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87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PVC外套,所述PVC外套的内壁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内壁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内壁的两侧设置有防护套,两个所述防护套和防水层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有缓冲材料,两个所述防护套的内壁均套接有缆心,所述防水层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轴线处设置有同一个隔断机构,且两个防护套关于隔断机构对称分布在防水层的底部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PVC外套内设置荧光层,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方便发现破损处,便于及时进行修复,解决了现有的光缆破损处不易发现的问题,通过在两个缆芯之间设置隔断机构,避免两个缆芯之间相互影响,同时避免两个缆芯之间相互摩擦。

A kind of double core optical cable that can be recognized at n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
本技术涉及光缆
,尤其涉及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即: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现有的双芯光缆在使用时间长了造成局部磨损剖皮,不及时修补或更换的话会影响光缆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PVC外套,所述PVC外套的内壁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内壁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内壁的两侧设置有防护套,两个所述防护套和防水层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有缓冲材料,两个所述防护套的内壁均套接有缆心,所述防水层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轴线处设置有同一个隔断机构,且两个防护套关于隔断机构对称分布在防水层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缓冲材料内设置有加强钢丝。优选的,所述隔断机构包括隔断层,且隔断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底部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隔断层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缓冲凸起。优选的,所述隔断层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发泡层,且发泡层内填充有发泡材料。优选的,所述发泡层的内壁设置有真空层。优选的,所述荧光层的内部设置有荧光剂,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为1mm-2mm,且防水层的厚度为3mm-4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通过在PVC外套内设置荧光层,当PVC外套破损时荧光层就会裸露在外界,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方便发现破损处,便于及时进行修复,解决了现有的光缆破损处不易发现的问题。2.本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通过在两个缆芯之间设置隔断机构,通过隔断机构内壁的缓冲凸起、真空层和发泡层,避免两个缆芯之间相互影响,同时避免两个缆芯之间相互摩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的隔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PVC外套、2荧光层、3防水层、4缓冲材料、5隔断机构、6防护套、7缆芯、8隔断层、9缓冲凸起、10发泡层、11真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PVC外套1,PVC外套1的内壁设置有荧光层2,荧光层2内壁设置有防水层3,防水层3的底部内壁的两侧设置有防护套6,两个防护套6和防水层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有缓冲材料4,两个防护套6的内壁均套接有缆心7,防水层3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轴线处设置有同一个隔断机构5,且两个防护套6关于隔断机构5对称分布在防水层3的底部内壁上,缓冲材料4内设置有加强钢丝,隔断机构5包括隔断层8,且隔断层8设置在防水层3的底部内壁上,隔断层8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缓冲凸起9,隔断层8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发泡层10,且发泡层10内填充有发泡材料,发泡层10的内壁设置有真空层11,荧光层2的内部设置有荧光剂,荧光层2的厚度为1mm-2mm,且防水层3的厚度为3mm-4mm。工作原理:使用时,当PVC外套1破损时荧光层2就会裸露在外界,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方便发现破损处,便于及时进行修复,解决了现有的光缆破损处不易发现的问题,通过在两个缆芯7之间设置隔断机构5,通过隔断机构5内壁的缓冲凸起9、真空层11和发泡层10,避免两个缆芯7之间相互影响,同时避免两个缆芯7之间相互摩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PVC外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外套(1)的内壁设置有荧光层(2),所述荧光层(2)内壁设置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内壁的两侧设置有防护套(6),两个所述防护套(6)和防水层(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有缓冲材料(4),两个所述防护套(6)的内壁均套接有缆心(7),所述防水层(3)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轴线处设置有同一个隔断机构(5),且两个防护套(6)关于隔断机构(5)对称分布在防水层(3)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缓冲材料(4)内设置有加强钢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PVC外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外套(1)的内壁设置有荧光层(2),所述荧光层(2)内壁设置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内壁的两侧设置有防护套(6),两个所述防护套(6)和防水层(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有缓冲材料(4),两个所述防护套(6)的内壁均套接有缆心(7),所述防水层(3)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轴线处设置有同一个隔断机构(5),且两个防护套(6)关于隔断机构(5)对称分布在防水层(3)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缓冲材料(4)内设置有加强钢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机构(5)包括隔断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丰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撩伏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