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高温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32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高温釜,包括壳部件和混合部件,混合部件横置在壳部件上,并用于混合壳部件内部的物料。混合部件包括螺带,螺带包括螺带本体和加宽部,螺带本体沿着其宽度方向向一侧延伸形成该加宽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设置加宽部来提高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物料混合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横置壳部件和混合部件,避开了对壳部件的高度的依赖,从而能够满足大产量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高温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卧式高温釜。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锂电池原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其中搅拌是一必不可少的制造工艺。目前锂电池材料构成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其中正极原料种类有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钴酸锂,锰酸锂等,而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用于提高锂电池的容量和性格。材料种类丰富,并且还在探索其他更安全,更稳定,更耐用的材料领域;但是不管哪种材料,都需要添加其他原料进行融合,而几种原料必须通过混合才能最终达到配比均匀的目的。目前使用较多的混合机为犁刀式混合机和锥形螺带混合机。本领域的混合工作通常是在高温下进行,用于混合的设备也经常称为高温釜。犁刀式混合机由驱动装置、筒体、主轴、高速旋转的飞刀、犁头、出料装置等构成。设备运转时,主轴按一定的方向旋转,筒体内物料受犁头强烈作用而抛起,一部分物料沿筒体的筒壁做圆周运动,而另一部分物料被抛向筒体中心或沿犁壁法线方向向筒体两端飞散;同时,物料流经高速旋转的飞刀时,被高速剪碎和强烈扩散,粉粒体混合设备内互相撞击,产生强烈的涡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达到均匀的混合。锥形螺带混合机由驱动装置、筒体、主轴、出料装置等构成。筒体以倒锥形安放,主轴从顶部垂直延伸至锥体小口的底部;主轴从上至下以一定间距排列若干桨柄,在每个桨柄顶端焊接螺带并与使螺带与筒体保持一定间隙。当设备运行驱动主轴旋转时,螺带把筒体内的物料从筒体的锥底往上提升并绕圆锥状的筒壁做圆周运动,通过这种循环扩散与混合,最终使筒体内的几种物料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但是,犁刀式混合机和锥形螺带混合机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各自的优点,而在电池行业不是最佳适用的设备。比如犁刀式混合机,搅拌件以犁头为主,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小,混合不够剧烈且需要混匀的时间长,换言之,犁刀式混合机的混合效率较低。再比如锥形螺带混合机,在使用于批量较大的产量时就需要特别高的锥形筒体,高度对于客户的厂房要求有一定的限制,因为上下连接还有其他相关的进料与出料设备,所以设备的高度也是在特定场合需要考虑的重点;换言之,锥形螺带混合机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混合物料。综上,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混合机,该混合机应用于高温工况,以混合物料,且该新的混合机不仅具有更高的混合效率,还适合对物料进行大规模混合,以便在这个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混合机无法同时具备高混合效率及对物料进行大批量混合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卧式高温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卧式高温釜,包括壳部件和混合部件,所述混合部件包括螺带,其特点在于:所述混合部件横置在所述壳部件上,所述混合部件用于混合所述壳部件内部的物料;所述螺带包括螺带本体和加宽部,所述螺带本体沿其宽度方向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加宽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通过设置加宽部来提高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物料混合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横置壳部件和混合部件,避开了对壳部件的高度的依赖,从而能够满足大产量的生产工艺。优选地,所述混合部件还包括:主轴,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壳部件;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螺带设于所述支撑件上;以及,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或/和所述主轴上,所述刮料组件刮下所述壳部件内壁的物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刮料组件时时刮下该些附着的物料以使其参与到混合操作中,从而提高了混合效率。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哈夫节,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哈夫节连接所述主轴;和,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刮料组件包括:第一刮料件,所述第一刮料件设于所述哈夫节或/和所述横向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刮料件刮下所述壳部件两端的物料;和,第二刮料件,所述第二刮料件设于所述横向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刮料件刮下所述壳部件侧壁的物料。通过第一刮料件和第二刮料件将壳部件内壁上的物料时时刮下,使得所有的物料都能够尽可能地进行混合,以提高混合的均匀度和节省混合的时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刮料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刮料板,所述第一刮料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哈夫节。通过哈夫节将第一刮料板连接在主轴上,一方面便于拆卸,另一方面更容易调节和控制第一刮料板与壳部件的内壁的相对位置关系。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横向连接件,且两个所述横向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刮料件包括第二刮料板,所述第二刮料板间隔设置在每个所述横向连接件上。对称地设置两个横向连接件后,两个横向连接件上的第二刮料板可同时刮料,从而提高了混合效率。优选地,所述壳部件包括:筒体;和,封头,所述封头设于所述筒体的两端,且所述封头与所述筒体无缝连接,所述混合部件与所述封头密封连接。筒体和封头无缝连接防止物料粘壁结团,以便于保证混合效率;混合部件与封头密封连接,有利于保证物料混合时工作环境的密封性,从而保证混合效率。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接口,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接口。由于对壳部件的高度没有依赖,对应的各种原料的输送设备和输出设备也都不需要布置得过高,并且很容易实现在地面上安装,因而对于整个混合物料的系统而言,更容易实现物料的大规模混合。优选地,所述壳部件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筒体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固定于外部的安装基础上,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基础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安装座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动的方案,实现了壳部件的自调节,解决了因壳部件受热膨胀产生永久变形的问题,以及进而导致的壳部件与主轴部件之间出现密封问题、不同轴问题等。优选地,所述卧式高温釜还包括轴承部件,所述轴承部件设于所述主轴的两端,且所述轴承部件外置于所述壳部件。混合部件依靠轴承部件进行负载运转,且两者转动连接。轴承部件外置后,其温度范围更好把控,壳部件内部的高温不会损坏轴承部件中的硬件。优选地,所述轴承部件包括轴承组件和第一罩体,所述轴承组件内置于所述第一罩体中,所述主轴与所述轴承组件转动连接。第一罩体罩设在轴承组件的外部,用以将轴承组件保护起来,以避免外部的机械损伤。优选地,所述卧式高温釜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联轴器部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混合部件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混合部件转动。通过联轴器部件将驱动装置和混合部件的主轴连接起来,联轴器部件可吸收有驱动装置传递的冲击和振动,从而使得壳部件运转更稳定,并且提高了卧式高温釜的整体寿命。另外,采用联轴器部件的安装形式还可以保护驱动装置因过载而损坏。优选地,所述联轴器部件包括联轴器组件和第二罩体,所述联轴器组件罩设在所述第二罩体内,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联轴器组件连接混合部件。第二罩体将联轴器组件罩设在其内,以防止联轴器组件被外物碰撞损伤,并且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和可调节底座,所述可调节底座包括基座、安装板、丝杠及螺母;所述丝杠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配合,所述丝杠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动力源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通过调节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安装板的高度。可调节底座可以调节动力源的安装高度,从而使得动力源与主轴同轴。优选地,所述加宽部的宽度为所述螺带本体的宽度的0.8倍至1.0倍。加宽部的宽度过小时,其对提高物料混合的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高温釜,包括壳部件和混合部件,所述混合部件包括螺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件横置在所述壳部件上,所述混合部件用于混合所述壳部件内部的物料;所述螺带包括螺带本体和加宽部,所述螺带本体沿其宽度方向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加宽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高温釜,包括壳部件和混合部件,所述混合部件包括螺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件横置在所述壳部件上,所述混合部件用于混合所述壳部件内部的物料;所述螺带包括螺带本体和加宽部,所述螺带本体沿其宽度方向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加宽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高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件还包括:主轴,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壳部件;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螺带设于所述支撑件上;以及,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或/和所述主轴上,所述刮料组件刮下所述壳部件内壁的物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高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哈夫节,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哈夫节连接所述主轴;和,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刮料组件包括:第一刮料件,所述第一刮料件设于所述哈夫节或/和所述横向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刮料件刮下所述壳部件两端的物料;和,第二刮料件,所述第二刮料件设于所述横向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刮料件刮下所述壳部件侧壁的物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高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料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刮料板,所述第一刮料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哈夫节。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静李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