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05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密封元件,具有可相对产生转动的内、外油封骨架以及一设置于内、外油封骨架之间的橡胶油封,一扰流部位于该内、外油封骨架之间,数个散热孔位于该外油封骨架上,于该内、外油封骨架之间充布有润滑油体,在内、外油封骨架相对转动时,该扰流部将造成充布于油道中的油体产生对流,据以达到油体降温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机件使用的密封元件,更详而言之是指 一种具有内、外油封骨架且各骨架彼此可相对产生转动的密封元件。
技术介绍
在机械领域中,经常可见于传动(转动)机构的特定机件(如 转轴)上装设具有防尘止漏效果的密封元件,以期在机件作动过程 中,能使得机构内部的油体无外渗之危险,更可防堵外界的尘垢 杂质进入机构内部。为有效达成前述目的,通常以具弹性的橡胶做为密封元件的 主要组成与阻绝使用,因此,该橡胶部分的有效使用寿命决定了 整个密封元件达成防尘止漏效果的好坏,而影响橡胶质变的因素 主要为温度问题,即,橡胶在高温环境中将加速老化终至不堪使 用,常见造成温升的情形包括橡胶与机件接合部位的接触摩擦、 外界日照、或是机构内部油体在机件作动过程中所导致的温度变 化,其等对橡胶长时间作用下将造成橡胶发生质变。由前述可知,为延长橡胶的使用寿命,改善影响橡胶变质的 温升环境是可解决的方式,有鉴于此,本技术创作人乃经详 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经验,终而有本实用 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元件,是可降低油体高温产 生,以促使橡胶油封使用寿命增长。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元件,是在密封元 件的一侧设有一曲折空间,并于该曲折空间中置入润滑油脂,以 更有效阻绝外界尘垢杂质。缘以达成上述之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密封元 件,包含有 一内油封骨架,为具有一顶环面与一底环面的圆 形框体; 一外油封骨架,为具有一内环面、 一外环面与二内侧面的圆形框体,该外油封骨架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外部并可相 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 一油封,是接着于该内油封骨架上,该 油封具有一密封主唇,该密封主唇具有一外唇缘、 一前侧面与 一背侧面,且,密封主唇受一径向压力致其外唇缘抵触于该外 油封骨架的内环面; 一油道,由该内油封骨架的顶环面、外油 封骨架的内环面、外油封骨架的一内侧面与该油封共同围设形 成,该油道中充布有油体;其特征在于该外油封骨架更具有数个散热孔,各该散热孔一端与该油道相通,另一端则与外油封骨架外部相通; 一扰流部,沿着该密封主唇环设且位于该密 封主唇面对油道的前侧面上;通过由上述结构,在该外油封骨 架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时,该扰流部将对充布于油道中的油 体造成强制对流;当然,将该扰流部改设置于该外油封骨架面 对油道之内侧面上亦可达成相同功效。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内油封骨架具有一套合面板与一侧 板,该套合面板具有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该外油封骨架由一接 合面板、 一前遮板与一后遮板组成,该前遮板与后遮板是分别位 于该接合面板的两侧,且前遮板与后遮板的自由端朝内径向延伸, 该接合面板具有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该前、后遮板相互面对之 一面分别形成该内侧面,背对之一面为一外侧面,又,各该散热 孔是穿透该前遮板的内、外侧面;该油封之密封主唇背对其外唇 缘之一面凹制有一弹簧沟槽, 一压縮弹簧位于该弹簧沟槽中,该 压縮弹簧提供向外撑张的径向压力促使该密封主唇的外唇缘抵触 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侧板与该后遮板之间相隔一距离, 该油封更具有朝向该后遮板伸设之一延伸唇。所述的密封元件,其包括有一止挡唇,该止挡唇接着于该后 遮板自由端且沿径向朝内伸设。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密封主唇的背侧面上更环设有多数 浮凸状且呈相同斜向设置的止逆条,各该止逆条一端接近该外唇 缘。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 一外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外油封骨架 之接合面板的外环面附着形成, 一内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内油封骨 架之套合面板的底环面附着形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呈狭长状的凸条间 隔排列构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各该凸条具有一鼓起面与一切面,该 切面与该密封主唇的前侧面以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的凹沟间隔排列构成。一种密封元件,包含有一内油封骨架,为具有一顶环面与一底环面之圆形框体; 一外油封骨架,为具有一内环面、 一外环面与二内侧面之圆形框体, 该外油封骨架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外部并可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一油封,是接着于该内油封骨架上,该油封具有一密封主唇, 该密封主唇具有一外唇缘、 一前侧面与一背侧面,且,密封主唇 受一径向压力致其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一油道,由该内油封骨架之顶环面、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外油封骨 架之一内侧面与该油封共同围设形成,该油道中充布有油体; 其特征在于-该外油封骨架更具有数个散热孔,各该散热孔一端与该油道相通,另一端则与外油封骨架外部相通;一扰流部,位于该外油封骨架面对油道之内侧面上; 通过由上述结构,在该外油封骨架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时,该扰流部将对充布于油道中的油体造成强制对流。8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内油封骨架具有一套合面板与一侧板,该套合面板具有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该外油封骨架具有一接合面板、 一前遮板与一后遮板,该前遮板与后遮板是分别连接 于该接合面板的两侧,且前遮板与后遮板的自由端沿径向朝内伸 设,该接合面板具有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该前、后遮板面对之 一面为内侧面,背对之一面为一外侧面,又,各该散热孔是穿透该前遮板的内、外侧面;该密封主唇背对其外唇缘之一面凹制有 一弹簧沟槽,一压缩弹簧位于该弹簧沟槽中,该压縮弹簧提供向 外撑张的径向压力促使该密封主唇的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 之内环面。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侧板与该后遮板之间相隔一距离, 该油封更具有朝向该后遮板伸设之一延伸唇。所述的密封元件,其包括有一止挡唇,该止挡唇接着于该后 遮板自由端且沿径向朝内伸设。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密封主唇的背侧面上更环设有多数 浮凸状且呈相同斜向设置的止逆条,各该止逆条一端接近该外唇 缘。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 一外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外油封骨架 之接合面板的外环面附着形成, 一内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内油封骨 架之套合面板的底环面附着形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呈狭长状的凸条间 隔排列构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各该凸条具有一鼓起面与一切面,该 切面与该密封主唇的前侧面以预定角度设置。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的凹沟间隔排列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加强润滑油进出各该散热孔的对流效果,进而降低油温对密封元件的橡胶部分影响;可 通过助止逆条双斜向设置而将位于回油沟中的少量油膜回推,以减缓外渗 情形;可有效防堵外界尘垢杂质进入到油道中及降低温升;当止挡唇外部沾附有较多的尘垢时,止挡唇将被向内挤压变形以縮减曲折空间,如此将可提高防堵效果;更可降低摩擦时高温的产生;可降低该处的摩擦 阻力。特别是,本技术用以对油道中润滑油造成强制对流效 果之扰流部结构,还有其它可行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局部断面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内油封骨架与内油封局部断面之立体图;图3为图l之3-3方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内油封包覆内油封骨架后之局部前侧视图; 图5为本技术内油封包覆内油封骨架后之局部后侧视图; 图6为本技术内油封包覆内油封骨架后之局部侧视图; 图7为本技术密封元件之应用示意图; 图8类同图3,说明设于内油封之扰流部为凹沟组成; 图9类同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元件,包含有:    一内油封骨架,为具有一顶环面与一底环面之圆形框体;    一外油封骨架,为具有一内环面、一外环面与二内侧面之圆形框体,该外油封骨架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外部并可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    一油封,是接着于该内油封骨架上,该油封具有一密封主唇,该密封主唇具有一外唇缘、一前侧面与一背侧面,且,密封主唇受一径向压力致其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    一油道,由该内油封骨架之顶环面、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外油封骨架之一内侧面与该油封共同围设形成,该油道中充布有油体;    其特征在于:    该外油封骨架更具有数个散热孔,各该散热孔一端与该油道相通,另一端则与外油封骨架外部相通;    一扰流部,沿着该密封主唇环设且位于该密封主唇面对油道之前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江陵廖志伟黄富杰
申请(专利权)人:茂顺密封元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