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97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三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板与第四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槽,所述第三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二板上开设通孔;压接弯板,所述压接弯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板、连接板和压板,所述上板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上侧,所述压板位于框体内,所述上板上开设有限位槽;螺杆,所述螺杆竖直穿设在所述限位槽与通孔内,所述螺杆包括操作头和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位于框体内且与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配合设置,所述操作头位于所述上板的上侧。其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电连接可靠,并且可实现上多种接线方式。

An electric connection frame type w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连接电导线具有多种方式。中国专利号CN1200583A公开了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螺丝连接夹;中国专利号CN1200584A公开了用于电线连接的框架式接线柱;中国专利号CN1518784A公开了电连接接线夹;中国专利号CN1389957A公开了螺纹连接端子。上述专利文件公开了几种常见的电连接装置,可以发现,其均采用了螺纹连接方式,且螺母部分均设置在笼式框的头部,为拉延伸孔并攻丝的结构,螺纹大小受限于框体头部尺寸无法做大,另外由于工艺限制,拉延伸的高度有限,使得螺纹牙数也相应有限,因此结构强度较弱,并且操作效率低。也有文件公开了使用铆接螺母或焊接螺母固装在该框体,但是零件数量增加,同时也限制了运动件的行程或使得框体整体增大,增加了工艺也不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其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电连接可靠,并且可实现上多种接线方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三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板与第四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槽,所述第三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二板上开设通孔;压接弯板,所述压接弯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板、连接板和压板,所述上板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上侧,所述压板位于框体内,所述上板上开设有限位槽;螺杆,所述螺杆竖直穿设在所述限位槽与通孔内,所述螺杆包括操作头和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位于框体内且与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配合设置,所述操作头位于所述上板的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三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板与第四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槽,所述第三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二板上开设通孔;压接弯板,所述压接弯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板、连接板和压板,所述上板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上侧,所述压板位于框体内,所述上板上开设有限位槽;螺杆,所述螺杆竖直穿设在所述限位槽与通孔内,所述螺杆包括操作头和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位于框体内且与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配合设置,所述操作头位于所述上板的上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框体式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头和螺纹头间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槽为葫芦孔,所述葫芦孔包括连通的葫芦小孔和葫芦大孔,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葫芦小孔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葫芦小孔配合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同发谢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卓海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