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981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沉淀池、过滤池、过滤网和养护室,所述养护室的内部一侧上端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的下方底面设置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内部两端设置有电动液压升降杆,所述电动液压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池对湿度调节汇集的废水进行收集,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的废水通过第二抽水泵输送进沉淀池中,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好的废水利用第一抽水泵输送进清水池中,提高废水的再利用,节约水资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混凝土制件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电动液压升降杆进行升降,使支撑板上端的混凝土制件底部进行湿度养护,提高混凝土制件的养护质量。

A humidity adjusting device for concrete curing at room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养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周围环境不存在该条件时,则需人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方法有:一、自然养护:分洒水养护与喷洒塑料薄膜养护。前者用草帘等将混凝土覆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取决于水泥品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不少于7昼夜。后者适用于不易洒水养护的高耸构筑物和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等。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在使用时存在湿度调节的水资源没有进行收集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混凝土制件的底部得不到养护,影响混凝土制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具有湿度调节的废水资源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养护更彻底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沉淀池、过滤池、过滤网和养护室,所述养护室的内部一侧上端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的下方底面设置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内部两端设置有电动液压升降杆,所述电动液压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过滤池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池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过滤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养护室的外部远离高压喷头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与沉淀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清水池的一侧设置有冷暖型制冷机,所述清水池的侧边设置有与高压喷头连接的高压水泵。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水泵与第二抽水泵使用型号均相同仅安装位置不同。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和电动液压升降杆的内壁均涂有防水层,且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过滤池内部的两端的电动液压升降杆均独立进行控制,所述电动液压升降杆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转动座进行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用于养护湿度调节的通孔。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过滤池之间通过卡扣卡合连接,所述沉淀池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过滤池对湿度调节汇集的废水进行收集,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的废水通过第二抽水泵输送进沉淀池中,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好的废水利用第一抽水泵输送进清水池中,提高废水的再利用,节约水资源;2、本技术将混凝土制件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电动液压升降杆进行升降,使支撑板上端的混凝土制件底部进行湿度养护,提高混凝土制件的养护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压水泵;2、冷暖型制冷机;3、清水池;4、第一抽水泵;5、沉淀池;6、第二抽水泵;7、电动液压升降杆;8、过滤池;9、过滤网;10、支撑板;11、养护室;12、高压喷头;13、转动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沉淀池5、过滤池8、过滤网9和养护室11,养护室11的内部一侧上端设置有高压喷头12,高压喷头12的下方底面设置有过滤池8,过滤池8的内部两端设置有电动液压升降杆7,电动液压升降杆7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座13,转动座13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10,为了方便对支撑板10进行调节,过滤池8内部的两端的电动液压升降杆7均独立进行控制,电动液压升降杆7与支撑板10之间通过转动座13进行转动连接,为了提高对混凝土制件的养护性,支撑板10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用于养护湿度调节的通孔,过滤池8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过滤网9,过滤池8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5,为了提高防水和保温性,沉淀池5和电动液压升降杆7的内壁均涂有防水层,且过滤池8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的合理性,过滤网9与过滤池8之间通过卡扣卡合连接,沉淀池5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沉淀池5与过滤池8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二抽水泵6,养护室11的外部远离高压喷头12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池3,清水池3与沉淀池5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一抽水泵4,为了方便后期维护和更换,第一抽水泵4与第二抽水泵6使用型号均相同仅安装位置不同,清水池3的一侧设置有冷暖型制冷机2,清水池3的侧边设置有与高压喷头12连接的高压水泵1。本技术中冷暖型制冷机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内部通过压缩制冷和电加热制热两种方式实现设备的制冷和制热两种利用,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KRS-03N。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将湿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合适位置,通过预先放入清水池3加入湿度调节清水,通过冷暖型制冷机2将清水池3中水加热或者冷却至所需温度,然后通过高压水泵1进行抽送,从高压喷头12的下端进行喷出,将混凝土制件放置在支撑板10上,通过电动液压升降杆7进行升降,使支撑板10上端的混凝土制件底部进行湿度养护,提高混凝土制件的养护质量,通过湿度调节汇集的废水进入到过滤池8中,通过过滤网9进行过滤,过滤的废水通过第二抽水泵6输送进沉淀池5中,通过沉淀池5进行沉淀,沉淀好的废水利用第一抽水泵4输送进清水池3中,提高废水的再利用,节约水资源,结构简单,使用便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沉淀池(5)、过滤池(8)、过滤网(9)和养护室(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室(11)的内部一侧上端设置有高压喷头(12),所述高压喷头(12)的下方底面设置有过滤池(8),所述过滤池(8)的内部两端设置有电动液压升降杆(7),所述电动液压升降杆(7)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10),所述过滤池(8)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过滤池(8)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5),所述沉淀池(5)与过滤池(8)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二抽水泵(6),所述养护室(11)的外部远离高压喷头(12)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池(3),所述清水池(3)与沉淀池(5)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一抽水泵(4),所述清水池(3)的一侧设置有冷暖型制冷机(2),所述清水池(3)的侧边设置有与高压喷头(12)连接的高压水泵(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沉淀池(5)、过滤池(8)、过滤网(9)和养护室(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室(11)的内部一侧上端设置有高压喷头(12),所述高压喷头(12)的下方底面设置有过滤池(8),所述过滤池(8)的内部两端设置有电动液压升降杆(7),所述电动液压升降杆(7)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10),所述过滤池(8)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过滤池(8)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5),所述沉淀池(5)与过滤池(8)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二抽水泵(6),所述养护室(11)的外部远离高压喷头(12)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池(3),所述清水池(3)与沉淀池(5)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一抽水泵(4),所述清水池(3)的一侧设置有冷暖型制冷机(2),所述清水池(3)的侧边设置有与高压喷头(12)连接的高压水泵(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捷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宏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