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连科专利>正文

一种变速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59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17
一种变速系统装置,所有的不同直径及转速比的传动轮相互联结传递旋转动能,当动力输入轴开始转动后,所有主动及被动轮可被全部驱动;但需在任何一对的其中之一的相互联结的传动轮上,以轴承式离合器设置于传动轮与旋转轴之间,通过轴承式离合器来控制传动轮与旋转轴的联结或脱离,据此来完成不同传动轮的转速比的转换,进而在输出旋转轴上得到不同的转速,具有简单化及经济化的优势;可通过此应用来改善现有非CNC机床或非变频马达机床设备及其他变速系统应用的变速需求,将现况以人工变换变速传动轮的操控方式,如钻铣床或需更换匹配转速比的机床,如车床的车牙工作;将简易型态的人力变换变速方式,改换为更具效益及人性化的拨杆移动变速方式。

A transmission syste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系统装置
本创作技术涉及以传动轮附加装置作为变速系统机构的应用技术。本技术为利用市场上的单向轴承的正向旋转反向制动原理,经改变设计应用为轴承式离合器,组合运用为简易形态及具经济特色的变速系统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习知市场上的应用例,以非CNC或非变频马达的机械制造机床的变速装置为例,如钻床或铣床等,为一较简易的塔轮搭配,现在以一条皮带的应用案例为;如图17,通过单一条皮带,在塔轮上的不同直径的传动轮盘上的匹配,为马达拉近变换传动轮盘来调速,后再推出紧固皮带轮上的皮带,将单一皮带不停地转换不同直径的传动轮盘位置,在电机转速固定的情况下,得到不同的输出轴转速,以此来完成不同加工刀具的需求速度切换,如此的操控虽简易能达到输出轴变换速度的目的,但不具备操控的时间效益,因人员的频繁调整变速操控,产值可能因而丧失50%或更多。市售变速箱,一般为齿轮搭配传动,以拨叉或移动齿轮轴来转换齿轮间的传动配比,以车床为应用例,可据以得到车牙螺杆与车床机头不同的转速及车牙螺杆带动刀台的前进速比,车制出不同规格的螺牙,但其可变换范围不大,尚需搭配外部牙盘以人力转换的方式来操作更大变换区间,这些都是可通过本技术来期待改善的设备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本技术所聚焦的重点,是提供一种变换转速的可操控系统应用装置,以机构式的轴承式离合器来与变速用传动轮盘搭配应用,可被小型化安装又具有高负载能力的可操控变速系统装置。本技术为提供一种轴承式离合器装置的控制,可简易的控制复数个轴承式离合器的启闭,来控制转换所述轴承式离合器其两端所联结的旋转轴与传动轮间的旋转动能传递,或旋转动能脱离为不传递的控制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引用技术主要为″单向轴承″的正向旋转时的干涉联动,及反向旋转时的自由旋转不干涉联动,及内外圈环不等速超越的原理;并进一步的将所述单向轴承的轴承保持架及其内部的滚子做出一相对角度移位,使得以控制所述的干涉联动的时机而成为本技术所述的轴承式离合器。本技术所应用的″单向轴承″制动原理,经改善后成为本技术所引用的″轴承式离合器15″,针对所谓的干涉联动的动作现象,及自由旋转不干涉的动作原理,列举出1A~4A共4种形态及a、b、c、d、e共5种结果来说明;其中a为本技术所应用的独有架构设计结果,其他b、c、d、e为市售单向轴承所具有的普遍性的功能架构,如下说明,请参阅图6;1A:其中滚子15-8,设置于轴承内圈环15-5及轴承外圈环15-12之间,一侧有轴承保持架15-7的侧壁接触,另一侧为弹簧b15-9接触;滚子15-8可滚动于轴承内圈环15-5的外缘侧的钢珠及滚子滚动外缘b15-3,及轴承外圈环15-12的内缘侧之间;结果a:当轴承保持架停留上述1A:位置时,为正反向旋转均不干涉的自由旋转状态;2A:当轴承保持架15-7左旋一相对角度时,即是离合拨杆15-1可旋转移位角度,滚子15-8被弹簧b15-9推进,并与轴承内圈环15-5上方的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开始接触(因具有朝右向的斜面切线凸缘),使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上方的滚子15-8与轴承外圈环15-12形成上下接触干涉状态;结果b:当轴承保持架停留上述2A:位置时,轴承外圈环15-12为向右正向旋转,或轴承内圈环15-5为向左反向旋转时,将滚子15-8旋转带离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均为不干涉的自由旋转状态;结果c:当轴承保持架停留上述2A:位置时,轴承外圈环15-12为向左反向旋转,或轴承内圈环15-5为向右正向旋转时,将滚子15-8旋转进一步带入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均为干涉联动状态。3A:当处于2A:位置形态时,由轴承内圈环15-5为主动正向右旋转时,轴承外圈环15-12因干涉联动为被动正向右旋;结果d:当轴承外圈环15-12正向右旋转转速大于轴承内圈环15-5的正向右旋转转速时为超越形态,脱离干涉联动。4A:当处于2A:位置形态时,由轴承外圈环15-12为主动反向左旋转时,轴承内圈环15-5因干涉联动为被动反向左旋;结果e:当轴承内圈环15-5反向左旋转转速大于轴承外圈环15-12的反向左旋转转速时为超越形态,脱离干涉联动。本技术为一种变速系统装置,引用技术主要为将上述[0010]应用例的轴承内圈环15-5视为旋转轴,再将轴承外圈环15-12视为传动轮,并通过此方式以一有效简易的方式来控制旋转轴与每一传动轮彼此间的干涉联动控制时机点。本技术为一种变速系统装置,引用技术方式为设置旋转轴使具中心内轴孔,并于所述中心内轴孔内设置一控制内轴16,可滑移上下动作于旋转轴的中心内轴孔中,连结控制内轴16与旋转轴,使两者具同步旋转功能,再于控制内轴16设置闭锁用随动轮轨道16-2及脱离用随动轮轨道16-3,使控制内轴16的轴径向移动可驱动[0010]所述的轴承式离合器15内的轴承保持架15-7来做出旋转一相对角度的启闭干涉关联的控制。本技术为一种变速系统装置,其中控制内轴16的联结孔B16-1利用与轴向变速联结盘8的联结来与旋转轴做出轴向滑移连结并与旋转轴同步旋转;经变速手柄4依循位置限制槽板5-1做出定位性质的寸动,带领控制内轴16同步做出定位性质的寸动移行,并通过控制内轴16上所设置的闭锁用随动轮轨道16-2,及脱离用随动轮轨道16-3的位置角度差异,取得复数个轴承式离合器的机构式的稳定合并的同步控制,成为变速系统的变速机制使用装置。本技术为一种变速系统装置,可搭配创造多样式的传动轮组合,适用于皮带轮,时规皮带轮,齿轮,摩擦轮,传动轴连杆等控制。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可提供另一种变速方式给各类型设备作为变速方案选择用,免除上述应用例如钻床、铣床等的手工变换的无效益操作,并解放人工频繁更换变速的双手及精神上的关注力度,转而更多关注机床操控时的生产品质质量及效能产量与人员的操作安全度;让非CNC数控机床,或非使用高价的变频马达的机床,及需变速的变速箱设备的机械机构设施,也能具有可精简时间并更具效益的操控方式,来快速变换机床的加工生产的主加工轴变换速度或各式变速箱简易操控的一种变速系统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具体描述各图式并作出详实地说明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可以清楚地理解。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变速系统装置应用,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及变速控制柄装置操作示意图示。A: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正视图。B: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变速系统装置应用,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装置上侧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变速系统装置应用,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装置正视及俯侧视立体图。A: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俯视立体图。B: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仰视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变速系统装置应用,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装置爆炸图示。A: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爆炸正视构件图。B: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爆炸立体构件图。图5为本技术的变速系统装置应用,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装置剖视图及组件安装图示。A: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正视剖面图。B:为皮带传动轮3速变速的轴承式离合器15的安装组合配置图。图6为本技术的变速系统装置的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系统装置,主要包含旋转轴,传动轮(3),及轴承式离合器(15);所述旋转轴其中包含旋转输入轴(1)及旋转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输入轴(1)及所述旋转输出轴(2)的上方各设置有复数个传动轮(3);再于所述旋转轴与设置于其上方的传动轮(3)之间,依需求设置轴承式离合器(15),来进行控制所述旋转轴,使所述旋转输入轴(1)或所述旋转输出轴(2)其上方所安装的传动轮(3)为脱离所述的旋转轴成为自由转动型态,或与所述的旋转轴啮合闭锁联结成为一体联动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系统装置,主要包含旋转轴,传动轮(3),及轴承式离合器(15);所述旋转轴其中包含旋转输入轴(1)及旋转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输入轴(1)及所述旋转输出轴(2)的上方各设置有复数个传动轮(3);再于所述旋转轴与设置于其上方的传动轮(3)之间,依需求设置轴承式离合器(15),来进行控制所述旋转轴,使所述旋转输入轴(1)或所述旋转输出轴(2)其上方所安装的传动轮(3)为脱离所述的旋转轴成为自由转动型态,或与所述的旋转轴啮合闭锁联结成为一体联动型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装置,其中所述的轴承式离合器(15),其特征在于:具有轴承内圈环(15-5)及轴承外圈环(15-12),及可被控制旋转移位一相对角度的轴承保持架(15-7),来控制变速系统的传动轮是否输入或输出旋转动能,进而控制变换旋转输出轴(2)的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系统装置,其中所述的轴承式离合器(15),其特征在于:将其中的轴承内圈环(15-5),与旋转输入轴(1)或旋转输出轴(2)合并,转换设变成为轴承内圈环一体式旋转轴(17),所述轴承内圈环一体式旋转轴(17)可为一体式轴承内圈环全排列件(17-8)或是一体式轴承内圈环部份排列件(17-9)形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系统装置,其中所述的轴承式离合器(15),其特征在于:将其中所述的轴承外圈环(15-12),与传动轮(3)合并,转换设变成为轴承外圈环一体式传动轮(18)。5.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系统装置,其中所述的轴承式离合器(15),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轴承保持架(15-7)的控制,为给予旋转移位一相对角度后,将所述轴承保持架(15-7)内的滚子(15-8),与所述轴承内圈环(15-5)上方的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接触干涉后啮合闭锁成为一体联动状态;及旋转移位一相对角度退回所述轴承保持架(15-7),并使内部滚子(15-8)被带开脱离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接触区,转换为脱离自由转动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系统装置,其中所述的轴承式离合器(15),其特征在于:其中轴承内圈环(15-5)具有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的斜面切线凸缘,为从钢珠及滚子滚动外缘b(15-3)的外圆切线生成复数个斜面切线凸缘而成为干涉啮合闭锁凸缘b(15-6),使所述轴承式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科李妙真
申请(专利权)人:张连科李妙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