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204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系统(10)具备:通信终端(1)、检测部(11)、控制部(12)。通信终端(1)具有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13)。检测部(11)对通信终端(1)的运动进行检测。控制部(12)控制通信终端(1)以使得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变化。控制部(12)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来使可通信区域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更详细地,涉及通过通信终端来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文献1(JP2012-173837A)中,记载了通过通信终端(移动终端),利用无线通信来读取被附于多个读取对象的对方终端(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的技术。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以被设置于规定的位置以使得排列层叠而密集于一个位置的多个容纳箱为读取对象,通过通信终端来读取作为被附于多个容纳箱的对方终端的电子标签(RFID标签)的信息。在文献1中,在读取作业时,读取作业者在将通信终端朝向各容纳箱的状态下,进行用于读取被附于这些容纳箱的电子标签的信息的操作。由此,相对于通信终端存在于可无线通信的范围的电子标签的信息可通过通信装置而一并获取。在上述的读取作业中,由于从通信终端发送的电波的反射等所导致的电波的干扰等,导致产生电波的接收电平变动的衰减(Fading),在通信终端的周围,可能产生通信变得不稳定的空间(所谓的零点)。并且,在通信终端的周围的通信不稳定的空间存在对方终端的情况下,该对方终端与通信终端的通信可能不能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鉴于上述事由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产生衰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通信成功率的提高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通信终端、检测部、控制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所述检测部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变化。所述控制部至少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的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在该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中,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至少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的大小而变化。通过本公开,具有即使在产生衰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通信成功率的提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6是针对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段表示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在下端表示强度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1例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2例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3例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4例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2是针对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段表示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周围的角速度、在下段表示强度的曲线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符号说明-1通信终端2对方终端8可通信区域9商品(物品)10无线通信系统11检测部12控制部13通信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1)概要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是通过通信终端1来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作为这种无线通信系统10的一个例子,通信终端1通过将电波用作为通信介质,从而通过非接触来与对方终端2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送。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为对方终端2不被包含于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要素,但对方终端2也可以被包含于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要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具备通信终端1、检测部11、控制部12。通信终端1具有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13。这里,检测部11对通信终端1的运动进行检测。控制部12对通信终端1进行控制,以使得使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参照图2)变化。可通信区域8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控制部12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本公开中所谓的“运动”,是指通信终端1的三维空间内的位置或者姿势等的变化。例如,在着眼于加速度的情况下,作用于通信终端1的加速度越大,通信终端1的“运动”越大。此外,本公开中所谓的“可通信区域”,是指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能够进行与通信终端1的无线通信的区域。例如,存在于可通信区域8内的对方终端2能够进行与通信终端1的无线通信。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能够与对方终端2进行通信的区域(可通信区域8)是可变的。并且,可通信区域8基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通过控制部12来使其变化。因此,例如,即使在由于从通信终端1发送的电波的反射等导致的电波的干扰等,产生电波的接收电平变动的衰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的提高。总之,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在通信终端1没有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此外,例如,在通信终端1存在运动的情况下,即使不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也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能够在不取决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情况下,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适当变化。因此,即使在产生衰减从而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产生通信不稳定的空间(所谓的零点)的情况下,通过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对方终端2容易从零点脱离。结果,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被导入到便利店、超市、百货店、药妆店、服装店、家电量贩店或者建材市场等的零售店的店铺,用于盘点管理以及检查等。即,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以对店铺中的商品9(参照图2)的库存进行管理的盘点管理为目的,被用于与存在库存的商品9有关的商品信息等的读取作业。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以对店铺中进货的商品9的个数等进行检查的检查为目的,被用于与进货的商品9有关的商品信息等的读取作业。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系统10通过具有通信部13的通信终端1,与对方终端2进行以电波为通信介质的无线通信。对方终端2例如是被附于商品9的电子标签,至少存储与商品9有关的商品信息。本公开中所谓的“商品信息”是用于识别商品9的信息,例如是在日本使用的JAN(JapaneseArticleNumber)代码等的商品识别编码。这种商品识别编码中,除了JAN代码,还有在欧洲等使用的EAN(EuropeanArticleNumber)代码、以及在美国等使用的UPC(UniversalProductCode)等。总之,通信终端1不是从商品9直接读取商品信息,而是从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电子标签)非接触地读取商品信息。被通信终端1读取的商品信息从通信终端1被发送到例如存储计算机等的上层装置,并由上层装置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通信终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检测部,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进行检测;和控制部,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变化,所述控制部至少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来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20 JP 2018-081740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通信终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检测部,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进行检测;和控制部,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变化,所述控制部至少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来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越小,所述控制部越增大所述可通信区域的变化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所述可通信区域的变化的幅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所述可通信区域的变化的频率。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可通信区域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在用于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的判断条件中,包含所述通信部的与所述对方终端的通信状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村幸司冈田真一中川元雄熊川正启高桥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