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起源于十九世纪末期,首先由尼古拉·特斯拉提出,鉴于其所具有的安全、便利、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以及可以解决某些特定场合的应用问题,而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了当前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分为电磁感应耦合式、磁共振耦合式、微波辐射式三种,其中,电磁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于其效率较高、结构简单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电磁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向原边磁路机构中通入高频交流电,进而在空间中激发高频磁场,副边磁路机构通过电磁耦合方式从高频磁场中获取电能,实现了电能从原边装置向副边装置的非接触传输。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利用大数据可以从不同类型的数据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将其运用到变电站运维方面,可以发现不同设备故障、缺陷与变电站运行规律、天气因素、设备信息之间的关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历史数据和当下数据分析得出变电站所处工况的大数据分析模块(1)、用于作为数据服务器的云端(2)、用于将现场数据上传和将云端(2)数据下载的数据终端(3)及用于实现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5),所述的大数据分析模块(1)与云端(2)连接,所述的云端(2)与数据终端(3)连接,所述的数据终端(3)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无线连接,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5)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通过电磁感应耦合方式实现无线电能传输连接,所述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设有用于自主适应变电站所处工况的无线充电策略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历史数据和当下数据分析得出变电站所处工况的大数据分析模块(1)、用于作为数据服务器的云端(2)、用于将现场数据上传和将云端(2)数据下载的数据终端(3)及用于实现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5),所述的大数据分析模块(1)与云端(2)连接,所述的云端(2)与数据终端(3)连接,所述的数据终端(3)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无线连接,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5)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通过电磁感应耦合方式实现无线电能传输连接,所述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设有用于自主适应变电站所处工况的无线充电策略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5)包括1个副边装置和多个原边装置,所述的副边装置设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底部,所述的原边装置分布于巡检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装置包括220V工频电源(50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502)、高频逆变器(503)、原边谐振补偿电路(504)、原边磁路机构(505)和原边无线通讯装置(506),所述的220V工频电源(501)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502)连接,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502)与高频逆变器(503)连接,所述的高频逆变器(503)与原边无线通讯装置(506)和原边谐振补偿电路(504)连接,所述的原边谐振补偿电路(504)与原边磁路机构(50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边装置包括副边磁路机构(507)、副边谐振补偿电路(508)、副边整流电路(509)、电池充电电路(510)和副边无线通讯装置(511),所述的副边磁路机构(507)与副边谐振补偿电路(508)连接,所述的副边谐振补偿电路(508)与副边整流电路(509)连接,所述的副边整流电路(509)与电池充电电路(510)连接,所述的电池充电电路(510)连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所述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4)与副边无线通讯装置(5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边磁路机构(505)和副边磁路机构(507)均包括线圈、铁氧体磁芯及铝板,所述的铁氧体磁芯和铝板设置电磁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年长春,黄陆明,姚晖,曹力潭,刘永杰,沈正元,张健,石明垒,陈文强,步顺德,朱玉婷,王生琪,苗瑜,代顺锋,徐东东,蔡东伟,董今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