会导致医生对病情误诊;且医务人员在更换胸、腹腔引流管与引流袋时,在分离过程中易导致体液暴露。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47-748公开了造口袋在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管理中的应用,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渗液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当造口底盘粘贴于管口,引流管放入造口袋内,近体端引流管游离,不能妥善固定,易造成导管移位或脱管;2.引流管不能与造口袋下端开口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漏胸、腹腔引流衔接装置,与引流管(2)配合使用,其包括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和防渗漏袋(3),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近人体的一面具有自粘性,且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远离人体一面与防渗漏袋(3)相连接,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的中心设置有开口(13),所述引流管(2)置于所述防渗漏袋(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远离人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体内引流管(2)的定位软胶(12),所述防渗漏袋(3)的下端设置有引流口(31),引流口(31)处设置有衔接管(4),所述衔接管(4)的上端通向防渗漏袋(3)内、且向防渗漏袋(3)内延伸至与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胸、腹腔引流衔接装置,与引流管(2)配合使用,其包括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和防渗漏袋(3),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近人体的一面具有自粘性,且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远离人体一面与防渗漏袋(3)相连接,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的中心设置有开口(13),所述引流管(2)置于所述防渗漏袋(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远离人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体内引流管(2)的定位软胶(12),所述防渗漏袋(3)的下端设置有引流口(31),引流口(31)处设置有衔接管(4),所述衔接管(4)的上端通向防渗漏袋(3)内、且向防渗漏袋(3)内延伸至与体内留置的引流管(2)游离端(21)相接,所述衔接管(4)上端的管壁上还设置有小圆孔(41);衔接管(4)的下端通向引流口(31)外侧、且衔接管(4)的下端管口还与外引流袋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胸、腹腔引流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防渗漏底盘(1)和定位软胶(12)均为水胶体材质,且所述定位软胶(12)为半圆环结构,定位软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培,马盼盼,牟玉秀,张利敏,田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