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树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33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树池,包括:多个木桩和草毯,草毯包括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木桩设置在生态树池的周边,相邻木桩之间通过第一草毯连接,木桩与第一草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生态树池内设置有种植土,种植土上种植有树木,种植土的表面铺设有第二草毯;木桩为废弃树木木杆,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均为植物编织物。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园林建设中的废弃木桩固定树池边缘,并在木桩之间及树池内部铺装草毯,不仅节约了建造成本,而且使得园林建设的废弃物集中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树池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设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树池。
技术介绍
生态树池作为一种小型生物滞留设施,以其占地面积小、应用灵活等优点已成为国外街道普遍应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是一种可实现收集地表径流后由土壤渗滤地下层的新型道路生态系统。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树池承担着保护植物的功能,也可以变成一种视觉的焦点。它不但能作为单独的造景出现,也能与园凳、水体、铺装等相互结合形成特色景观。然而,我国各个区域由于地理环境、降水、气候等原因,土壤湿度及土质情况差别较大,因此不同地区树木对其所在的土壤环境及树池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采用现场土壤人工挖掘堆填形成树池,但是该种方式形成的树池施工效率低,建造成本高,容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树池,能够节约建造成本,而且使得园林建设的废弃物集中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树池,包括:多个木桩和草毯,所述草毯包括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所述木桩设置在所述生态树池的周边,相邻木桩之间通过第一草毯连接,所述木桩与第一草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生态树池内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树木,所述种植土的表面铺设有第二草毯;所述木桩为废弃树木木杆,所述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均为植物编织物。优选的,多个木桩呈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优选的,所述木桩的直径为1cm~3cm,所述木桩插入种植土的深度为20cm±3cm,所述木桩高于所述第一草毯1cm~2cm,所述木桩高于地面2cm~3cm。优选的,所述第一草毯的厚度和第二草毯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的厚度设置为1cm~2cm。优选的,所述植物编织物的材质为椰丝、棕榈丝或稻杆。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铁丝或锚杆。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扎带,所述扎带的材质为塑料。优选的,所述种植土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砂滤层和排水层,所述砂滤层的材质为陶粒或炉渣,所述排水层设置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种植土内设置有有机肥料。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生态树池,充分利用园林建设中的废弃木桩固定树池边缘,并在木桩之间及树池内部铺装草毯,不仅节约了建造成本,而且使得园林建设的废弃物集中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态树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生态树池中木桩和草毯的俯视图。附图说明:木桩1、第一草毯2、第二草毯3、连接件4、种植土5、树木6、地面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附图,一种生态树池,包括:多个木桩1和草毯,草毯包括第一草毯2和第三草毯3,木桩1设置在生态树池的周边,相邻木桩1之间通过第一草毯2连接,即木桩1与第一草毯2围成树池本体。具有一定密度的功能性草毯可阻挡径流里携带的小颗粒泥沙及地面7泥土,对地面7雨水进行过滤。多个木桩1呈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可以优选的设置为呈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生态树池。木桩1为废弃树木6木杆,木桩1主要来源于园林乔木、灌木类废弃的树枝木杆,材料来源广泛易得且成本低。可以将木桩1的直径设置为1cm~3cm,木桩1插入种植土5的深度为20cm±3cm,木桩1高于第一草毯21cm~2cm,木桩1露出地面7的高度约为2cm~3cm。此木桩1与第一草毯2形成的围栏可以阻挡地面7径流中携带的体积较大的垃圾块状物,对流进树池的雨水进行初次过滤,并且能保护树池边缘结构,支撑草毯。木桩1为园林废弃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废弃资源,一般来源于枯死或者修剪下来的树木枝干等,传统的处理方式多为丢弃,比较浪费。本申请合理利用废弃木桩1做挡板固定树池边缘,防止雨水径流量过大导致地表层土壤滑坡而破坏树池结构。木桩1与第一草毯2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可以为铁丝或锚杆,连接件4也可以为扎带,扎带的材质为塑料。生态树池内设置有种植土5,种植土5上种植有树木6,种植土5的表面铺设有第二草毯3,可全部覆盖树池内部种植土5表面,该部分草毯可对树池内植物起到保水作用,草毯自身具有的蓄水功能可在草毯内部水分蒸发时降低树池周边地表温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种植土5表面铺装的草毯可防止种植土5内水分蒸发,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的同时降低损耗,可达到树池节水的的目的;草毯本身吸附部分雨水,随着蒸发,降低树池附近地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种植土5表面铺装草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种植土5内的微小颗粒物扩散至空气中,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具有缓释吸附作用。第一草毯2和第二草毯3均为植物编织物,草毯由园林或农业植物的废弃物编织而成,主要材料可以选用椰丝、棕榈丝及稻杆,是一种具有保湿保水、节能防尘的功能性草毯,可根据不同区域植物多样性或成本考虑适当进行替换。可以将第一草毯2的厚度和第二草毯3的厚度相同。第一草毯2和第二草毯3的厚度设置为1cm~2cm。树池内部种植土5可根据不同区域植物对其所处生长土壤环境的要求而进行调整,也可对种植土5内添加有机肥或其他植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以达到促进植物繁茂生长的目的。种植土5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砂滤层和排水层,砂滤层的材质为陶粒或炉渣,排水层设置有排水管。砂滤层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0cm~15cm,其材质为陶粒或炉渣,陶粒或炉渣可以选择粒径为1mm~10mm的陶粒或炉渣,且陶粒或炉渣的粒径自上而下递减。陶粒或炉渣的机械强度、耐冲刷、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且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属于多孔惰性载体,截污能力强,可对水体起到良好的净化和过滤作用,易于使过滤后的水更符合标准。陶粒或炉渣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妨碍工业生产的有害物质,化学稳定性好,在起到过滤作用的同时不会产生副作用。该生态树池以木桩1围栏构造成的树池边缘,相对于传统普通树池而言,对整体式池结构具有加固作用,并对地面7径流形成初次过滤。木桩1内侧铺贴的草毯可对流经雨水形成二次过滤,种植土5表层铺装的草毯同时具有保水保湿、节水、抑尘的功能。基于以上部分形成的生态树池在整体结构上极具创新环保价值。木桩1围栏内侧铺贴的草毯及种植土5表层铺装草毯的多功能性极高,不仅在蓄水、保湿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实际价值。大面积功能性草毯的铺装可在一定程度上到达降低树池周边地表温度的效果,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具有缓释吸附作用。树池构建中所使用的木桩1、功能性草毯的原材料均来源于园林建设、园林植物或农业种植中的废弃物,来源广泛易得,节能环保,而且使得园林建设的废弃物集中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木桩和草毯,所述草毯包括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所述木桩设置在所述生态树池的周边,相邻木桩之间通过第一草毯连接,所述木桩与第一草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生态树池内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树木,所述种植土的表面铺设有第二草毯;所述木桩为废弃树木木杆,所述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均为植物编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木桩和草毯,所述草毯包括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所述木桩设置在所述生态树池的周边,相邻木桩之间通过第一草毯连接,所述木桩与第一草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生态树池内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树木,所述种植土的表面铺设有第二草毯;所述木桩为废弃树木木杆,所述第一草毯和第二草毯均为植物编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木桩呈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的直径为1cm~3cm,所述木桩插入种植土的深度为20cm±3cm,所述木桩高于所述第一草毯1cm~2cm,所述木桩高于地面2cm~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彦波刘程王奇姜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星景生态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