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98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桥架,属于电缆安装技术领域。所述电缆桥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转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转轴的侧面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形成螺旋式凹槽,所述螺旋式凹槽绕着所述转轴的轴线从所述第一侧板旋转至所述第二侧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转轴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可以随着电缆的移动而转动,而且转轴上设有螺旋式凹槽,可以自动调整电缆在转轴上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桥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桥架。
技术介绍
电缆桥架在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电讯等行业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架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照明线路、电讯电缆的敷设。现有的电缆桥架主要有槽式电缆桥架、托盘式电缆桥架、梯级式电缆桥架和大跨距电缆桥架四种类型,不管哪种类型的电缆桥架,还可分为直通桥架、弯通桥架、三通桥架和四通桥架等多种。在实际安装时,通过连接板将多个直通桥架连接成一体构成直通桥架联合体,在转弯处、三通处、四通处分别使用弯通桥架、三通桥架、四通桥架连接其它直通桥架联合体,安装和使用非常方便。现有的电缆桥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纵向侧板、以及夹设在两个纵向侧板之间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侧板固定连接。电缆敷设在横杆上,并沿平行于两个纵向侧板的方向延伸。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同一个电缆桥架上会敷设多条电缆,除了沿平行于两个纵向侧板的方向敷设电缆之外,还需要对电缆在横杆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多条电缆沿垂直于两个纵向侧板的方向排列,避免多条电缆随意排列在横杆上而造成缠绕、占用空间大等情况的发生。根据电缆的粗细范围,单位长度的电缆重量一般为1.4Kg/m~3.4Kg/m。由于敷设的电缆长度通常在50m以上,因此敷设的电缆重量会达到70Kg~170Kg以上。敷设电缆本身就需要很多人一起拖电缆,很难再对电缆在横杆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桥架,可以极大方便电缆的敷设,使同一个电缆桥架上的多条电缆整齐排列,满足电缆的敷设要求。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桥架,所述电缆桥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转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转轴的侧面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形成螺旋式凹槽,所述螺旋式凹槽绕着所述转轴的轴线从所述第一侧板旋转至所述第二侧板。可选地,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0°~80°。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深度为电缆的直径的0.1倍~0.35倍。可选地,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两个以上所述螺旋式凹槽周期性排列,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式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缆的直径。可选地,当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侧板时,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电缆的半径,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等于电缆的直径的2*N倍;当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朝向所述第二侧板时,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电缆的半径,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等于电缆的直径的2*N倍,N为正整数。可选地,所述转轴包括金属杆和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设在所述金属杆外形成所述螺旋式凹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的直径、所述金属杆的第二端的直径均小于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间部分的直径;所述电缆桥架还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金属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桥架还包括止动销,所述橡胶套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金属杆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止动销同时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缆桥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转轴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的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电缆桥架还包括第一连杆和与所述转轴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杆,每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对应的所述金属杆的第二端铰接,两个以上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间隔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对应开设用于安装转轴端部的通孔,将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转轴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可以随着电缆的移动而转动,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可以有效减小对电缆敷设造成的阻力,节省人力。而且转轴上设有绕着转轴的轴线从第一侧板旋转至第二侧板的螺旋式凹槽,将电缆放置在螺旋式凹槽中移动,螺旋式凹槽所在的转轴随之转动,改变螺旋式凹槽与电缆接触的部分,带动电缆向侧板移动,自动调整电缆在转轴上的位置,避免多条电缆随意排列在横杆上而造成缠绕、占用空间大等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桥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桥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桥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桥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电缆桥架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转轴20。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对设置,转轴2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第一侧板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a,转轴20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通孔11a中;第二侧板12上设有第二通孔12a,转轴20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二通孔12a中。转轴20的侧面包括凸起部20a和凹陷部20b,凸起部20a和凹陷部20b形成螺旋式凹槽,螺旋式凹槽绕着转轴20的轴线从第一侧板11旋转至第二侧板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对应开设用于安装转轴端部的通孔,将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转轴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可以随着电缆的移动而转动,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可以有效减小对电缆敷设造成的阻力,节省人力。而且转轴上设有绕着转轴的轴线从第一侧板旋转至第二侧板的螺旋式凹槽,将电缆放置在螺旋式凹槽中移动,螺旋式凹槽所在的转轴随之转动,改变螺旋式凹槽与电缆接触的部分,带动电缆向侧板移动,自动调整电缆在转轴上的位置,避免多条电缆随意排列在横杆上而造成缠绕、占用空间大等情况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间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多个电缆桥架中,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一致。可选地,如图1所示,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与转轴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70°~80°,避免电缆沿转轴的轴向移动速度过快而导致电缆从螺旋式凹槽中脱离,同时具有一定的偏角可以调整电缆在转轴上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当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朝向第一侧板11时,最靠近第一侧板11的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与转轴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90°;当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朝向第二侧板12时,最靠近第二侧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转轴(20);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相对设置,所述转轴(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a),所述转轴(20)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11a)中;所述第二侧板(12)上设有第二通孔(12a),所述转轴(20)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12a)中;所述转轴(20)的侧面包括凸起部(20a)和凹陷部(20b),所述凸起部(20a)和所述凹陷部(20b)形成螺旋式凹槽,所述螺旋式凹槽绕着所述转轴(20)的轴线从所述第一侧板(11)旋转至所述第二侧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转轴(20);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相对设置,所述转轴(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a),所述转轴(20)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11a)中;所述第二侧板(12)上设有第二通孔(12a),所述转轴(20)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12a)中;所述转轴(20)的侧面包括凸起部(20a)和凹陷部(20b),所述凸起部(20a)和所述凹陷部(20b)形成螺旋式凹槽,所述螺旋式凹槽绕着所述转轴(20)的轴线从所述第一侧板(11)旋转至所述第二侧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与所述转轴(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70°~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深度h为电缆的直径的0.1倍~0.35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沿所述转轴(20)的轴向,两个以上所述螺旋式凹槽周期性排列,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式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等于所述电缆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侧板(11)时,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有第一凸块(11b),所述第一凸块(11b)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11)的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电缆的半径,所述第一凸块(11b)与所述转轴(20)之间的距离等于电缆的直径的2*N倍;当所述螺旋式凹槽的旋转方向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2)时,所述第二侧板(12)上设有第二凸块(12b),所述第二凸块(12b)在垂直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涛罗敏孟华张军福高卓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