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黎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60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音罩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包括筒体和连接壳,连接壳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筋,支筋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和压板,筒体的左部设置有进声板,筒体的中部的外圈设置有旋套,进声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声管,第一传声管的右端连接有第二传声管,第二传声管的右端连接有第三传声管,第三传声管与声音分析装置相连接。该新型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在筒体的左方设置有环形吸盘,可方便将吸盘吸在需检测处,并形成一个传声空腔,且设置有隔音效果的第一传声管、第二传声管以及第三传声管都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A new type of testing device for sound insulation effect of acoustic enclo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音罩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各种机械设备充斥于各个领域与环境,而这些设备运行时就会产生机械所特有的声音,其中,有些设备运行时的声音较大,这时机械设备本身就成为了噪音源,哪怕是一些运行声音不大的设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样可能会成为噪音,这样就会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环境污染,为环境的环保安静起见,人们往往会利用隔音罩来隔绝噪音,隔音罩能在局部环境中建造出一个隔音性能良好的小室,来使隔音罩内外的声音强度不同,从而达到隔音目的以方便正常的生产生活。尽管隔音罩可使用的场合很多,在一些高端的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制造中都有应用,但人们对隔音罩的隔音效果并不能做一个具体的判断,往往是通过人耳对隔音前后的声音强度进行对比,但如果在测试隔音罩隔音效果时,为了测试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必不可少地要通过多人用人耳对隔音前后的声音强度作判断,然后得出结论,但因为不同人的听觉是不同的,因此其测试结果往往带有主观性与不准确性。市场上还存有一些隔音罩的检测装置,但这类装置在音源处可能会导致声音泄漏过多,从而导致检测不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左部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连接壳(2),连接壳(2)的外圈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活动块(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筋(4),支筋(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5),活动块(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板(7),活动块(3)的内侧设置有块筋(16),活动块(3)通过块筋(16)与连接壳(2)中设置的壳槽(17)的配合来连接,连接壳(2)的壳槽(17)内设置有限制块(18),筒体(1)的左部内圈设置有进声板(8),筒体(1)的中部的外圈设置有旋套(10),旋套(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左部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连接壳(2),连接壳(2)的外圈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活动块(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筋(4),支筋(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5),活动块(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板(7),活动块(3)的内侧设置有块筋(16),活动块(3)通过块筋(16)与连接壳(2)中设置的壳槽(17)的配合来连接,连接壳(2)的壳槽(17)内设置有限制块(18),筒体(1)的左部内圈设置有进声板(8),筒体(1)的中部的外圈设置有旋套(10),旋套(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杆(11),进声板(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声管(9),第一传声管(9)的右端穿出筒体(1)连接有第二传声管(13),筒体(1)的右端设置有筒盖(12),筒盖(12)上开设有与第一传声管(9)相配合的管孔,第二传声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黎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