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31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矿泉水净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机构、吸附机构、过滤机构、第二储水机构,所述第一储水机构包括第一储水箱、进水管、抽水管、隔网、水泵;所述吸附机构包括顶罩、底座、活性炭滤芯、第一水质检测器;所述顶罩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性炭滤芯为筒形结构且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上盖、桶体、微滤膜;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上盖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体;所述微滤膜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储水机构包括第二储水箱、出水管、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拆卸清理方便的特点。

An activated carbon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drinking mineral wat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矿泉水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者是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矿泉水的原水需要通过净化后才能饮用,一般使用活性炭净水装置对矿泉水的原水进行净化。现有的活性炭净水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净水装置净化工序简单,只使用活性炭对矿泉进行单次吸附净化,净化效果不佳,饮用不安全;另外,现有的净水装置拆卸方便,从而不便于对净水装置内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旨在解决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机构、吸附机构、过滤机构、第二储水机构;所述第一储水机构包括:第一储水箱、进水管、抽水管、隔网、水泵;所述进水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外壁上且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储水箱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外部且连接所述水泵;所述抽水管的一端套设有所述隔网;所述吸附机构包括:顶罩、底座、活性炭滤芯、第一水质检测器;所述顶罩的顶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顶罩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性炭滤芯为筒形结构且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所述活性炭滤芯的上端紧贴所述顶罩的下表面,所述水泵通过所述顶罩连通所述活性炭滤芯的内侧空间;所述底座上固定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上盖、桶体、微滤膜;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桶体的内部的出水口;所述桶体上端开设有一个开口;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上盖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体;所述微滤膜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储水机构包括:第二储水箱、出水管、阀门;所述第二储水箱连通所述桶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固定在所述第二储水箱侧壁的下沿且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箱;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顶罩的顶壁上固定有与所述活性炭滤芯相匹配的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槽;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固定有与所述活性炭滤芯相匹配的环形结构的第二卡槽;所述活性炭滤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顶罩下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上端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罩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底座内侧壁的内螺纹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紧贴所述顶罩的下沿。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凹槽形的固定座;所述微滤膜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下端卡接所述固定座。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桶体和所述第二储水箱之间共同连接一个止回阀。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水箱内设置有一个第二水质检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储水机构,第一储水机构内设置有第一储水箱和水泵,从而能够利用第一储水机构储存待净化的矿泉水。通过设置吸附机构,吸附机构内设置有顶罩、底座和活性炭滤芯,顶罩的下端具有一个开口,底座盖设在顶罩的下端,活性炭滤芯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且为圆筒形结构,水泵连通所述活性炭滤芯的内侧空间,从而水泵能够将待处理的矿泉水抽送到活性炭滤芯的内侧,然后水流通过活性炭滤芯过滤后流到活性炭滤芯的外侧,且底座和顶罩拆卸方便,便于使用者对活性炭滤芯进行清洗和更换。通过设置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内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和桶体,以及用于过滤的微滤膜,从而能够对矿泉水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减少水中在杂质,净化效果更好,饮用更安全。通过设置第二储水机构,第二储水机构内设置有连通桶体的第二储水箱,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储水箱储存净化后的矿泉水,便于及时取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顶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活性炭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储水机构、11-第一储水箱、12-进水管、13-抽水管、14-隔网、15-水泵、2-吸附机构、21-顶罩、22-底座、23-活性炭滤芯、24-第一卡槽、25-第二卡槽、26-第一水质检测器、27-密封座、3-过滤机构、31-上盖、32-桶体、33-微滤膜、34-止回阀、35-固定座、4-第二储水机构、41-第二储水箱、42-出水管、43-阀门、44-第二水质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机构1、吸附机构2、过滤机构3、第二储水机构4。第一储水机构1包括:第一储水箱11、进水管12、抽水管13、隔网14、水泵15,进水管12固定在第一储水箱11的外壁上且连通第一储水箱11,抽水管13的一端伸入第一储水箱11内,另一端位于第一储水箱11的外部且连接水泵15,抽水管13的一端套设有隔网14。吸附机构2包括:顶罩21、底座22、活性炭滤芯23、第一水质检测器26,顶罩21的顶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水泵15的进水口,顶罩21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22上,活性炭滤芯23为筒形结构且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22的底壁上,活性炭滤芯23的上端紧贴顶罩21的下表面,水泵15通过顶罩21连通活性炭滤芯23的内侧空间,底座22上固定第一水质检测器26。过滤机构3包括:上盖31、桶体32、微滤膜33,底座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桶体32的内部的出水口,桶体32上端开设有一个开口,上盖31盖设在开口上,且上盖31可拆卸的连接桶体32,微滤膜33可拆卸的安装在桶体32的底壁上。第二储水机构4包括:第二储水箱41、出水管42、阀门43,第二储水箱41连通桶体32的内部,出水管42固定在第二储水箱41侧壁的下沿且连通第二储水箱41,阀门43设置在出水管4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储水机构1用于储存待净化的矿泉水,进水管12与第一储水箱11一体成型,进水管12用于输入待处理的矿泉水到第一储水箱11内,抽水管13的一端伸入第一储水箱11内且靠近第一储水箱11的底壁,隔网14套设在抽水管13的一端,且用于隔离第一储水箱11内矿泉水的大颗粒物杂质,从而进行第一次粗过滤,水泵15用于利用抽水管13将第一储水箱11内的矿泉水抽出并输入到吸附机构2。吸附机构2用于对矿泉水进行净化,顶罩21的底部具有一个开口,底座22安装在顶罩21的底部且密封顶罩21底部的开口,活性炭滤芯23用于对矿泉水进行吸附净化,活性炭滤芯23的上下端分别紧贴顶罩21和底座22,使得活性炭滤芯23内侧的水只能穿过活性炭滤芯23后流出,水泵15通过一个水管连接顶罩21,且该水管与顶罩21的连接处位于活性炭滤芯23内侧空间的正上方,从而水在流入顶罩21内时,直接落入活性炭滤芯23的内侧,过滤后的矿泉水从活性炭滤芯23的外侧壁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水机构(1)、吸附机构(2)、过滤机构(3)、第二储水机构(4);所述第一储水机构(1)包括:第一储水箱(11)、进水管(12)、抽水管(13)、隔网(14)、水泵(15);所述进水管(12)固定在所述第一储水箱(11)的外壁上且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11);所述抽水管(13)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储水箱(11)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箱(11)的外部且连接所述水泵(15);所述抽水管(13)的一端套设有所述隔网(14);所述吸附机构(2)包括:顶罩(21)、底座(22)、活性炭滤芯(23)、第一水质检测器(26);所述顶罩(21)的顶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水泵(15)的进水口;所述顶罩(2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22)上;所述活性炭滤芯(23)为筒形结构且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22)的底壁上;所述活性炭滤芯(23)的上端紧贴所述顶罩(21)的下表面,所述水泵(15)通过所述顶罩(21)连通所述活性炭滤芯(23)的内侧空间;所述底座(22)上固定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26);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上盖(31)、桶体(32)、微滤膜(33);所述底座(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桶体(32)的内部的出水口;所述桶体(32)上端开设有一个开口;所述上盖(31)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上盖(3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体(32);所述微滤膜(3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桶体(32)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储水机构(4)包括:第二储水箱(41)、出水管(42)、阀门(43);所述第二储水箱(41)连通所述桶体(32)的内部;所述出水管(42)固定在所述第二储水箱(41)侧壁的下沿且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箱(41);所述阀门(43)设置在所述出水管(4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矿泉水生产用活性炭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水机构(1)、吸附机构(2)、过滤机构(3)、第二储水机构(4);所述第一储水机构(1)包括:第一储水箱(11)、进水管(12)、抽水管(13)、隔网(14)、水泵(15);所述进水管(12)固定在所述第一储水箱(11)的外壁上且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11);所述抽水管(13)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储水箱(11)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箱(11)的外部且连接所述水泵(15);所述抽水管(13)的一端套设有所述隔网(14);所述吸附机构(2)包括:顶罩(21)、底座(22)、活性炭滤芯(23)、第一水质检测器(26);所述顶罩(21)的顶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水泵(15)的进水口;所述顶罩(2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22)上;所述活性炭滤芯(23)为筒形结构且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22)的底壁上;所述活性炭滤芯(23)的上端紧贴所述顶罩(21)的下表面,所述水泵(15)通过所述顶罩(21)连通所述活性炭滤芯(23)的内侧空间;所述底座(22)上固定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26);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上盖(31)、桶体(32)、微滤膜(33);所述底座(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桶体(32)的内部的出水口;所述桶体(32)上端开设有一个开口;所述上盖(31)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上盖(3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体(32);所述微滤膜(3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桶体(32)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储水机构(4)包括:第二储水箱(41)、出水管(42)、阀门(43);所述第二储水箱(4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川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县石城山清泉水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