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03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的电芯、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外壳的顶盖上,并与单体电池的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突出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之外,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外端面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重合。该单体电池组成电池模组时,极柱之间直接连接,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总体重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Single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未来将逐渐替代燃油汽车。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单体结构设计优化、轻量化、节省空间成为技术开发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的串、并连接大多是通过外部汇流排分别与电池极柱通过激光焊接连在一起形成电连接,其中,外部汇流排占用较大的电池模组的空间,装配操作不易,并且增加了电池模组的总体重量,对电池模组能量密度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的电芯、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外壳的顶盖上,并与单体电池的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突出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之外,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的电芯、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外壳的顶盖上,并与单体电池的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突出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之外,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外端面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的电芯、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外壳的顶盖上,并与单体电池的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突出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之外,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外端面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主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顶盖呈矩形,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对角附近。3.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的横截面呈Z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端、连接部和电连接端,正极极柱的固定端设置于顶盖上,与电芯电连接,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朝向单体电池主体的外侧设置,用于组成电池模组时与相邻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直接连接;所述负极极柱的横截面大致呈Z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端、连接部和电连接端,负极极柱的固定端设置于顶盖上,与电芯电连接,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朝向单体电池主体的外侧设置,用于组成电池模组时与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朝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的固定端、连接部、电连接端均呈平板状结构,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固定端、连接部、电连接端均呈平板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的固定端和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相互平行,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固定端和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相互平行;所述正极极柱的和所述负极极柱的连接部和电连接端的厚度范围均为1.0mm~3.0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的连接部分别垂直于正极极柱的固定端和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连接部分别垂直于负极极柱的固定端和电连接端。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的连接部在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朝向方向上距单体电池的外壳边缘的距离大于0,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连接部在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朝向方向上距单体电池的外壳边缘的距离大于0。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长度均大于8mm。9.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的横截面大致呈L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端和电连接端,正极极柱的固定端设置于顶盖上,与电芯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城杨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