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604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井座结构包括井座和与井座通过链接头铰接的井盖,所述链接头包括拐形状块体、穿设在拐形状块体第一端宽度方向上的铰接孔和设在拐形状块体上的滑道,所述链接头的铰接孔与井座上的座体相互铰接,所述井盖的铰接座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限位在链接头的滑道内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井座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使井盖完全打开与地面平齐,从而方便人员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中会有许多的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盖子,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窨井盖通常用钢筋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以圆形和方形为主。在窨井盖上,一般要注明井下管道的用途和管养单位及电话等信息。目前的窨井井盖为了方便启闭,通常井盖与井座之间采用铰接连接的方式,但目前大部分井盖与井座在翻开时,井盖无法完全开启,致使人员进出窨井时并不方便,且在井盖半开启状态下,在意外用力情况下也容易对铰接连接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该井座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使井盖完全打开与地面平齐,从而方便人员检修。本专利技术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和与井座通过链接头铰接的井盖,所述链接头包括拐形状块体、穿设在拐形状块体第一端宽度方向上的铰接孔和设在拐形状块体上的滑道,所述链接头的铰接孔与井座上的座体相互铰接,所述井盖的铰接座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限位在链接头的滑道内滑动。进一步的,上述井座的侧部设有矩形穿透槽,以在矩形穿透槽的两侧形成井座的座体,在矩形穿透槽两侧的座体上设有孔槽,以用于穿入铰接用的销钉;所述井盖的侧部设有矩形槽,在矩形槽靠近井盖中心一侧的边缘处设有两个铰接座,两个铰接座之间穿接螺栓,并在螺栓端部固定有螺母。进一步的,上述拐形状块体包含有一体加工形成宽度相同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连接形成的夹角为90-120度,第一块体的长度小于第二块体,在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外端均设有倒圆,在第一块体上设有凹陷槽。进一步的,上述井座包括环形顶面板和设在环形顶面板下面的座圈,所述环形顶面板下面且位于座圈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放置有检测设备,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具有开口,在第一腔室开口处铰接有用于堵住开口的摆转盖板。进一步的,上述摆转盖板一端铰接在第一腔室开口侧部的井座的内周壁上,在摆转盖的中部下侧设有矩形限位片,所述第一腔室开口的下部设有与矩形限位片配合的凹槽。进一步的,上述井座的内周壁支撑有用于挡住摆转盖翻开的中间隔板。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腔室对应的环形顶面板上开设有穿孔道,所述穿孔道内安装有与检测设备电连接的天线。进一步的,上述的检测设备为路面液位计和井下液位计。进一步的,上述中间隔板上设有与井座锁固的锁具。进一步的,上述井座包括环形顶面板和设在环形顶面板下面的座圈,所述环形顶面板下面且位于座圈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腔室,在环形顶面板上设有用于盖住第二腔室的可拆盖板,所述可拆盖板上密布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二腔室包括沉沙槽和与沉沙槽相邻的过水槽,在过水槽内设置液压计检测头,所述沉沙槽和过水槽的壁面上均开设有与井座内连通的过水口。进一步的,上述沉沙槽与过水槽之间设有溢流隔板,所述溢流隔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液压计检测头的定位槽。进一步的,上述沉沙槽和过水槽的槽底面朝向井座中心倾斜,沉沙槽和过水槽的槽底部与过水口连通。本专利技术井座结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结构包括井座和与井座通过链接头铰接的井盖,所述链接头包括拐形状块体、穿设在拐形状块体第一端宽度方向上的铰接孔和设在拐形状块体上的滑道,所述链接头的铰接孔与井座上的座体相互铰接,所述井盖的铰接座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限位在链接头的滑道内滑动;工作时,在需要井座闭合时,将井盖绕链接头转动盖置到井座上,在需要检修井座内的检测设备和井下情况时,将井盖绕链接头背翻转动,使井盖上表面贴在地面上。进一步的,上述井座包括环形顶面板和设在环形顶面板下面的座圈,所述环形顶面板下面且位于座圈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放置有检测设备,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具有开口,在第一腔室开口处铰接有用于堵住开口的摆转盖板;工作时,先将检测设备放入第一腔室中,摆转关闭摆转盖板,并用中间隔板支撑在井座的内周壁上,并锁紧中间隔板与井座的连接,最后摆转井盖,闭合井口。本专利技术井座结构可以使井盖翻开与地面贴近或平齐,方便了人员进、出井口进行检修,并且可避免井座与井盖的链接头的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井盖翻开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K部放大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井盖翻开状态局部分解立体构造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井盖翻开状态局部分解立体构造示意图;图6是链接头立体构造示意图;图7是过两个铰接座对称面的剖面构造示意图(井盖盖合状态);图8是过溢流隔板的壁面和第一腔室对面腔室的旋转剖面构造示意图(井盖盖合状态);图9是链接头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10是图9链接头与井座、井盖连接的局部构造示意图;图11是图9链接头与井座、井盖拟安装状态局部构造示意图;图12是图9链接头与井座、井盖安装后井盖翻开状态局部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井座结构包括井座1和与井座1通过链接头2铰接的井盖3,所述链接头2包括拐形状块体201、穿设在拐形状块体第一端宽度方向上的铰接孔202和设在拐形状块体上的滑道203,井盖可以通过该链接头2摆转180度,从而方便人员进出窨井中检修,所述链接头2的铰接孔202与井座1上的座体5相互铰接,所述井盖3的铰接座6上穿设有螺栓7,所述螺栓7限位在链接头的滑道203内滑动,在滑道203在拐形状块体的截面上呈条形状。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使用顺畅,其中一种实施例,上述井座1的侧部设有矩形穿透槽8,以在矩形穿透槽的两侧形成井座的座体5,在矩形穿透槽两侧的座体上设有孔槽9,以用于穿入铰接用的销钉4;销钉与铰接孔202为间隙配合,所述井盖3的侧部设有矩形槽10,在矩形槽10靠近井盖中心一侧的边缘处设有两个铰接座6,两个铰接座之间穿接螺栓7,并在螺栓端部固定有螺母11,螺栓7与滑道203为间隙配合。销钉4端部与孔槽9为紧配合,使销钉无法移动,确保铰接在该销钉上的链接头2可自由转动,该拐形状块体201通常通过铸造形成粗坯,而后进行铣削端面和铣铰接孔202、滑道203;当然采用一体铸造的也更为简便。进一步的,为了转动使用顺畅,上述拐形状块体201包含有一体加工形成宽度相同的第一块体204和第二块体205,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连接形成的夹角为90-120度,第一块体的长度小于第二块体,在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外端均设有倒圆206,在第一块体上设有凹陷槽207,此处定义的第一块体204和第二块体205并非指其由独立制作的两块体后固定连接形成,而是为说明拐形状块体201的拐角,即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形成的90-120度夹角。为了方便链接头2的安装,其中另一种实施例,所述井座的侧部设有矩形穿透槽8,以在矩形穿透槽的两侧形成井座的座体5,在矩形穿透槽两侧的座体上设有往内凸出的凸销A1,以用于扣入铰接孔,在链接头上设有避让凸销卡入的通槽A2,在链接头侧部设有插入铰接孔以防止凸销脱离的限位销钉A3;所述井盖的侧部设有矩形槽10,在矩形槽靠近井盖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和与井座通过链接头铰接的井盖,所述链接头包括拐形状块体、穿设在拐形状块体第一端宽度方向上的铰接孔和设在拐形状块体上的滑道,所述链接头的铰接孔与井座上的座体相互铰接,所述井盖的铰接座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限位在链接头的滑道内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和与井座通过链接头铰接的井盖,所述链接头包括拐形状块体、穿设在拐形状块体第一端宽度方向上的铰接孔和设在拐形状块体上的滑道,所述链接头的铰接孔与井座上的座体相互铰接,所述井盖的铰接座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限位在链接头的滑道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的侧部设有矩形穿透槽,以在矩形穿透槽的两侧形成井座的座体,在矩形穿透槽两侧的座体上设有孔槽,以用于穿入铰接用的销钉;所述井盖的侧部设有矩形槽,在矩形槽靠近井盖中心一侧的边缘处设有两个铰接座,两个铰接座之间穿接螺栓,并在螺栓端部固定有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形状块体包含有一体加工形成宽度相同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连接形成的夹角为90-120度,第一块体的长度小于第二块体,在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外端均设有倒圆,在第一块体上设有凹陷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的侧部设有矩形穿透槽,以在矩形穿透槽的两侧形成井座的座体,在矩形穿透槽两侧的座体上设有往内凸出的凸销,以用于扣入铰接孔,在链接头上设有避让凸销卡入的通槽,在链接头侧部设有插入铰接孔以防止凸销脱离的限位销钉;所述井盖的侧部设有矩形槽,在矩形槽靠近井盖中心一侧的边缘处设有两个铰接座,两个铰接座之间穿接螺栓,并在螺栓端部固定有螺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包括环形顶面板和设在环形顶面板下面的座圈,所述环形顶面板下面且位于座圈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放置有检测设备,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具有开口,在第一腔室开口处铰接有用于堵住开口的摆转盖板;所述摆转盖板一端铰接在第一腔室开口侧部的井座的内周壁上,在摆转盖的中部下侧设有矩形限位片,所述第一腔室开口的下部设有与矩形限位片配合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龙辉于艳凤侯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润智控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