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战光缆、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175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战光缆、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其中野战光缆包括编码生成电路以及能够通入电流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编码生成电路包括定位芯片、可变电阻和微处理器,所述定位芯片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可变电阻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可变电阻的固定端和调节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引脚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而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在野战光缆的基础上包括监控主机,通过编码生成电路将故障点附近的定位信息编制成二进制代码,按照二进制代码改变可变电阻的阻值,从而被监控主机检测到,解析出定位信息,实现了野战光缆的故障快速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战光缆、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野战光缆、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野战光缆仅为成品高强度光缆,具有快速更换和适用恶劣环境等优点,但是野战光缆由于其全光纤结构,存在故障诊断不及时、故障位置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出现故障时往往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野战光缆、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能够快速定位野战光缆的故障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野战光缆,包括编码生成电路以及能够通入电流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与纤芯相同走向,所述编码生成电路包括定位芯片、可变电阻和微处理器,所述定位芯片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数据通信引脚,所述可变电阻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使能引脚,所述可变电阻的固定端和调节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引脚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上述野战光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野战光缆中加入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与纤芯相同走向,当野战光缆中某段断开时,触发微处理器获取定位信息,并将定位信息按照一定规则控制可变电阻变化,从而影响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这时在局端测量电压电流可以快速定位野战光缆的故障位置,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减小排障难度。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所述编码生成电路还包括线路开关,所述线路开关作为通断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或第二线路上,所述线路开关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使能引脚。利用线路开关直接控制断开第一线路或第二线路断开,能模拟光缆中断故障,以及实现其他控制方式,使得野战光缆的可控性增强。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所述编码生成电路还包括用于给所述微处理器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引脚。电池供电能够使得编码生成电路在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没有电流的情况下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应付全线路突然中断的情况。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还包括光缆接头,所述光缆接头包括接头外壳、光纤插头、光纤插孔、线路插头和线路插孔,所述光纤插头、光纤插孔、线路插头和线路插孔由所述光缆外壳包裹组成束状作为对接端面,所述光纤插头和光纤插孔均连接有纤芯,所述线路插头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所述线路插孔连接所述第二线路。光缆接头用于野战光缆之间对接,组成长条光缆,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野战光缆的特殊结构,接头需要考虑构造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对接结构,因此设置相应的对接插头和插孔。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所述线路插孔包括有围绕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限位部,所述光纤插孔包括有围绕纤芯的纤芯限位部,所述线路插头的两侧预留有用于穿过所述线路限位部的空间,所述光纤插头的两侧预留有用于穿过所述纤芯限位部的空间。为了实现防呆,采用纤芯限位部和线路限位部,并在光纤插头和线路插头两侧预留对应纤芯限位部和线路限位部的空间,从而防止在光缆接头对接的时候接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任一一种野战光缆的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包括一条以上所述野战光缆和监控主机,所述野战光缆的一端的所述光缆接头连接所述监控主机,所述监控主机包括电流电压检测模块、主控芯片和脉冲收发模块,所述脉冲收发模块作为末端连接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主控芯片的使能引脚连接所述脉冲收发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检测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主控芯片的数据通信引脚连接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上述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能够发送定位位置的野战光缆,在局端接入能够解析定位位置信息的监控主机,除了解析定位位置信息外,监控主机还具有为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持续供电和控制脉冲进行测距的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一种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系统的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监控主机持续为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供电;所述野战光缆发生故障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定位芯片采集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的地理位置信息编制成二进制代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二进制代码对所述可变电阻的阻值进行调节;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所述监控主机根据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得到故障的所述野战光缆的定位信息。上述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微处理器将定位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码,根据二进制码来控制可变电阻的电阻值的高和低,由于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之间的电阻值按规则发生变化,监控主机就能够获取到当前故障处的定位信息,从而快速实现野战光缆的故障定位。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方法,所述微处理器还将当前故障的所述野战光缆的识别码与采集到的的地理位置信息一同编制成二进制代码。同时将识别码编入二进制代码,使监控主机也能够识别故障位置的野战光缆自身信息,有助于排障。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方法,所述脉冲收发模块发送脉冲,同时所述监控主机记录脉冲发送的时点和脉冲反射回来的时点,将脉冲发送的时点与脉冲反射回来的时点对比,得到故障的光缆距离。采用脉冲测距,记录发射到接收反射的两个时点即可估算出故障点到局端的距离,与OTDR的原理相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野战光缆的光缆接头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个光缆接头对接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编码生成电路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监控主机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野战光缆故障快速定位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野战光缆,包括光缆接头400、编码生成电路300以及能够通入电流的第一线路100和第二线路200,所述光缆接头400包括接头外壳410、光纤插头420、光纤插孔430、线路插头440和线路插孔450,所述光纤插头420、光纤插孔430、线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战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生成电路以及能够通入电流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与纤芯相同走向,所述编码生成电路包括定位芯片、可变电阻和微处理器,所述定位芯片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数据通信引脚,所述可变电阻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使能引脚,所述可变电阻的固定端和调节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引脚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战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生成电路以及能够通入电流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与纤芯相同走向,所述编码生成电路包括定位芯片、可变电阻和微处理器,所述定位芯片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数据通信引脚,所述可变电阻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使能引脚,所述可变电阻的固定端和调节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引脚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生成电路还包括线路开关,所述线路开关作为通断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或第二线路上,所述线路开关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使能引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生成电路还包括用于给所述微处理器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缆接头,所述光缆接头包括接头外壳、光纤插头、光纤插孔、线路插头和线路插孔,所述光纤插头、光纤插孔、线路插头和线路插孔由所述光缆外壳包裹组成束状作为对接端面,所述光纤插头和光纤插孔均连接有纤芯,所述线路插头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所述线路插孔连接所述第二线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战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插孔包括有围绕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限位部,所述光纤插孔包括有围绕纤芯的纤芯限位部,所述线路插头的两侧预留有用于穿过所述线路限位部的空间,所述光纤插头的两侧预留有用于穿过所述纤芯限位部的空间。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君毛慧昇邬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冰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