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粒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49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肥料粒剂及其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挤压或揉成一造粒原料,以形成一原料颗粒;将至少一表面材料散布在一油剂,并制成一喷洒液;将所述喷洒液经雾化后喷洒在所述原料颗粒,以形成一表面涂层包裹在所述原料颗粒的表面;以及将所述原料颗粒风干而形成一肥料粒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肥料粒剂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粒剂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将散布有表面材料的油剂、喷洒于原料颗粒表面的肥料粒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物性肥料(biofertilizer),尤指利用微生物制成的微生物肥料(microbialfertilizer)相当受到重视,因其具有增进土壤的营养状况,协助农作物吸收养分,并增强农作物抗病、耐旱与耐寒的能力,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已知微生物肥料有液体与固体(粉末)两种剂型,液体肥料的生产成本虽然较低,但保存期限不长、易发生质变,另有液体外渗和运输不便等缺点。固体肥料虽然保存期限较长、不易发生质变,运输上较液体肥料方便,但施用粉末时,易随风吹散而尘土飞扬,而容易导致人体吸入过量的粉末;另施用上易受地型限制的因素,而影响使用效率。而且,生物性肥料通常会与各类的无机盐类混合制成,而无机盐类一般都有一定的吸水性,当不同的无机盐混合在一起时,其肥料更加容易吸收水气,进而增加肥料的含水量而导致结块,肥料的结块造成肥料外观及品质受到影响,同时也造成肥料运输、使用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液体微生物肥料具有保存期限短、液体易外渗、运输不便的缺点;而传统固体微生物肥料,如其为粉剂,于施用上易尘土飞扬。此外,肥料通常含有一定的吸水性,长时间吸收水气的肥料除了结块造成肥料外观及品质受到影响,同时也造成肥料运输、使用的困难。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各项缺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肥料粒剂,包括:一原料颗粒,以及一表面涂层,包裹于所述原料颗粒的表面,其中所述表面涂层包括:一油剂,以及至少一表面材料,散布于所述油剂中。此外,上述的肥料粒剂还可依需求添加一添加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肥料粒剂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S01为造粒,挤压或揉成一造粒原料,以形成一原料颗粒。步骤S02将至少一表面材料均匀散布于一油剂,并制成一喷洒液。步骤S03为包裹,将所述喷洒液经雾化后喷洒于所述原料颗粒,以形成一表面涂层包裹于所述原料颗粒的表面。步骤S04为干燥,将所述原料颗粒风干而形成一肥料粒剂。其中步骤S01的造粒过程还可以是,挤压或揉成一造粒原料及一添加剂,以形成一原料颗粒。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简述,目的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数种面向和技术特征作一基本说明。专利技术简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别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性或重要元件,也不是用来界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为以简明的方式呈现本专利技术的数种概念而已。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肥料粒剂的制作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肥料粒剂的制作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肥料粒剂及其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肥料粒剂的一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流程图。肥料粒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01中,挤压或揉成一造粒原料,以形成一原料颗粒。在本步骤中,所述造粒原料可以是惰性材料,如尿素(Urea)、碳酸钙(CaCO3)、硫酸钙(CaSO4)、硫酸镁(MgSO4)、泥炭土、高岭土、粘土类、膨润土、硅藻土、酸性白土或其组合。所述造粒原料也可以是习知的混合肥料或有机肥料,台肥43号有机质复合肥料、台肥39号有机质复合肥料或台肥5号即溶复合肥料。其中,经挤压或揉成所述造粒原料的所述原料颗粒,其颗粒粒径不大于325毫米(mm)。在步骤S02中,将至少一表面材料均匀散布在一油剂中,并制成一喷洒液。在本步骤中,将所述至少一表面材料混入所述油剂后,搅拌均匀以制成所述喷洒液。其中所述油剂可为矿物油、基础油、润滑油、植物性油脂(棕榈油、沙拉油)或其组合,所述油剂的共通点在于皆含有大量的不饱含脂肪烃。在本步骤中,所述至少一表面材料可以是一生物性菌粉,所述生物性菌粉为溶磷菌粉、放线菌粉、酵母菌粉、木霉菌粉、真菌粉或其组合;更详细而言,所述生物性菌粉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液化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萤光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蕈状芽孢杆菌AGB01(BacillusmycoidesAGB01)、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或其组合。所述至少一表面材料也可以是木质磺酸钠(Sodiumligninsulfonate)、木质磺酸钙(Calciumligninsulfonate)、生物炭(Biochar)、腐植酸(Humicacid)、胺基酸(Aminoacid)、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s)或其组合,其中上述所述原料颗粒及至少一微量元素的来源,可结合成为养分,至少一微量元素如硼(B)、钙(Ca)、氯(Cl)、钴(Co)、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钠(Na)、锌(Zn)或其组合,这些养分以元素形式或以盐形式供应,如硫酸盐类、硝酸盐类或卤化物。其中,散布在所述油剂中的至少一表面材料,其粒径大小不大于60目(mesh)。其中,所述液化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所述蕈状芽孢杆菌AGB01(BacillusmycoidesAGB01)以及所述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16SrDNA基因序列的特征依序如序列表SEQIDNO.1、SEQIDNO.2及SEQIDNO.3所示。在步骤S03中,所述喷洒液经雾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原料颗粒;以及一表面涂层,包裹于所述原料颗粒的表面;其中所述表面涂层包括:一油剂;以及至少一表面材料,散布于所述油剂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原料颗粒;以及一表面涂层,包裹于所述原料颗粒的表面;其中所述表面涂层包括:一油剂;以及至少一表面材料,散布于所述油剂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粒剂更包括一添加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颗粒为尿素、泥炭土、高岭土、粘土类、膨润土、硅藻土、白土或其组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为矿物油、基础油、润滑油、棕榈油、沙拉油或其组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表面材料为一生物性菌粉。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性菌粉为地衣芽孢杆菌、液化淀粉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AGB01、枯草杆菌或其组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淀粉芽孢杆菌的16S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载的序列,所述蕈状芽孢杆菌AGB01的16S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2所载的序列,所述枯草杆菌的16S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3所载的序列。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表面材料为木质磺酸钙、木质磺酸钠、生物炭、腐植酸、胺基酸、微量元素或其组合。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黏着剂、防结剂、杀生物剂、抗氧化剂、还原剂、表面活性剂或其组合。10.一种肥料粒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S01:挤压或揉成一造粒原料,以形成一原料颗粒;S02:将至少一表面材料均匀散布于一油剂,并制成一喷洒液;S03:所述喷洒液经雾化后喷洒于所述原料颗粒,以形成一表面涂层包裹于所述原料颗粒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婉容魏伟胜杨逸至邱晓云王杰鸿许涵喻苏玉倩潘如华刘健谊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