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绿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33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绿化墙,解决了雨水对植物浇灌均匀的问题。其包括设置于墙体顶部且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槽,绿化组件包括第一绿化部和第二绿化部,第一绿化部位于墙体一面的左侧,第二绿化部位于墙体一面的右侧,第一绿化部、第二绿化部均由横向的若干绿化台组成,绿化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输水管位于第一绿化部与第二绿化部之间,输水管上设置有与输水管相连通的若干喷水管,喷水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位于种植槽的正上方,输水管上于绿化组件与集水槽之间设置有阀门。通过集水槽对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通过管道进行对植物浇灌,从而达到对植物均匀浇灌的效果。

A kind of three-dimensional gree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绿化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绿化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绿化墙。
技术介绍
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都称为立体绿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有人也将立体绿化称之为:建筑绿化,因为大部分立体绿化都运用在建筑上,而护坡绿化往往是用于堤坝防水,防止泥土流失的一种绿化方式。面对城市飞速发展带来寸土寸金的局面,而面对绿化面积不达标,空气质量不理想,城市噪音无法隔离等难题,发展立体绿化将是绿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现有技术中,立体绿化墙主要通过种植槽对植物进行种植,种植槽土壤较少,造成绿化槽无法较多的贮存住雨水,从而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对绿化墙上的植物进行浇灌。雨水作为绿化墙重要的水资源,往往因为风、周围环境情况等的影响,从而造成雨水无法对所有植物进行浇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绿化墙。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绿化墙,包括墙体以及设置于墙体一面的绿化组件,包括设置于墙体顶部且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槽,所述绿化组件包括第一绿化部和第二绿化部,所述第一绿化部位于墙体一面的左侧,所述第二绿化部位于墙体一面的右侧,所述第一绿化部、所述第二绿化部均由横向的若干绿化台组成,所述绿化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位于第一绿化部与第二绿化部之间,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与输水管相连通的若干喷水管,所述喷水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位于种植槽的正上方,所述输水管上于所述绿化组件与所述集水槽之间设置有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集水槽的设置,浇水员工可通过集水槽对雨水进行收集,当植物需要灌溉时,通过打开阀门,对植物进行灌溉,使雨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第一绿化部、第二绿化部均由横向的若干绿化台组成,所述绿化台开设有种植植物的种植槽,通过输水管、喷水管的设置,浇水员工可将集水槽的雨水对种植槽内的所有植物进行均匀的灌溉。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隔板。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隔板的设置,将种植槽分成若干的空腔,每个空腔可种植自己想要的植物;同时,隔板具有固定土壤的作用,避免了雨水造成土壤的流失。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上部均开设有若干的圆孔,所述隔板的两侧与种植槽的内壁相抵压,所述隔板的底部与种植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圆孔的设置,当某一空腔雨水较多时,雨水可通过圆孔进入其他空腔,进行对其他空腔的植物进行灌溉;同时,由于很多植物的根茎较多或吸收的雨水较多,需要大量的空间或雨水。通过通槽的设置,植物可通过通槽对其他空腔的雨水进行汲取或对其他空腔的空间进行占用。作为优选,所述喷水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浇水员工对植物进行浇灌时,由于喷水管的水流较大,在对植物灌溉时,容易对植物造成损坏。通过挡板的设置,挡板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喷水管的水通过挡板的通孔流出,减缓了水流量对植物的损坏。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的底壁设置有第一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集水槽可能进入一些物质,从而堵住输水管或喷水管,且不便修理。通过第一过滤网的设置,使物质停留在过滤网上,从而不堵住输水管或喷水管。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握杆。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较多的杂物堆集在第一过滤网上,会影响输水管对水的输送;第一过滤网设置于集水槽的底部,不便清理。通过第二过滤网的设置,使物质堆集在第二过滤网上,第一过滤网只堆集较少的物质;同时,第二过滤网位于集水槽的中部且一侧设置有握杆,浇水员工可通过握杆,将第二过滤网取出并进行清理放入即可。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的边缘设置有收集台,所述收集台的上表面向下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雨水较少时,集水槽无法较多的收集雨水。通过收收集台的设计,使与收集台相接触的雨水流入集水槽,增加了集水槽的收水速度。作为优选,所述收收集台的边缘设置有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挡块的设置,使收集台的水不会从收集台的外边缘流出;同时,通过挡块的设置,增加了集水槽的空间,使集水槽的水不易流出。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的内壁呈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集水槽的内壁呈弧形面,增加了集水槽的体积,从而便于集水槽收集更多的雨水对植物进行灌溉。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水员工可通过集水槽对雨水进行收集,当植物需要灌溉时,通过打开阀门,对植物进行灌溉,使雨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2.第一绿化部、第二绿化部均由横向的若干绿化台组成,所述绿化台开设有种植植物的种植槽,通过输水管、喷水管的设置,浇水员工可将集水槽的雨水对种植槽内的所有植物进行均匀的灌溉。附图说明图1是绿化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种植槽、隔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挡板的仰视示意图。图中:1、墙体;2、绿化组件;21、第一绿化部;22、第二绿化部;23、绿化台;231、种植槽;232、隔板;2321、圆孔;233、空腔;234、通槽;3、集水槽;33、收集台;34、挡块;4、输水管;41、喷水管;42、连接管;43、喷头;431、挡板;432、通孔;5、第一过滤网;6、第二过滤网;61、握杆;7、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立体绿化墙,包括墙体1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1一面的绿化组件2,墙体1为长方形,墙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集水槽3。集水槽3的内壁和外壁呈弧形面,集水槽3外壁的底部安装有与集水槽3的内部相通的输水管4,输水管4的上侧放置有第一过滤网5,第一过滤网5的四周与集水槽3的外壁相抵接。集水槽3的中部放置有第二过滤网6,第二过滤网6的四周与集水槽3的四周相抵接;同时,第二过滤网6的一侧焊接有握杆61,握杆61呈L形,握杆61的一端位于第二过滤网6的一侧,蜗杆的另一端放置于集水槽3的边缘上,便于浇水员工拿取握杆61,进行对第二过滤网的物质进行清理。集水槽3的上边缘焊接有收集台33,收集台33的上表面微微向下凹陷;同时,收集台33的外边缘焊接有挡块34。绿化组件2包括第一绿化部21和第二绿化部22,第一绿化部21位于墙体1一面的左侧,第一绿化部21由三个绿化台23组成,三个绿化台23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1的一面上且都呈长方体状。三个绿化台2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种植槽231,种植槽231呈长方体状。种植槽231的内壁上焊接有三个竖直的隔板232,三个隔板232将种植槽231分成三个等大小的空腔233。如图1和如图2所示,隔板232的两侧与种植槽231的内壁相互抵接,隔板232的上部开设有圆孔2321,隔板232的底部与种植槽231的底部之间开设有通槽234。当对绿化台23的植物进行浇灌时,隔板232避免了土壤向其他空腔233流动;同时,雨水可通过圆孔2321向其他空腔233流动并进行浇灌。第二绿化部22位于墙体1一面的右侧,且与第一绿化部21的结构一致。如图1所示,输水管4上设置有阀门7,阀门7位于集水槽3与绿化组件2之间通阀门7。输水管4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1的一面上,输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绿化墙,包括墙体(1)以及设置于墙体(1)一面的绿化组件(2),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墙体(1)顶部且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槽(3),所述绿化组件(2)包括第一绿化部(21)和第二绿化部(22),所述第一绿化部(21)位于墙体(1)一面的左侧,所述第二绿化部(22)位于墙体(1)一面的右侧,所述第一绿化部(21)、所述第二绿化部(22)均由横向的若干绿化台(23)组成,所述绿化台(23)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231);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位于第一绿化部(21)与第二绿化部(22)之间,所述输水管(4)上设置有与输水管(4)相连通的若干喷水管(41),所述喷水管(41)远离输水管(4)的一端位于种植槽(231)的正上方,所述输水管(4)上于所述绿化组件(2)与所述集水槽(3)之间设置有阀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绿化墙,包括墙体(1)以及设置于墙体(1)一面的绿化组件(2),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墙体(1)顶部且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槽(3),所述绿化组件(2)包括第一绿化部(21)和第二绿化部(22),所述第一绿化部(21)位于墙体(1)一面的左侧,所述第二绿化部(22)位于墙体(1)一面的右侧,所述第一绿化部(21)、所述第二绿化部(22)均由横向的若干绿化台(23)组成,所述绿化台(23)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231);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位于第一绿化部(21)与第二绿化部(22)之间,所述输水管(4)上设置有与输水管(4)相连通的若干喷水管(41),所述喷水管(41)远离输水管(4)的一端位于种植槽(231)的正上方,所述输水管(4)上于所述绿化组件(2)与所述集水槽(3)之间设置有阀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墙,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槽(231)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隔板(2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墙,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利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