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79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折弯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上方的折弯上模,所述折弯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其还包括压扁上模和压扁下模;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所述上型腔与所述下型腔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插筋,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插筋;所述压扁下模的底部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与所述折弯下模的顶部卡合连接、并可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通过在所述折弯机上配合安装和拆卸所述压扁上模、所述压扁下模,使所述折弯机同时具有压扁管材的操作功能,节省了成本。

A tube flatten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压扁机构
本技术涉及压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压扁机构。
技术介绍
折弯机由于结构较为简单,价格优惠,为较多生产车间所购买使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折弯机包括底座1、折弯下模2和折弯上模3,折弯上模3位于折弯下模2的上方并可上下移动;现有某些机构使用铝管时需要对铝管进行压扁加工,如冰箱用板管蒸发器制作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铝管进行压扁加工,多数企业为提升生产效率,需要购买专门的压扁模具和压扁装置,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而现有技术中还未出现将折弯机与压扁模具进行结合,通过在折弯机上安装压扁模具,折弯上模3下压时带动压扁模具将铝管进行压扁操作,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管材压扁机构,旨在于在现有折弯机上安装压扁模具,进行管材压扁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折弯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上方的折弯上模,所述折弯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其还包括压扁上模和压扁下模;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所述上型腔与所述下型腔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插筋,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插筋;所述压扁下模的底部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与所述折弯下模的顶部卡合连接、并可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滑架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上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所述折弯下模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上型腔包括位于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压扁段、上过渡段和上夹持段;所述上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扁段、所述上夹持段连接;竖直方向上,所述上压扁段低于所述上夹持段。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还设置有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与所述上压扁段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压扁段背离所述上过渡段一侧;竖直方向上,所述上限位块的下表面低于所述上压扁段。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上过渡段自下至上朝向所述上夹持段倾斜。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上过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与所述上压扁段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段与所述上夹持段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向下凹陷,所述第二圆弧段向上凹陷。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下型腔包括位于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压扁段、下过渡段和下夹持段;所述下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压扁段、所述下夹持段连接;竖直方向上,所述下夹持段低于所述下压扁段。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下夹持段的上表面沿所述压扁下模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具有间隙。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在所述折弯机上配合安装和拆卸所述压扁上模、所述压扁下模,使所述折弯机同时具有压扁管材的操作功能,用户无需单独花成本购买专门的压扁器械,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管材压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压扁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压扁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管材压扁操作完成时,管材的第一状态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管材压扁操作完成时,管材的第二状态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折弯下模2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2上方的折弯上模3,如图4所示,所述折弯上模3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4,所述折弯上模3用于与所述折弯下模2配合,并可上下移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管材压扁机构还包括压扁上模5和压扁下模6;所述压扁上模5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7,所述压扁下模6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8,所述上型腔7与所述下型腔8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5用于与所述折弯上模3配合安装,所述压扁下模6用于与所述折弯下模2配合安装,将管材放置到所述压扁下模6上,启动所述折弯机后,所述折弯上模3带动所述压扁上模5下移,直至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压扁下模6配合,上下夹持管材,将管材压扁,并使管材上被压扁的部位的上表面形状与所述上型腔7相对应、管材上被压扁部位100的下表面形状与所述下型腔8相对应。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利用所述折弯机直接进行管材压扁操作,本技术中在所述压扁上模5的顶部设置插筋9,将所述插筋9向上插入所述容纳槽4里,然后使用螺钉将所述容纳槽4的侧壁与所述插筋9锁附连接,完成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折弯上模3的装配;本技术中在所述压扁下模6的底部设置滑架10,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对应后,将所述滑架10从上向下压,直至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卡合连接,再使用螺钉穿过所述滑架10后与所述折弯下模2锁附连接,实现所述折弯下模2与所述压扁下模6的装配。进一步的,所述滑架10可沿所述折弯下模2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因此可根据管材的实际长度,通过滑动所述滑架10,改变所述压扁下模6在所述折弯下模2上的安装位置。由于所述插筋9与所述容纳槽4插接配合,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卡合连接,使得所述插筋9相对于所述容纳槽4可拆卸、所述滑架10相对于所述折弯下模2可拆卸;从而使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折弯上模3的装配可拆卸、所述压扁下模6与所述折弯下模2的装配可拆卸。当需要进行管材压扁加工时,将所述压扁上模5和所述压扁下模6分别与所述折弯机进行装配,将管材上需要压扁的部位放置到所述压扁下模6上,并与所述下型腔8相对应,启动所述折弯机,所述折弯上模3带动所述压扁上模5下压,从而在所述压扁下模6的配合下,将管材上下挤压,得到被压扁的管材,且如图7和图8所示,管材上压扁部位100的形状与所述上型腔7、所述下型腔8相对应。当不需要进行管材压扁加工操作时,将所述插筋9从所述容纳槽4内卸下,将所述滑架10从所述折弯下模2上卸下,所述折弯机恢复正常折弯操作功能。本技术中通过在所述折弯机上配合安装和拆卸所述压扁上模5、所述压扁下模6,使所述折弯机同时具有压扁管材的操作功能,用户无需单独花成本购买专门的压扁器械,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滑架10包括底板10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1两侧的夹持板102,所述夹持板102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01连接、下端向下延伸设置;两个夹持板102分别位于所述折弯下模2宽度方向的两侧,即所述折弯下模2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102之间,实现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的卡合连接。所述底板101用于承托所述压扁下模6,并沿所述折弯下模2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压扁下模6沿所述折弯下模2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实现所述压扁下模6在所述折弯下模2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折弯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上方的折弯上模,所述折弯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压扁上模和压扁下模;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所述上型腔与所述下型腔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插筋,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插筋;所述压扁下模的底部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与所述折弯下模的顶部卡合连接、并可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折弯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上方的折弯上模,所述折弯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压扁上模和压扁下模;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所述上型腔与所述下型腔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插筋,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插筋;所述压扁下模的底部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与所述折弯下模的顶部卡合连接、并可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上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所述折弯下模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包括位于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压扁段、上过渡段和上夹持段;所述上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扁段、所述上夹持段连接;竖直方向上,所述上压扁段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山王志明李坚文红光卢念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