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术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53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术剪,包括第一剪臂、第二剪臂及微型无影灯,第一剪臂前端铰接有第一刀头,第一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第一剪臂的后部分沿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空腔内,第二剪臂前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刀头,第二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第二剪臂的后部分沿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把手的空腔内,第一剪臂与第二剪臂通过一转轴活动链接,微型无影灯设置于第二把手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长短可调,便于针对深浅不一的手术切口进行相应的调节及使用,且可通过调节第一刀头,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作为临时手术刀使用。

A new type of surgical sciss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术剪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新型手术剪。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常常会用到手术剪,随着医护人员的研究,对手术剪做出了一些改进,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其中,一方面,现有的手术剪长度均为固定,在手术时,当手术切口较深时,手术剪由于长度不够,剪刃部分伸不到需要进行剪切的位置,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手术剪,从而造成不便,进而影响到整个手术的进程,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当在户外进行急救时,还需携带急救时需要的手术刀进行切割,由于急救所需物品较多,携带非常不便,因此携带较多类型的手术刀或手术剪,给医护人员增加了较大的负担,当手术剪使用完毕后,需对其进行清洗消毒,由于现有的手术剪两剪臂之间均使用铆钉连接在一起,使得不便于拆开,位于两剪臂重叠处不便于清洗,可能会出现清洗不彻底,使得在下次使用中会造成交叉感染,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现有的技术中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剪刀。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手术剪,包括第一剪臂、第二剪臂及微型无影灯。所述第一剪臂前端铰接有第一刀头,所述第一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第一剪臂的后部分沿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剪臂前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刀头,所述第二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第二剪臂的后部分沿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剪臂与所述第二剪臂通过一转轴活动链接。所述微型无影灯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手术剪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卡件,所述第一弹性卡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L形限位块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所述第一L形限位块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开设有一贯穿至其空腔内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L形限位块较短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把手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L形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性卡件,所述第二弹性卡件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二L形限位块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所述第二L形限位块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第二把手的右侧开设有一贯穿至其空腔内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L形限位块较短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第二把手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L形限位块与所述第二把手的右侧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剪臂的右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剪臂的左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L形限位块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L形限位块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轴包括轴体、圆形限位块、垫圈及固定螺帽,所述轴体呈圆柱形,位于所述轴体的中部形成为六棱柱形,所述轴体的上部分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圆形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轴体的底端,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轴体中部,所述垫圈的内圈形成为六边形状,所述垫圈下底面靠近边缘部分设置有一限位柱,所述固定螺帽通过螺纹设置于所述轴体的上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螺帽相对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一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螺帽旋转的受力凸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刀头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剪臂右端相铰接,所述第一刀头的上表面靠近尾端位置设置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两端槽底部分设置有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柱插于所述限位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型无影灯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把手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左侧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无影灯侧面相铰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及所述第二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术剪,一方面,所述第一剪臂和所述第二剪臂的长短均为可调节的,使得在手术时针对手术切口深浅可进行相应的调节,避免了在手术时需要频繁的更换不同长度的手术剪进行手术,耗时费力,使得手术的时间延长,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当所述第一剪臂和所述第二剪臂闭合时,可将所述第一刀头向右调节,使得位于所述第二刀头左侧的刀刃露出,此时本技术可作为临时手术刀使用,使得医护人员在外出急救时,不需要携带较多类型的手术剪或手术刀,有效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避免了在外出急救时,因忘带和漏带手术刀的时候手术无法进行,由此,本技术方便性好,适用性强,功能性强,有效的缩短了手术的时常,进而提升手术的成功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转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卡件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卡件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刀头与第一刀臂连接处放大图。附图标记:第一剪臂10;第一刀头101;弧形槽1011;限位孔1012;第一把手102;第一通孔1021;第一卡槽103;第二剪臂20;第二刀头201;第二把手202;第二通孔2021;第二卡槽203;转轴30;轴体301;圆形限位块302;垫圈303;限位柱3031;固定螺帽304;受力凸起3041;微型无影灯40;连接杆401;第一弹性卡件50;第一支撑柱501;第一L形限位块502;第一复位弹簧503;第二弹性卡件60;第二支撑柱601;第二L形限位块602;第二复位弹簧603;防滑凸起7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手术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剪臂,所述第一剪臂前端铰接有第一刀头,所述第一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第一剪臂的后部分沿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空腔内;第二剪臂,所述第二剪臂前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刀头,所述第二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第二剪臂的后部分沿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剪臂与所述第二剪臂通过一转轴活动链接;微型无影灯,所述微型无影灯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术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剪臂,所述第一剪臂前端铰接有第一刀头,所述第一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第一剪臂的后部分沿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空腔内;第二剪臂,所述第二剪臂前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刀头,所述第二剪臂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第二剪臂的后部分沿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剪臂与所述第二剪臂通过一转轴活动链接;微型无影灯,所述微型无影灯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术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卡件,所述第一弹性卡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L形限位块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所述第一L形限位块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开设有一贯穿至其空腔内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L形限位块较短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把手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L形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术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性卡件,所述第二弹性卡件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二L形限位块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所述第二L形限位块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第二把手的右侧开设有一贯穿至其空腔内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L形限位块较短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第二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