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贵专利>正文

电动伸缩步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46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04
电动伸缩步行车是有别于轮式、履带行走的另一种行走机械。所公开的是其典型应用上下楼梯技术方案;但不限于上下楼梯的单一用途,特点是内外车体相对伸缩、支撑腿交替支撑的步进行走。支撑腿独立悬挂可使车体自身前后、左右倾斜。车体前后倾斜配合承载水平控制及重心调整机构辅以伸缩保险杠应用于上下楼梯和爬坡行走。车体左右倾斜可在坡地横向行走保持车体平衡使承载重心稳定。配置螺旋支撑腿及吸盘底脚应用于攀爬光滑墙面。配置折叠支撑腿及抓地钉底脚应用于承载、牵引作业。所具有的原地转向功能使整车能够在楼梯通道等蹩狭场地调头转向。备有伸缩脚轮能方便电控停车后的移动,所述行走和调整机构的运行均是电控程序的动态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伸缩步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外车体相对伸缩,支撑腿交替支撑的行走机械。电动伸缩步行车。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是一种有别于轮式、履带行走方式的行走机械。其行走方式的特点;是由分别安装在内车体和外车体的两组支撑腿,内车体与外车体之间相对伸缩而所安装的对应支撑腿交替支撑进行步进行走。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撑腿独立悬挂在车体上,车体上相对侧边的支撑腿升降高度的不同,可使车体自身前后、左右倾斜。使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在前后倾斜时能够上下楼梯和攀爬陡坡。左右倾斜时在坡地横向行走能保持车体平衡而不易倾覆。独立悬挂的支撑腿各自不同的升降高度,使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在坑洼地形能够得到可靠支撑实现平稳行走。整车具有的原地转向功能,使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能够在诸如楼梯通道等边角地块等蹩狭场所调头转弯。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的支撑腿及所配置底脚因应不同使用条件配置,可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诸如大伸缩比的多级剪叉式支撑腿适配防滑底脚应用于上下楼梯的大倾角支撑。较小伸缩比的螺旋支撑腿适配吸盘底脚应用于光滑墙面及顶棚行走。折叠支撑腿适配带防滑钉底脚应用于松软地面牵引承载作业。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基于电动运行的特点,各功能部件均设有触发开关及传感器接口。以便于程序控制和智能运行技术的接入。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的公开以其典型应用上下楼梯的技术方案对其机械构造进行说明。对其它用途的适配部件的技术方案在
技术实现思路
和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补充说明。但不涉及传感器、触发开关、控制电路及程序。随着居住条件改善楼房成为居住首选,在没有电梯的楼层上下楼梯就是出行的必由之路。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户外活动就成为莫大困扰。为此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种上下楼梯的辅助设施层出不穷。其功能各异但目的一致的是方便出行。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上下楼梯的应用也属其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伸缩步行车。【附图1】、【附图2】所要公开的电动伸缩步行车系由;包括车体总成1.00、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支撑腿3.00、转向盘4.00、伸缩保险杠5.00、座椅水平控制及重心调整机构6.00、伸缩脚轮7.00、电源箱及控制盒8.00所构成。所要公开的是电动伸缩步行车作为上下楼梯的典型应用,结合适配不同支撑腿及底脚应用于其它用途的机械构造技术方案所进行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行走机构技术方案;车体总成1.00【附图12】系由内车体1.10外车体1.20所构成。内车体1.10为空腹内底面安装齿条1.11,嵌套于外车体1.20内。外车体1.20中部所固定的底板1.21安装电机及驱动齿轮副1.25、轴承座1.22。轴承座1.22装配传动轴1.23连接电机及驱动齿轮副1.25。所述传动轴1.23两端装配齿轮1.24与内车体1.10内安装的齿条1.11啮合。构成使内车体1.10与外车体1.20之间相对伸缩的驱动机构。所述内车体1.10外车体1.20均连接有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系由;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附图13】外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20【附图14】所组成。其中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通过转向盘4.00与内车体连接构成转向系统。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与外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20中均有滑块2.13。滑块2.13其上安装支撑腿3.00。构成支撑行走机构。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行走机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整车起始状态,【附图5】外车体1.20所安装支撑腿3.00伸展进入支撑,内车体1.10所安装支撑腿3.00收缩脱离支撑。所述内车体1.10在外车体1.20内滑动伸出所安装支撑腿3.00随动伸出。【附图3】随之内车体1.10所安装支撑腿3.00伸展进入支撑,外车体1.20所安装支撑腿3.00收缩脱离支撑,外车体1.20预备跟进。【附图4】随之外车体1.20跟进回缩到位,所安装支撑腿3.00伸展进入支撑。内车体1.10所安装支撑腿3.00收缩脱离支撑,内车体1.10预备伸出。【附图5】整车行走完成一个步进循环,以此往复实现电动伸缩步行车的步进行走。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前后方向的确定,为了乘坐安全舒适电动伸缩步行车在上下楼梯时需保持座椅前部始终朝向下楼方向。因此定义整车的前后与座椅方向一致。也使电动步行车在上下楼梯过程中就有了不能调头的限制。整车的行走方向便是由内车体1.10的起始伸出方向确定。以上下楼梯为例;上楼状态与下楼状态车体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内车体1.10从前部伸出便进入下楼状态。【附图11】所述内车体1.10从后部伸出便进入上楼状态。【附图10】。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之部件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系由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与外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20所构成。所述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与外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20因安装方式不同个别构件形状有异,但原理一致均是由;底盘2.11安装电机2.15、轴承座2.19、滑动座2.12.。滑动座2.12连接滑块2.13。所述轴承座2.19安装互逆螺母套筒2.17,互逆螺母套筒2.17安装齿轮副2.16之一,齿轮副之另一连接电机2.15。所述互逆螺母套筒2.17装配牵引螺杆2.18连接拉杆2.14带动滑块2.13。滑块连接支撑腿3.00实施支撑腿间距调整。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之部件支撑腿3.00。【附图15】支撑腿3.00系由双面棘轮3.01连接机座及电控棘爪3.02。机座及电控棘爪3.02其中的机座侧边左右各链接剪叉臂3.03,剪叉臂3.03另一端分别链接螺母3.10、链接销3.04。所述剪叉臂3.03有长短之分,所构成多级剪叉支撑腿的结构原理也显而易见。短剪叉臂一端与机座或底脚链接,另一端链接长剪叉臂。长剪叉臂交叉重复链接后上部链接端分别链接螺母3.10与链接销3.04。下部链接端分别链接底脚3.11所链接的两个短剪叉臂的另一端。构成多级剪叉式支撑腿的铰链结构体。所述链接销3.04是一个电机座与链接销组合的构件。即筒状电机座的筒体外壁对称附着链接销的两个链接端头。链接销3.04内套装电机3.05、联轴套3.06、轴承3.07、销钉3.08。所述联轴套3.06连接螺杆3.09装配螺母3.10。构成多级剪叉式支撑腿的伸缩驱动机构。系由吊耳挂架3.12、弹簧座3.13、簧板3.14、骑马卡3.15构成弹性悬挂机构。其上部连接滑块2.13,下部连接双面棘轮3.01。实现支撑腿与车体的弹性连接。所述支撑腿所适配的防滑底脚,其形状限制不多结构简单又防滑材料丰富因此不再举例。本专利技术电动伸缩步行车之部件转向盘4.00。【附图16】转向盘4.00之构件上转盘4.01连接内车体1.10之底面,下转盘4.02连接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结构2.10之构件底盘2.11,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之构件滑块2.13连接支撑腿3.00构成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盘4.00中的上转盘4.01与内车体1.10的底面连接,下转盘4.02与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中的滑动底盘2.11连接。上下转盘之间的旋转由转向齿轮盘4.03中花键轴4.10连接转向齿轮4.04,转向齿轮4.04连接转向驱动齿轮及电机4.07实现。复位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伸缩步行车其技术方案特征在于;整车的机械构造系由车体总成(1.00)、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支撑腿(3.00)、转向盘(4.00)、伸缩保险杠(5.00)、座椅水平控制及重心调整机构(6.00)、伸缩脚轮(7.00)、电源箱及控制盒(8.00)的(8)个部件总成所组成;其中支撑腿(3.00)可配置不同结构的支撑腿(3.30)、(3.50)和调整其它部件的组合以拓展另外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伸缩步行车其技术方案特征在于;整车的机械构造系由车体总成(1.00)、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支撑腿(3.00)、转向盘(4.00)、伸缩保险杠(5.00)、座椅水平控制及重心调整机构(6.00)、伸缩脚轮(7.00)、电源箱及控制盒(8.00)的(8)个部件总成所组成;其中支撑腿(3.00)可配置不同结构的支撑腿(3.30)、(3.50)和调整其它部件的组合以拓展另外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车机械构造中的车体总成(1.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车体总成(1.00)系由内车体(1.10)、齿条(1.11)、外车体(1.20)、底板(1.21)、轴承座(1.22)、传动轴(1.23)、齿轮(1.24)、电机及齿轮副(1.25)所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体总成(1.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内车体(1.10)为两根空腹矩形外周有滚珠滑动槽,内底面安装齿条(1.11)嵌套于外车体(1.20)内的长筒状构件,顶端与空腹矩形构件连接成的矩形结构体,在结构体内置齿条构件内侧开制长孔,作为传动轴(1.23)的活动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体总成(1.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外车体(1.20)为两根空腹矩形内周有滚珠滑动槽,内部嵌套内车体(1.10)的长筒状构件,构件两端上平面与空腹矩形构件连接成矩形结构体,在结构体嵌套构件内侧开制通体豁缺作为内车体(1.10)的伸缩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体总成(1.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底板(1.21)固定于外车体(1.20)上平面内侧中部,其上安装轴承座(1.22)与电机及齿轮副(1.25);其齿轮副之另一连接传动轴(1.23),传动轴(1.23)安装在轴承座(1.22)中轴端连接齿轮(1.24);齿轮(1.24)与内车体(1.10)安装的齿条(1.11)啮合;内车体(1.10)与外车体(1.20)嵌套间隙对应滚珠滑动槽装配滚珠滑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车机械构造中的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技术方案;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系由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与外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20)组成,所述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与外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20)因安装方式不同个别构件形状有异但原理一致,技术方案特征在于;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外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20)均是由;底盘(2.11)、滑动座(2.12)、滑块(2.13)、拉杆(2.14)、电机(2.15)、齿轮副(2.16)、互逆螺母套筒(2.17)、牵引螺杆(2.18)、轴承座(2.19)所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底盘(2.11)安装轴承座(2.19)、电机(2.15)、滑动座(2.12);滑动座(2.12)连接滑块(2.13);电机(2.15)连接齿轮副(2.16)之一,齿轮副(2.16)之另一连接互逆螺母套筒(2.17),互逆螺母套筒(2.17)在轴承座(2.19)中旋转,其两端装配牵引螺杆(2.18)连接拉杆(2.14)带动滑块(2.13)滑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互逆螺母套筒(2.17)是将两个旋向互逆的螺母嵌套在一段筒体两端的组合构件;内部中空作为所装配牵引螺杆(2.18)的伸缩空间,外壁装配齿轮安装在轴承座(2.19)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车机械构造中的支撑腿(3.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支撑腿(3.00)是因应上下楼梯所需采用的电动多级剪叉式支撑腿,和为保持支撑腿底脚在车体倾斜过程与楼梯台阶平面平行采用的支撑腿重力垂直电控闭锁;以及为克服车体倾斜过程支撑腿底脚间距与车体悬挂点倾斜间距差形成的扭力采用的弹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支撑腿(3.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支撑腿(3.00)系由;双面棘轮(3.01)、机座及电控棘爪(3.02)、剪叉臂(3.03)、链接销(3.04)、电机(3.05)、联轴套(3.06)、轴承(3.07)、销钉(3.08)、螺杆(3.09)、螺母(3.10)、底脚(3.11)、吊耳挂架(3.12)、弹簧座(3.13)、簧板(3.14)、骑马卡(3.15)所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支撑腿(3.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链接销与电机座的组合应用,即链接销为筒状外壁对称附着链接销的两个链接端头,筒内套装电机(3.05)轴端方向有筒底,筒底中心开制联轴套(3.06)伸出孔。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支撑腿(3.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联轴套(3.06)、轴承(3.07)、销钉(3.08)作为电机(3.05)与螺杆(3.09)连接的过渡;所述轴承(3.07)在链接销(3.04)内被筒底限位,联轴套(3.06)之凸缘被轴承(3.07)限位,联轴套(3.06)与电机轴端采用凸台连接与螺杆(3.09)连接端采用销钉(3.08)固定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支撑腿(3.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支撑腿重力垂直电控闭锁是构件双面棘轮(3.01)与机座及电控棘爪(3.02)之间的位置锁定;所述双面棘轮(3.01)与上部悬挂机构的弹簧座(3.13)成固定连接和机座及电控棘爪(3.02)为活动连接;车体倾斜过程中电控棘爪通电释放,支撑腿(3.00)在重力作用下垂直,车体倾斜到位电控棘爪断电闭锁。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支撑腿(3.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支撑腿与悬挂之间的弹性连接除减震效果外,吊耳挂架(3.12)连接的两个吊耳与簧板(3.14)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约束连接;利用簧板(3.14)在约束端的位移信号触发传感器,控制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00)动态调整支撑腿(3.00)间距。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车机械构造中的转向盘(4.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转向盘(4.00)系由上转盘(4.01)、下转盘(4.02)、转向齿轮盘(4.03)、转向齿轮(4.04)、上轴承(4.05)、下轴承(4.06)、驱动齿轮及电机(4.07)、内螺旋弹簧(4.08)、外螺旋弹簧(4.09)、花键轴(4.10)、滚针轴承(4.11)、摩擦片(4.12)、分离轴承(4.13)、压盘(4.14)、拨叉(4.15)、压力弹簧(4.16)、吸力开关(4.17)所构成。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转向盘(4.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上转盘(4.01)连接内车体(1.10)之底面,下转盘(4.02)连接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之构件底盘(2.11),内车体支撑腿间距调整机构(2.10)之构件滑块(2.13)连接支撑腿(3.00)构成转向系统。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转向盘(4.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转向盘(4.00)的转向驱动机构系由下转盘(4.02)所固定的花键轴(4.10)依次通过下轴承(4.06)、转向齿轮盘(4.03)、上轴承(4.05)以螺母固定连接,使下转盘(4.02)与转向齿轮盘(4.03)之间构成可旋转活动连接;所述转向齿轮盘(4.03)与上转盘(4.01)固定连接成上转盘(4.01)与下转盘(4.02)之间的可旋转活动连接;驱动转向复位的内螺旋弹簧(4.08)与外螺旋弹簧(4.09)旋向互逆安装在上转盘(4.01)与下转盘(4.02)之间,转向齿轮盘(4.03)外侧;所述花键轴(4.10)连接滚针轴承(4.11)连接转向齿轮(4.04),转向齿轮(4.04)通过摩擦片(4.12)连接花键轴(4.10);所述转向齿轮(4.04)连接驱动齿轮及电机(4.07)构成转向驱动机构。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转向盘(4.00)技术方案特征在于;转向盘(4.00)的复位机构系由转向齿轮(4.04)之上顺序连接摩擦片(4.12)、分离轴承(4.13)、压盘(4.14)、拨叉(4.15),拨叉(4.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贵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