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4149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竹笋营养液技术领域,所述营养膏的原料包括硝酸钾、过磷酸钙、双氰胺、氨基酸肥、氯化铁、L‑硒代蛋氨酸、葡萄糖粉、改性卡拉胶溶液、黄原胶,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是卡拉胶硒化后经玉米醇溶蛋白修饰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的营养膏用于毛竹笋出笋期,可以附着在泥土上,不易被雨水冲刷走,持续为竹林提供营养,并且富硒效果良好,得到的毛竹笋品质高,在保持竹笋产量高的同时母竹也能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笋营养液
,尤其涉及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是隶属禾本科刚竹属植物,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栽培和利用历史最为悠久、经济价值最高的生态经济竹种,也是森林木竹中用途最多的树种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竹资源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毛竹林具有典型的“大小年”之分,即“异龄林”,大年主要完成发笋,小年则主要完成长鞭与换叶。毛竹快速生长期是其重要的生理时期,指从竹笋的出土、长高、抽枝、叶的展开直到高生长的结束和秆的形成这段时间。该过程历时40~60d,幼竹就可完成高生长,竹林生物量迅速增加。但该时期新竹自身的光合能力比较弱,并且根系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形,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部分养分原料来自母竹系统。各龄级母竹为供给幼竹的迅速生长,不断地调整营养元素的流动和生物量分配,使得整个竹林系统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都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若母竹出笋多,营养供应不上而引起竹笋僵化死亡,造成竹笋产量过低,严重时可能还会造成母竹大面积死亡,造成绝收。因此,毛竹笋生长期间应该加强营养管理,尤其是竹林中母竹营养物质的供给。硒是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在人类防癌、抗癌、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方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硒的存在形式有无机和有机硒两种。无机硒由于其活性和毒性范围较窄,生理活性低、毒性大,并具有蓄积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难以运用在竹类营养液中,而有机硒不仅克服了无机硒的缺点而且还具有各种生理活性功能,易于被机体吸收,可以适用于竹类营养液中。毛竹笋中富硒主要用施硒肥和喷硒气雾剂的方法使竹笋增加硒含量,但是由于富硒肥料一般易溶于水,在具有坡度的竹林上极易被雨水冲刷流走,导致肥效不持久,造成肥料浪费和富硒效果差,所以急需开发一种富硒营养液,该营养液肥效长久,竹笋富硒效果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的营养膏用于毛竹笋出笋期,可以附着在泥土上,不易被雨水冲刷走,持续为竹林提供营养,并且富硒效果良好,得到的毛竹笋品质高,在保持竹笋产量高的同时母竹也能正常生长。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毛竹笋富硒营养膏,所述营养膏的原料包括硝酸钾、过磷酸钙、双氰胺、氨基酸肥、氯化铁、L-硒代蛋氨酸、葡萄糖粉、改性卡拉胶溶液、黄原胶,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是卡拉胶硒化后经玉米醇溶蛋白修饰得到的。进一步,所述营养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15份硝酸钾、20-25份过磷酸钙、1-2份双氰胺、5-8份氨基酸肥、0.5-1份氯化铁、0.05-1份L-硒代蛋氨酸、6-12份葡萄糖粉、60-80份改性卡拉胶溶液、15-25份黄原胶。进一步,所述营养膏的制备方法如下:溶液制备:将硝酸钾、氯化铁混合后制备成10-15wt%的水溶液,水浴加热至28-35℃,再将黄原胶、葡萄糖粉、过磷酸钙、双氰胺、L-硒代蛋氨酸、氨基酸肥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水溶液中,停止加热,缓促搅拌,直至黄原胶全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水浴加热直至35-38℃,恒温加入改性卡拉胶溶液,于900-1000rpm的速率下搅拌30-60min,常温静置过夜后得到营养膏。黄原胶在形成溶胶后形成超结合带状的螺旋共聚体,与改性卡拉胶产生协同作用,提高凝胶的保水性和凝胶粘度,可以将含有钙磷钾等元素的原料包裹在凝胶的内部网状结构中,防止在雨水的冲刷下营养元素流失。进一步,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硒化卡拉胶溶胶液制备:将卡拉胶溶解于0.05-0.1wt%的氯化钠溶液中,用硫酸调节pH=4-5.5,随后加入亚硒酸钠,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液,将溶胶液加入反应釜内,于压强为1.5MPa-1.7Mpa、温度为55-65℃的条件下反应8-12h后取出,随后通过分子截留量为500的透析袋透析24-36h,得到硒化卡拉胶溶胶液;改性卡拉胶溶液制备:将玉米醇溶蛋白溶于95wt%的乙醇溶液中,随后加入硒化卡拉胶溶胶液,于800-1000rpm的速率下搅拌20-30min,得到反应液,调节反应液pH=7.8-8.2后,加入溴化钾溶液,于温度为65-72℃、相对湿度为70-75%的条件下反应8-10h后取出,得到改性卡拉胶溶液。进一步,所述玉米醇溶蛋白的纯度≥85%。进一步,所述卡拉胶:亚硒酸钠: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3:0.2:1。进一步,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制备步骤中,反应液中硒化卡拉胶的浓度为32-36wt%。进一步,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制备步骤中,溴化钾与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0.01:1,所述溴化钾的浓度为0.5wt%。进一步,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制备步骤中,调节反应液pH=8后,加入溴化钾溶液,于温度为68℃、相对湿度为72%的条件下反应8.5h后取出。卡拉胶能形成高粘度的溶液并能形成凝胶,将营养物质包裹其中,硒化卡拉胶也保持了卡拉胶的基本构形和生理功能,仍然具有较高的粘度,溶胀后形成凝胶,卡拉胶结构中的部分硫酸根被亚硒酸根取代形成硒化卡拉胶,卡拉胶硒化后可以为竹笋提供硒元素,作为供硒载体,促使竹笋在生长阶段富硒,提高品质。由于卡拉胶的黏度大,扩散困难,难以被竹笋吸收,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略微降低其黏度,使其易于再水中分散,施肥时利于竹子的吸收。玉米醇溶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可以为竹笋提供营养,玉米醇溶蛋白还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以延长肥效时间,减少施肥次数,并且还属于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卡拉胶因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溶解后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聚集体凝胶,通过卡拉胶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糖基化修饰,卡拉胶的多糖链的醛基与玉米醇溶蛋白的氨基进行接枝反应,进而改善卡拉胶的分散性和降低其黏度,方便营养膏的制备,并且方便分散成悬浮液利于使用。进一步,将所述营养膏与水调配成浓度为30-45%的营养液,随后于离竹根10-12cm的地方开沟,沟深10-15cm,将所述营养液直接浇灌于沟内。营养液是悬浮液,悬浮液中含有具有粘性的凝胶状的改性卡拉胶和黄原胶,可以粘附于泥土表面,防止雨水冲刷流失造成的竹林营养不足,并且上述原料中,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能够促进竹笋和母竹正常生长,保证了在大量消耗养分的时期竹笋和母竹的存活率。有益效果:1、营养膏中含有大量竹笋或母竹需要的氮磷钾元素,提供了竹笋或母竹所需养分,在保证母竹正常生长的条件下提高竹笋产量,并且还提高母竹和竹笋的存活率。2、营养膏中含有硒元素,可以促使竹笋在生长过程中富硒,提高毛竹笋品质,得到经济价值更高的竹笋。3、营养膏中含有改性卡拉胶和黄原胶等立体网状凝胶物质,可以将营养元素物质包裹其中,并且黄原胶和改性卡拉胶协同作用,提高凝胶的保水性和凝胶粘度,防止雨水冲刷导致的营养元素流失,进而造成的肥料浪费。4、卡拉胶硒化后经玉米醇溶蛋白接枝修饰,改善了卡拉胶的分散性和降低卡拉胶的粘度,方便制备营养膏以及提高其在水中的分散性,利于包裹营养物质,同时也利于竹子吸收营养物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制备营养膏需要先制备改性卡拉胶溶液,改性卡拉胶溶液原料的配比如表1所示,其中玉米醇溶蛋白的纯度≥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膏的原料包括硝酸钾、过磷酸钙、双氰胺、氨基酸肥、氯化铁、L‑硒代蛋氨酸、葡萄糖粉、改性卡拉胶溶液、黄原胶,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是卡拉胶硒化后经玉米醇溶蛋白修饰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膏的原料包括硝酸钾、过磷酸钙、双氰胺、氨基酸肥、氯化铁、L-硒代蛋氨酸、葡萄糖粉、改性卡拉胶溶液、黄原胶,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是卡拉胶硒化后经玉米醇溶蛋白修饰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竹笋富硒营养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15份硝酸钾、20-25份过磷酸钙、1-2份双氰胺、5-8份氨基酸肥、0.5-1份氯化铁、0.05-1份L-硒代蛋氨酸、6-12份葡萄糖粉、60-80份改性卡拉胶溶液、15-25份黄原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竹笋富硒营养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膏的制备方法如下:溶液制备:将硝酸钾、氯化铁混合后制备成10-15wt%的水溶液,水浴加热至28-35℃,再将黄原胶、葡萄糖粉、过磷酸钙、双氰胺、L-硒代蛋氨酸、氨基酸肥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水溶液中,停止加热,缓促搅拌,直至黄原胶全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水浴加热直至35-38℃,恒温加入改性卡拉胶溶液,于900-1000rpm的速率下搅拌30-60min,常温静置过夜后得到营养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竹笋富硒营养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卡拉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硒化卡拉胶溶胶液制备:将卡拉胶溶解于0.05-0.1wt%的氯化钠溶液中,用硫酸调节pH=4-5.5,随后加入亚硒酸钠,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液,将溶胶液加入反应釜内,于压强为1.5MPa-1.7Mpa、温度为55-65℃的条件下反应8-12h后取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龙陈丽洁李彬耿养会张磊陈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