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354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45
本方法公开了一种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各个流次塞好引锭后,用石棉布覆盖结晶器内的引锭头,将冷料铁筒放到结晶器内的引锭头的引锭棒上,使用加料漏斗将冷却料布入定量料铁筒内,确保中间包开浇后注流在结晶器内与冷料铁筒快速焊合形成初生坯壳,起步后,铰接在引锭棒上的引锭杆将方坯沿着铜管拉出结晶器。本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方坯连铸起步产拉裂漏钢,引锭困难,增加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
本方法涉及钢材制造
,尤其是一种方形钢坯连铸起步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连铸是钢铁生产中将液态高温钢水变成固态高温铸坯的重要工序,连铸机结晶器是将钢水变成铸坯的冷却部件。目前,连铸机结晶器是承接中间包注入的钢水并使之按规定断面形状凝固成坚固坯壳的连续铸钢设备,它是连铸机最关键的设备。方形钢坯(以下简称方坯)连铸中间包起步是利用由钢质薄板焊接制成并与引锭头连接的冷料铁筒作为开浇时的初生坯壳连接器。开浇后,无须通过摆槽分流就可确保注流在结晶器内与冷料铁筒、引锭棒快速焊合,从而有效避免了定径水口起步过程的拉漏、拉脱、粘结或脱引锭困难等问题,大幅度提高连铸开浇成功率,减少连铸异常断浇比率,提高铸坯收得率,促进全连铸生产的稳定。但是,这种起步方法仍存在以下比较严重的问题:1、方坯料铁筒的设计为圆形钢质薄板,放入方形结晶器内与铜板间隙大,操作工布冷料时冷料易掉入间隙,造成冷料接触结晶器铜板,冷料受热膨胀时,增加起步阻力,从而导致起步拉裂漏钢;冷料布放不均匀,钢水无法和引锭棒有效焊接,导致引锭棒拉脱;冷料布放不均匀,钢水容易冲刷到引锭杆燕尾槽,导致燕尾槽塞钢,引起脱引锭困难等事故,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失。2、引锭棒安装工序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每流次塞引锭棒时间在10~15分钟,停机至起机时间约在105分钟左右。3、使用引锭头保护盖板,无形中增加了一道操作工序,且保护盖板回收难度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与劳动强度。因此要保证方坯连铸生产效能的提高,达到快速起步并提高开浇成功率,急需一系列的改进,规范起步工序操作,减少起流事故的风险,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专利技术内容本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以解决现有方坯连铸起步产拉裂漏钢,引锭困难,增加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法的技术方案是:本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各个流次塞好引锭后,用石棉布覆盖结晶器内的引锭头,将冷料铁筒放到结晶器内的引锭头的引锭棒上,使用加料漏斗将冷却料布入定量料铁筒内,确保中间包开浇后注流在结晶器内与冷料铁筒快速焊合形成初生坯壳,起步后,铰接在引锭棒上的引锭杆将方坯沿着铜管拉出结晶器;所述冷料铁筒包括正方体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底部封口并于一侧开一个用于供所述引锭棒穿过的矩形口,所述筒体顶部敞开;所述引锭头包括引锭棒前端设置的头部弯曲的引头,所述引锭棒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孔,使用两侧两双竹筷插入双固定孔以平行定位,替换掉原来的单个木块塞插入引锭棒的一个固定孔;所述定量料铁筒装置包括封底的圆筒,所述圆筒上焊接有柄;所述加料漏斗包括四方形向内向下收紧的斗体,所述斗体之下是四方形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底部封口,所述斗体的四角之一处竖立设置有顶部弯曲的长弯杆。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可以是:所述加料漏斗的斗体和柱状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漏斗的长弯杆焊接在所述斗体上。进一步的:根据生产不同规格尺寸的钢种采用不同规格尺寸的所述冷料铁筒、所述引锭头、所述定量料铁筒和所述加料漏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的冷料铁筒从圆筒体改为正方体,再加开一个矩形口,便于穿过引锭棒,控制料铁筒与铜板之间的间隙,以防布料时冷料掉入间隙卡阻;增加了专门设计的定量料铁筒和加料漏斗,有效杜绝冷料掉入间隙,达到每流次的方便、快捷,标准化操作,有效节约准备时间;引锭头上引锭棒固定孔增加1个,使用竹筷双孔平行定位固定引锭棒,取消木块塞引锭棒,简化操作,取消了引锭盖板的使用,省略了引锭盖板回收工序,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取消了木块的使用每流次塞引锭棒时间可在3~5分钟内完成,并可在线外完成塞引锭棒工作;铸机停机至起机时间可控制60分钟内完成,由于冷料铁筒的使用已满足保护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操作要求,故在上引锭时只需增加石棉布覆盖引锭头即可,进而也减少了引锭盖板的回收操作工序;本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提高方坯连铸起步成功率,由原85%提高目前98%,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5万元;有效解决了由于布料不规范导致起步引锭拉不动,钢流冲穿引锭棒,填塞燕尾槽,造成脱引锭困难的问题;有效减少铸机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能,提高铸机作业率,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保护好铸机设备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方法实施例冷料铁筒的主视图;图2是本方法实施例冷料铁筒的俯视图;图3是本方法实施例引锭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方法实施例加料漏斗的主视图;图5是本方法实施例加料漏斗的俯视图;图6是本方法实施例定量料铁筒的主视图;图7是本方法实施例定量料铁筒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方法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以7流方坯连铸机计划生产165mm×165mm断面的HRB400E系列钢种为例:做生产准备时,各个流次塞好引锭后,用石棉布覆盖结晶器内的引锭头,将冷料铁筒1放到结晶器内的引锭头2的引锭棒2-1上,使用加料漏斗将冷却料布入定量料铁筒3内,确保中间包开浇后注流在结晶器内与冷料铁筒快速焊合形成初生坯壳,起步后,铰接在引锭棒上的引锭杆将方坯沿着铜管拉出结晶器。过程中的冷料铁筒1、引锭头2、定量料铁筒3、加料漏斗4分别为改进后的,如图1至图7所示。冷料铁筒1包括正方体的筒体,在筒体底部封口并于一侧开一个用于供引锭棒2穿过的矩形口1-1,筒体顶部敞开。冷料铁筒1从圆筒体改为正方体,再加开一个矩形口1-1,便于穿过引锭棒2-1,控制料铁筒与铜板之间的间隙,以防布料时冷料掉入间隙卡阻;增加了专门设计的定量料铁筒3和加料漏斗4,有效杜绝冷料掉入间隙,达到每流次的方便、快捷,标准化操作,有效节约准备时间。引锭头2包括引锭棒2-1前端设置的头部弯曲的引头2-2,引锭棒2-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孔2-3,使用两侧两双竹筷插入双固定孔以平行定位,替换掉原来的单个木块塞插入引锭棒2-1的一个固定孔2-3。引锭头2上引锭棒固定孔2-3增加1个,使用竹筷双孔平行定位固定引锭棒2-2,取消木块塞引锭棒,简化操作,取消了引锭盖板的使用,省略了引锭盖板回收工序,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取消了木块的使用每流次塞引锭棒时间可在3~5分钟内完成,并可在线外完成塞引锭棒工作,铸机停机至起机时间可控制60分钟内完成,由于冷料铁筒1的使用已满足保护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操作要求,故在上引锭时只需增加石棉布覆盖引锭头2即可,进而也减少了引锭盖板的回收操作工序。定量料铁筒3装置包括封底的圆筒3-1,圆筒3-1上焊接有柄3-2。加料漏斗4包括四方形向内向下收紧的斗体4-2,斗体4-2之下是四方形的柱状体4-1,柱状体4-1底部封口,这里的封口为一块座板,斗体4-2的四角之一处竖立设置有顶部弯曲的长弯杆4-3,加料漏斗4的斗体4-1和柱状体4-2一体成型,加料漏斗4的长弯杆4-3焊接在斗体4-2上。根据生产不同规格尺寸的钢种采用不同规格尺寸的冷料铁筒1、引锭头2、定量料铁筒3和加料漏斗4。本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提高方坯连铸起步成功率,由原85%提高目前98%,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5万元;有效解决了由于布料不规范导致起步引锭拉不动,钢流冲穿引锭棒2-1,填塞燕尾槽,造成脱引锭困难的问题;有效减少铸机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各个流次塞好引锭后,用石棉布覆盖结晶器内的引锭头,将冷料铁筒放到结晶器内的引锭头的引锭棒上,使用加料漏斗将冷却料布入定量料铁筒内,确保中间包开浇后注流在结晶器内与冷料铁筒快速焊合形成初生坯壳,起步后,铰接在引锭棒上的引锭杆将方坯沿着铜管拉出结晶器;所述冷料铁筒包括正方体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底部封口并于一侧开一个用于供所述引锭棒穿过的矩形口,所述筒体顶部敞开;所述引锭头包括引锭棒前端设置的头部弯曲的引头,所述引锭棒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孔,使用两侧两双竹筷插入双固定孔以平行定位,替换掉原来的单个木块塞插入引锭棒的一个固定孔;所述定量料铁筒装置包括封底的圆筒,所述圆筒上焊接有柄;所述加料漏斗包括四方形向内向下收紧的斗体,所述斗体之下是四方形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底部封口,所述斗体的四角之一处竖立设置有顶部弯曲的长弯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钢坯连铸起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各个流次塞好引锭后,用石棉布覆盖结晶器内的引锭头,将冷料铁筒放到结晶器内的引锭头的引锭棒上,使用加料漏斗将冷却料布入定量料铁筒内,确保中间包开浇后注流在结晶器内与冷料铁筒快速焊合形成初生坯壳,起步后,铰接在引锭棒上的引锭杆将方坯沿着铜管拉出结晶器;所述冷料铁筒包括正方体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底部封口并于一侧开一个用于供所述引锭棒穿过的矩形口,所述筒体顶部敞开;所述引锭头包括引锭棒前端设置的头部弯曲的引头,所述引锭棒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孔,使用两侧两双竹筷插入双固定孔以平行定位,替换掉原来的单个木块塞插入引锭棒的一个固定孔;所述定量料铁筒装置包括封底的圆筒,所述圆筒上焊接有柄;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黄思龙杨宗保陈仲华梁日成彭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