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68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雾干燥技术和油脂干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喷雾干燥塔,喷雾干燥塔上设有物料进管、氮气进管和排料管,喷雾干燥塔内设有雾化器,氮气进管上设有加热器;喷雾干燥塔内置有一级除尘器和流化床;喷雾干燥塔上连接有排氮气管,排氮气管上设有二级除尘器、冷热风交换器和冷却除湿器;氮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风机;排料管与料粉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料粉分离机构与喷雾干燥塔构成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以氮气为干燥介质,并采用进风冷却后出风,出风加热后进风的方式,能够有效回收热能,降低能耗。同时本装置采用氮气干燥两次包埋工艺,有效保护热敏性物料不被氧化。

Spray drying device for grease microcaps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雾干燥技术和油脂干燥
,尤其涉及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的喷雾干燥技术是在高温下通过热空气将雾化后的物料进行喷雾干燥,一些热敏性物料在高温下与热空气充分接触,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失去活性,从而降低了有效成份,甚至氧化后还产生有害的物质。如果干燥介质用惰性气体替代空气,则可以对热敏性物料进行有效保护。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喷雾干燥的干燥介质的热量,通常无法做到充分利用,即使有热量循环利用装置,但是普遍效率也不高。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本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以氮气为干燥介质,并采用进风冷却后出风,出风加热后进风的方式,能够有效回收热能,降低能耗。同时本装置采用氮气干燥两次包埋工艺,有效保护热敏性物料不被氧化。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喷雾干燥塔,所述喷雾干燥塔上设有物料进管、氮气进管和排料管,喷雾干燥塔内设有与物料进管连接的雾化器,所述氮气进管上设有加热器。喷雾干燥塔内置有一级除尘器和流化床;喷雾干燥塔上连接有与氮气进管构成循环回路的排氮气管,排氮气管上设有二级除尘器、冷热风交换器、冷却器和除湿器;氮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风机;氮气的循环路线为:氮气进管、过滤器、加热器、喷雾干燥塔、流化床、一级除尘器、排氮气管、二级除尘器、冷热风交换器、冷却器、除湿器、冷热风交换器;所述排料管与料粉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料粉分离机构与喷雾干燥塔构成循环回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油脂微胶囊物料从物料进管进入并从雾化器以喷雾形式喷出,同时热氮气(100-200℃)由氮气进管进入喷雾干燥塔内,物料经过雾化器变成小液滴在热氮气下干燥除去部分水,变成半湿半干状圆形小颗粒,与喷雾干燥塔内的内置流化床的细粉末结合,细粉涂在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热氮气将物料中的水分带走,通过内部的一级除尘器(除尘率在99%),从排氮气管排除(氮气温度30-80℃),经过外置的二级除尘器后变成饱和氮气。饱和热氮气先经过冷热风交换器的冷却,然后进入冷却器、除湿器中冷却除湿,冷却除湿后再次进入冷热风交换器进行预热,预热后的氮气与氮气进管中的氮气汇合,通过过滤器过滤以及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喷雾干燥塔,进行再次循环。而被干燥后的物料则从排料口排出。在本技术中,排氮气中的氮气经从冷热风交换器上两进两出(第一次冷却,第二次预热),中间配合冷却器和除湿器的除湿(必须在冷却下才能除湿),充分利用了热能资源,降低了能耗。并且,本装置用细粉对物料进行二次包埋(其中一次包埋是油脂被壁材通过剪切、高压均质等工艺变成微小油滴被包埋,形成微胶囊),有效保护热敏性物料不被氧化。作为优选,所述氮气进管、排氮气管分别与喷雾干燥塔的底部和顶部连接,所述排料管设于流化床所在区段;所述雾化器方向朝下,流化床设于雾化器下方;所述一级除尘器设于雾化器上方。作为另一种选择,物料进管设于喷雾干燥塔的底部,所述氮气进管、排氮气管分别与喷雾干燥塔的底部和顶部连接,所述排料管设于流化床下方;所述雾化器方向朝上,流化床设于雾化器上方;所述一级除尘器设于流化床上方。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按过滤方向依次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所述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设于加热器前端,所述高效过滤器设于加热器后端。经过上述设置的多级过滤,能够确保氮气中不含杂质和气味成分。作为优选,所述风机设于过滤器前端。作为优选,所述料粉分离机构按料粉分离过程依次包括上料机、振动筛和气旋筛;所述气旋筛上设有物料出口和细粉出口,所述细粉出口与喷雾干燥塔连接。物料从喷雾干燥塔排出后,细粉附着于物料表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在本装置中,依次经过振动筛和气旋筛的分离,能够有效将细粉与物料分离,并将细粉重新通向喷雾干燥塔进行充分利用。作为优选,所述一级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作为优选,所述二级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或水幕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作为优选,所述除湿器为转轮除湿器。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以氮气为干燥介质,并采用进风冷却后出风,出风加热后进风的方式,能够有效回收热能,降低能耗。同时本装置采用氮气干燥两次包埋工艺,有效保护热敏性物料不被氧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喷雾干燥塔1、物料进管2、氮气进管3、排料管4、雾化器5、加热器6、一级除尘器7、流化床8、排氮气管9、二级除尘器10、冷热风交换器11、冷却除湿器12、初效过滤器13、中效过滤器14、活性炭过滤器15、高效过滤器16、上料机17、振动筛18、气旋筛19、物料出口20、细粉出口21、风机22、除湿器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喷雾干燥塔1,所述喷雾干燥塔上设有物料进管2、氮气进管3、排料管4和排氮气管9。喷雾干燥塔内设有与物料进管连接的雾化器5,所述氮气进管上设有加热器6,喷雾干燥塔内置有一级除尘器7和流化床8。所述氮气进管、排氮气管分别与喷雾干燥塔的底部和顶部连接,所述排料管设于流化床所在区段;所述雾化器方向朝下,流化床设于雾化器下方;所述一级除尘器设于雾化器上方。所述排氮气管与氮气进管构成循环回路,排氮气管上设有二级除尘器10、冷热风交换器11和冷却器12、除湿器23(转轮除湿器);冷热风交换器与氮气热管之间还设有转轮除湿器23。氮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风机22。所述过滤器按过滤方向依次包括初效过滤器13、中效过滤器14、活性炭过滤器15和高效过滤器16。氮气的循环路线为:氮气进管、风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加热器、高效过滤器、喷雾干燥塔、流化床、一级除尘器、排氮气管、二级除尘器、冷热风交换器、冷却器、除湿器、冷热风交换器。所述排料管与料粉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料粉分离机构与喷雾干燥塔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料粉分离机构按料粉分离过程依次包括上料机17、振动筛18和气旋筛19;所述气旋筛上设有物料出口20和细粉出口21,所述细粉出口与喷雾干燥塔连接。其中,一级除尘器可选用布袋除尘器。所述二级除尘器可选用布袋除尘器或水幕除尘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油脂微胶囊物料从物料进管进入并从雾化器以喷雾形式喷出,同时热氮气(100-200℃)由氮气进管进入喷雾干燥塔内,物料经过雾化器变成小液滴在热氮气下干燥除去部分水,变成半湿半干状圆形小颗粒,与喷雾干燥塔内的内置流化床的细粉末结合,细粉涂在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热氮气将物料中的水分带走,通过内部的一级除尘器(除尘率在99%),从排氮气管排除(氮气温度30-80℃),经过外置的二级除尘器后变成饱和氮气。饱和热氮气先经过冷热风交换器的冷却,然后进入冷却除器、湿器中冷却除湿,冷却除湿后再次进入冷热风交换器进行预热,预热后的氮气进一步除湿后与氮气进管中的氮气汇合,通过过滤器过滤以及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喷雾干燥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喷雾干燥塔(1),所述喷雾干燥塔上设有物料进管(2)、氮气进管(3)和排料管(4),喷雾干燥塔内设有与物料进管连接的雾化器(5),所述氮气进管上设有加热器(6),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塔内置有一级除尘器(7)和流化床(8);喷雾干燥塔上连接有与氮气进管构成循环回路的排氮气管(9),排氮气管上设有二级除尘器(10)、冷热风交换器(11)、冷却器(12)和除湿器(23);氮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风机(22);氮气的循环路线为:氮气进管、过滤器、加热器、喷雾干燥塔、流化床、一级除尘器、排氮气管、二级除尘器、冷热风交换器、冷却器、除湿器、冷热风交换器;所述排料管与料粉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料粉分离机构与喷雾干燥塔构成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喷雾干燥塔(1),所述喷雾干燥塔上设有物料进管(2)、氮气进管(3)和排料管(4),喷雾干燥塔内设有与物料进管连接的雾化器(5),所述氮气进管上设有加热器(6),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塔内置有一级除尘器(7)和流化床(8);喷雾干燥塔上连接有与氮气进管构成循环回路的排氮气管(9),排氮气管上设有二级除尘器(10)、冷热风交换器(11)、冷却器(12)和除湿器(23);氮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风机(22);氮气的循环路线为:氮气进管、过滤器、加热器、喷雾干燥塔、流化床、一级除尘器、排氮气管、二级除尘器、冷热风交换器、冷却器、除湿器、冷热风交换器;所述排料管与料粉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料粉分离机构与喷雾干燥塔构成循环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进管、排氮气管分别与喷雾干燥塔的底部和顶部连接,所述排料管设于流化床所在区段;所述雾化器方向朝下,流化床设于雾化器下方;所述一级除尘器设于雾化器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脂微胶囊的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进管、排氮气管分别与喷雾干燥塔的底部和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子豪张明张军桥张荣华李锦红王丽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