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屏蔽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97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屏蔽电线,包括导线体、芳纶砂包裹层和聚氯乙烯护套层,所述导线体的外壁套设有芳纶砂包裹层,所述芳纶砂包裹层的外壁设置有铜丝屏蔽层,所述铜丝屏蔽层的外壁套设有铜带屏蔽层,且所述铜带屏蔽层的外壁安装有聚氯乙烯护套层,通过在电缆电线护套内设置有铜丝屏蔽层和铜带屏蔽层,两层屏蔽层的复合安装,不仅提高了此电线电缆的抗干扰能力,避免了电线或电缆的信号传输的衰减,还提高了此电线电缆的阻燃性,进而增加了此护套的防火性能,防止电线电缆的易燃,避免事故的发生;通过聚氯乙烯护套层和芳纶砂包裹层的设置,聚氯乙烯的结构稳定,芳纶砂具有抗拉性。

A double shielded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屏蔽电线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具体为一种双屏蔽电线。
技术介绍
现有电线电缆生产行业生产屏蔽电线,都是采用的铜丝进行屏蔽,现有的铜丝多为,会导致电线的抗干扰性能差,容易受外界信号、电气干扰影响大,进而电线或电缆的信号传输衰减会增大,信号或电流不利于长距离的运输工作;且由于屏蔽层面积大,有很大的寄生分布电容,容易产生寄生耦合干扰。并且传统的电缆阻燃性较差,虽说在电缆的最外侧有护套,但是传统的护套容易受高温影响,且抗拉性较差,容易造成内部导体的损坏,影响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发火灾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抗干扰性差和阻燃效果不佳等缺陷,提供一种双屏蔽电线。所述一种双屏蔽电线具有抗干扰性和阻燃效果佳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屏蔽电线,包括导线体、芳纶砂包裹层和聚氯乙烯护套层,所述导线体的外壁套设有芳纶砂包裹层,所述芳纶砂包裹层的外壁设置有铜丝屏蔽层,所述铜丝屏蔽层的外壁套设有铜带屏蔽层,所述铜带屏蔽层和铜丝屏蔽层之间设置有阻燃层,且所述铜带屏蔽层的外壁安装有聚氯乙烯护套层。优选的,所述导线体由第五类导体组成。优选的,所述导线体中的每个线缆表面均喷涂有聚氯乙烯绝缘层。优选的,所述芳纶砂包裹层中的芳纶纤维的纤度设置为500-1000D。优选的,所述铜丝屏蔽层在芳纶砂包裹层的外壁呈交叉编织设置。优选的,所述铜带屏蔽层与聚氯乙烯护套层之间通过胶水粘接。优选的,所述铜带屏蔽层绕包在阻燃层表面,且铜带屏蔽层在阻燃层表面不少于两层进行缠绕安装。优选的,所述阻燃层内填充有机硅阻燃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电缆电线护套内设置有铜丝屏蔽层和铜带屏蔽层,两层屏蔽层的复合安装,以及在两层屏蔽层之间设置的阻燃层,不仅提高了此电线电缆的抗干扰能力,避免了电线或电缆的信号传输的衰减,信号或电流有利于长距离的运输工作,还提高了此电线电缆的阻燃性,进而增加了此护套的防火性能,防止电线电缆的易燃,避免事故的发生;2、通过聚氯乙烯护套层和芳纶砂包裹层的设置,聚氯乙烯的结构稳定,芳纶砂具有抗拉性,增加电线电缆的延展性,防止在外部的压力的对电线电缆造成的压扁损坏的情况,提高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且芳纶砂可以进一步的增加此电线电缆的阻燃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线体;2、聚氯乙烯绝缘层;3、芳纶砂包裹层;4、铜丝屏蔽层;5、阻燃层;6、铜带屏蔽层;7、聚氯乙烯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屏蔽电线,包括导线体1、芳纶砂包裹层3和聚氯乙烯护套层7,导线体1由第五类导体组成,导线体1中的每个线缆表面均喷涂有聚氯乙烯绝缘层2,导线体1的外壁套设有芳纶砂包裹层3,芳纶砂包裹层3中的芳纶纤维的纤度设置1000D,芳纶砂包裹层3的外壁设置有铜丝屏蔽层4,铜丝屏蔽层4在芳纶砂包裹层3的外壁呈交叉编织设置,铜丝屏蔽层4的接触面积更广且稳定,铜丝屏蔽层4的外壁套设有铜带屏蔽层6,通过在电缆电线护套内设置有铜丝屏蔽层4和铜带屏蔽层6,两层屏蔽层的复合安装,以及在两层屏蔽层之间设置的阻燃层5,不仅提高了此电线电缆的抗干扰能力,避免了电线或电缆的信号传输的衰减,信号或电流有利于长距离的运输工作,还提高了此电线电缆的阻燃性,进而增加了此护套的防火性能,防止电线电缆的易燃,避免事故的发生;铜带屏蔽层6和铜丝屏蔽层4之间设置有阻燃层5,阻燃层5内填充有机硅阻燃剂,有机硅阻燃剂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防熔滴、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剂,也是一种成炭型抑烟剂,有机硅阻燃剂在赋予基材优异的阻燃性能之外,还能改善基材的加工性能、耐热性能等,铜带屏蔽层6绕包在阻燃层5表面,且铜带屏蔽层6在阻燃层5表面不少于两层进行缠绕安装,使得铜带屏蔽层6有更好的抗干扰性,铜带屏蔽层6的外壁安装有聚氯乙烯护套层7,铜带屏蔽层6与聚氯乙烯护套层7之间通过胶水粘接,通过聚氯乙烯护套层7和芳纶砂包裹层3的设置,聚氯乙烯的结构稳定,芳纶砂具有抗拉性,增加电线电缆的延展性,防止在外部的压力的对电线电缆造成的压扁损坏的情况,提高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且芳纶砂增加电线电缆的阻燃性。工作原理,本技术的电线电缆进行加工生产时,首先导线体1由第五类导体组成,在导线体1的每个线缆外壁喷涂聚氯乙烯绝缘层2,再在导线体1的外壁包裹有芳纶砂包裹层3,芳纶砂包裹层3的外壁再进行交叉编织上铜丝,形成在铜丝屏蔽层4,铜丝屏蔽层4的外壁套设铜带屏蔽层6,铜带屏蔽层6在铜丝屏蔽层4的外壁缠绕两圈,然后在铜带屏蔽层6与铜丝屏蔽层4之间进行填充,填充有阻燃层5,最后使用胶水将涂抹在铜带屏蔽层6的表面外壁,再将聚氯乙烯护套层7挤压至铜带屏蔽层6,使得聚氯乙烯护套层7与铜带屏蔽层6之间固定连接即可,本电线电缆便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抗拉性和阻燃性,且结构稳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屏蔽电线,包括导线体(1)、芳纶砂包裹层(3)和聚氯乙烯护套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体(1)的外壁套设有芳纶砂包裹层(3),所述芳纶砂包裹层(3)的外壁设置有铜丝屏蔽层(4),所述铜丝屏蔽层(4)的外壁套设有铜带屏蔽层(6),所述铜带屏蔽层(6)和铜丝屏蔽层(4)之间设置有阻燃层(5),且所述铜带屏蔽层(6)的外壁安装有聚氯乙烯护套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屏蔽电线,包括导线体(1)、芳纶砂包裹层(3)和聚氯乙烯护套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体(1)的外壁套设有芳纶砂包裹层(3),所述芳纶砂包裹层(3)的外壁设置有铜丝屏蔽层(4),所述铜丝屏蔽层(4)的外壁套设有铜带屏蔽层(6),所述铜带屏蔽层(6)和铜丝屏蔽层(4)之间设置有阻燃层(5),且所述铜带屏蔽层(6)的外壁安装有聚氯乙烯护套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屏蔽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体(1)由第五类导体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屏蔽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体(1)中的每个线缆表面均喷涂有聚氯乙烯绝缘层(2)。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兴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