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69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防止制冷设备外部易凝结部位凝露的发生,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易凝结部位;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易凝结部位相耦合;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获取影响所述易凝结部位的凝结程度的储藏间室的间室温度;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环境湿度和所述间室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工作。通过综合基于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以及间室温度三个直接影响翻板表面凝露状况的因素而控制加热件的工作,可以实现对加热件工作的精准控制,在保证翻板不凝露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了冰箱的节能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上述控制方法的制冷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大型冰箱的门体大部分设置为对开门形式,其中一门带有可翻转的翻板,门体通过转轴与翻板连接在一起。同时,翻板利用一种与箱体配合的引导机构使得翻板可以转动90度。在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翻板处于与冰箱的箱体平行的伸出位置,以将两个门体之间的缝隙封闭;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翻板旋转90度而停在与箱体垂直的退回位置,以防止碰触到人体。冰箱在正常制冷时,翻板表面温度比较低,容易产生凝露,为了防止翻板表面凝露,通常会在翻板内设置加热器,使其表面温度升高。加热器通常是按时间控制的,例如加热器通电20分钟然后断电10分钟,并按此周期不断循环。然而不同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下,翻板表面凝露情况是不同的,若加热器通电时间一样,则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去除凝露或额外浪费冰箱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为达到防凝露目的而造成能耗过高,影响了产品的节能指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防止制冷设备外部易凝结部位凝露的发生,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易凝结部位;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易凝结部位相耦合;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获取影响所述易凝结部位的凝结程度的储藏间室的间室温度;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环境湿度和所述间室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工作。通过综合基于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以及间室温度三个直接影响翻板表面凝露状况的因素而控制加热件的工作(尤其是控制加热件的开机率),可以实现对加热件工作的精准控制,在保证翻板不凝露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了冰箱的节能效果。其次,根据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以及间室温度三个参数可实时调整加热件的工作(尤其是调整加热件的开机率),从而更进一步实现对加热件工作的实时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能耗,有利于实现减少凝露和节能功能的兼顾,有利于产品节能指标的改善。其三,由于只需要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以及间室温度这三个参数来计算并控制加热件的工作(尤其是控制加热件的开机率),实现该控制的算法更简单,开发该算法的工作量小。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易凝结部位相耦合是指加热件与易凝结部位之间可以进行热传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湿度获得所述易凝结部位壁面的露点温度;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间室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工作。所谓露点温度是指在预定条件下翻板表面发生凝露时的表面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露点温度获得所述易凝结部位壁面的目标温度;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间室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工作。所谓目标温度是指在预定条件下翻板表面不会凝露时的翻板表面温度,该温度可以是此条件下的最低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目标温度至少被设置为所述易凝结部位壁面的露点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目标温度被设置为该目标温度高于所述露点温度一预设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件的工作包括所述加热件的开机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件的开机率是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环境湿度和所述间室温度测算而得。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易凝结部位;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易凝结部位相耦合;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制冷设备储藏间室的间室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工作;所述控制单元被设置为按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方法控制所述制冷设备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有效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能耗,有利于实现减少凝露和节能功能的兼顾,有利于产品节能指标的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冷设备的横截面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考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外壳101;间室102,位于外壳101的壳体内部;内胆103,该内胆103的胆壁的内表面围成所述间室102;以及关闭间室102的左右门107、108。所述外壳101用于为所述制冷设备的各种硬件提供空间,并保护所述制冷设备的各种硬件;所述内胆103的胆壁所围成的空间作为储藏物品的间室102。在关闭间室102的左右门107、108之间设计了一个竖向放置的翻板105,该翻板105更便于与左右门107、108的门封搭接和密封。为保证翻板105与左右门107、108的门封的磁性吸合,因此,翻板105包括一层材质为金属铜板的表层,使得门封磁条更容易吸合在翻板105上。制冷设备在正常制冷时,翻板105的外表面温度较低,制冷设备外界的湿热空气遇到翻板105的外表面时候即会凝结成水珠。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易凝结部位为至少为翻板105的外表面。为了防止翻板105凝露,通常需要在翻板105的表层内设置温度补偿的加热件106,使得制冷设备在正常使用时外观美观、无凝露水珠。但考虑到兼顾防止凝露和节约能耗的目的,如何精准控制加热件106的工作,尤其是控制加热件106的开机率,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影响翻板105凝露的最主要因素有三个,即分别是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以及制冷设备间室内的间室温度。因此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对翻板105凝露的影响而相应地控制翻板105内加热件106的工作,即能达到精准控制加热件106工作的目的,兼顾防止凝露和节约能耗。如图2所示,为达到精准控制加热件的工作,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如下:通过设置于制冷设备外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测得该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Te和环境湿度H。基于检测得到的环境温度Te和环境湿度H计算翻板105外表面的露点温度Td。所谓的露点温度Td是指翻板105外表面在当前的环境温度Te和环境湿度H之下发生凝露的表面温度。进一步地,获取翻板105外表面的目标温度Tt,所谓目标温度是指在当前的环境温度Te和环境湿度H之下翻板表面不会凝露时的表面温度,该表面温度可以是此条件下的最低温度。因此,该目标温度Tt至少被设置为目前条件下的露点温度Td,但为更好实现防凝露,目标温度Tt至少被设置为目前条件下的露点温度Td加上一个预设值△T,也即目标温度Tt被设置为远高于露点温度Td。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于制冷设备间室102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间室102的间室温度Tf。基于目前的环境温度Te、间室温度Tf和目标温度Tt计算获得加热件106在目前条件下所需的开机率,以使得翻板105在目前条件下可以被加热达到目标温度Tt。环境温度Te、间室温度Tf、目标温度Tt以及开机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式。该关系式可通过一定的实验和数学建模推算出来。通过该关系式可以非常快地计算获得加热件的开机率,其控制算法的编程量小且考虑的参数也少。进一步地,可以比较加热件106目前所需的开机率与原来的开机率,如果相同,则保持当前加热件106的开机率;如果不同,则用所需的开机率替换原来的开机率,并用所需的开机率来控制加热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防止制冷设备外部易凝结部位凝露的发生,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易凝结部位;加热件(106),所述加热件(106)与所述易凝结部位相耦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Te);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H);获取影响所述易凝结部位的凝结程度的储藏间室(102)的间室温度(Tf);基于所述环境温度(Te)、所述环境湿度(H)和所述间室温度(Tf),控制所述加热件(106)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防止制冷设备外部易凝结部位凝露的发生,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易凝结部位;加热件(106),所述加热件(106)与所述易凝结部位相耦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Te);获取所述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H);获取影响所述易凝结部位的凝结程度的储藏间室(102)的间室温度(Tf);基于所述环境温度(Te)、所述环境湿度(H)和所述间室温度(Tf),控制所述加热件(106)的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环境温度(Te)和所述环境湿度(H)获得所述易凝结部位壁面的露点温度(Td);基于所述环境温度(Te)、所述露点温度(Td)和所述间室温度(Tf),控制所述加热件(106)的工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露点温度(Td)获得所述易凝结部位壁面的目标温度(Tt);基于所述环境温度(Te)、所述目标温度(Tt)和所述间室温度(Tf),控制所述加热件(106)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章红徐礼嘉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