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96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第二金属体、第三金属体和第四金属体;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间隔设置且形成开口,第一金属体具有第一馈地点和第一馈电点,第二金属体具有第二馈地点;第三金属体的部分或者全部与第二金属体相对且间隔设置,第四金属体由第三金属体延伸形成,且第四金属体具有第二馈电点,其中:第一金属体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金属体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以及,第三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耦合形成第三天线辐射体。这样,在天线模组产生较多的谐振模态时,可以减少天线模组开设断口的数量,提升天线模组的通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越来越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高,尤其是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因此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的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通过电子设备设置多个天线产生多个谐振模态,以提升电子设备在不同频段上的信号收发性能。在MIMO技术中,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电子设备的数据的需求量,要求电子设备的天线模组产生的谐振模态也越来越多。其中,目前的天线模组通常是在金属体上开设断口,以使断口两侧的金属臂形成天线辐射体,且每一天线辐射体提供覆盖一个频段的谐振模态。这样,当要求天线模组产生较多的谐振模态时,会导致天线模组中开设的断口过多,而断口过多将会引起天线模组的天线模组的通信性能降低。例如,断口过多时可能会导致两个断口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使得形成的天线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变差,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第二金属体、第三金属体和第四金属体;所述第一金属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体间隔设置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金属体具有第一馈地点和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金属体具有第二馈地点;所述第三金属体的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第二金属体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金属体由所述第三金属体向远离所述第二金属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第四金属体具有第二馈电点,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体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金属体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以及,所述第三金属体与所述第二金属体耦合形成第三天线辐射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第二金属体、第三金属体和第四金属体;所述第一金属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体间隔设置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金属体具有第一馈地点和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金属体具有第二馈地点;所述第三金属体的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第二金属体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金属体由所述第三金属体向远离所述第二金属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第四金属体具有第二馈电点,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体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金属体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以及,所述第三金属体与所述第二金属体耦合形成第三天线辐射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金属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四金属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金属体连接,所述第四金属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馈电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金属体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金属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且朝向所述第一金属体延伸形成,以及,所述第三延伸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且朝向所述第三金属体延伸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体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锐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