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75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属于饮水机领域,它包括聪明座本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空心柱芯,聪明座本体上部呈漏斗状,下部呈圆桶状,第一密封圈与聪明座本体顶部四周内侧连接,第二密封圈与聪明座本体上部四周内侧连接;空心柱芯位于聪明座本体下部内腔中,其顶端呈楔形,其上部设有连通其内腔与聪明座本体内腔的进水口,其底端与聪明座本体底部连接,且其底端端面设有连通进水口与外界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顶开桶装水内盖更简便省力,有效解决现有聪明座顶部与水桶容易发生磨损而影响使用、聪明座内腔容易落入灰尘或磨损产生的碎屑而污染水源。

Dust proof water inlet device of water disp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水机领域,涉及一种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饮水机是一种将桶装纯净水(或矿泉水)升温或降温并方便人们饮用的装置,机器上方放桶装水,与桶装水配套使用。从功能来看,饮水机主要分为温热、冰热、冰温热三种类型,会提供不同温度的水给人饮用,机器本身具有降温及冷却,抑或是加热及保温的功能。饮水机一般由聪明座、储水罐、排气室和排气管、冷/热水胆、冷(温)/热水阀和冷(温)/热出水口、排水管和排水阀组成。聪明座位于盛桶装水的桶和放置桶的机体之间,构造比较简单,多数近似圆柱体,是一种控水进水装置,使水槽内水位始终保持一设定高度来使饮水机自动进水;除了控水进水,聪明座还能起到顶开水桶塞子的作用。现有聪明座再放置水桶以后,与水桶之间存在间隙,容易有灰尘等杂质落入聪明座的内腔,污染水源;并且聪明座的顶部与水桶之间容易发生磨损,影响聪明座使用,磨损产生的碎屑还容易进入聪明座内腔污染水源。另外,聪明座的柱芯顶端一般为尖锐端,便于顶开桶装水内盖,但是由于桶装水内盖的受力点在中心处,不是很容易被顶开,并且还容易将桶装水内盖整体顶入水桶内,污染水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有效解决现有聪明座顶部与水桶容易发生磨损而影响使用、聪明座内腔容易落入灰尘或磨损产生的碎屑而污染水源、聪明座内柱芯不容易顶开桶装水内盖且容易将桶装水内盖顶入桶内而污染水源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它包括聪明座本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空心柱芯,所述聪明座本体的上部呈漏斗状,下部呈圆桶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聪明座本体的顶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聪明座本体的上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芯位于所述聪明座本体的下部内腔中,所述空心柱芯的顶端呈楔形,且所述空心柱芯的上部设有连通其内腔与所述聪明座本体内腔的进水口,所述空心柱芯的底端与所述聪明座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柱芯的底端端面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与外界的出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产品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桶装水倒置于聪明座本体上,空心柱芯即可沿着桶装水内盖的一侧边缘顶开桶装水内盖,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省力,且桶装水内盖的另一侧仍会与水桶连接;水桶的顶部与聪明座本体上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紧密贴合,使得聪明座本体与水桶之间不存在缝隙,既能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聪明座本体内腔,又能避免水桶发生摇晃而与聪明座本体顶部产生磨损;有效解决现有聪明座顶部容易与水桶发生磨损而影响使用、聪明座内腔容易落入灰尘或磨损产生的碎屑而污染水源、聪明座内柱芯不容易顶开桶装水内盖且容易将桶装水内盖顶入桶内而污染水源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卫生;桶内水可依次通过空心柱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流入饮水机的储水罐,当储水罐内的水淹没出水口时会形成液封,桶内水不再流出,当储水罐内的流完后,桶内水继续通过空心柱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流入储水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聪明座本体的四周侧壁卡接。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连接更加简单方便,并且使用效果更佳。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聪明座本体的顶部四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聪明座本体的上部四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效果更佳,连接更加牢固,防尘效果更佳。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聪明座本体的顶部四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密封圈四周外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凸缘卡接;所述聪明座本体的上部四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对应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密封圈四周外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凸缘卡接。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凸缘也能起到防尘效果,防尘效果更佳。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聪明座本体的四周侧壁粘接。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连接更加简单方便,聪明座本体上部不发生溢水即不会污染水源。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聪明座本体的上部与下部的交接处。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放置桶装水更加平稳,防尘效果更佳。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橡胶圈或硅胶圈。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防尘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聪明座本体的顶部与水桶之间发生磨损;橡胶圈成本更低,硅胶圈使用更加安全卫生,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聪明座本体的下部直径为其顶部直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加方便放置桶装水,有利于桶装水内的水流入聪明座本体。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心柱芯上的进水口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空心柱芯的相对两侧。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加有利于桶装水内的水流入储水罐,加水更加迅速、平稳。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口的形状呈圆孔状或条形孔状。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不同的进水口形状和大小,圆孔状的进水口加水更加平稳、噪音小,条形孔状的进水口加水更加迅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聪明座本体,2、空心柱芯,3、第二密封圈,4、第一密封圈,5、进水口,6、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它包括聪明座本体1、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3和聪明座本体1,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呈漏斗状,下部呈圆桶状,所述第一密封圈4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顶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3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芯2位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下部内腔中,所述空心柱芯2的顶端呈楔形,且所述空心柱芯2的上部设有连通其内腔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内腔的进水口5,所述空心柱芯2的底端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柱芯2的底端端面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5与外界的出水口6。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密封圈4、所述第二密封圈3最好分别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四周侧壁卡接。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顶部四周内侧可以设置与所述第一密封圈4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4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四周内侧可以设置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聪明座本体(1)、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3)和空心柱芯(2),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呈漏斗状,下部呈圆桶状,所述第一密封圈(4)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顶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3)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芯(2)位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下部内腔中,所述空心柱芯(2)的顶端呈楔形,且所述空心柱芯(2)的上部设有连通其内腔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内腔的进水口(5),所述空心柱芯(2)的底端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柱芯(2)的底端端面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5)与外界的出水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聪明座本体(1)、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3)和空心柱芯(2),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呈漏斗状,下部呈圆桶状,所述第一密封圈(4)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顶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3)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四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芯(2)位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下部内腔中,所述空心柱芯(2)的顶端呈楔形,且所述空心柱芯(2)的上部设有连通其内腔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内腔的进水口(5),所述空心柱芯(2)的底端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柱芯(2)的底端端面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5)与外界的出水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4)、所述第二密封圈(3)分别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四周侧壁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顶部四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圈(4)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4)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聪明座本体(1)的上部四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密封圈(3)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防尘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聪明座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川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县石城山清泉水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