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44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在混合筒体的筒壁上固定有喷射底座,在混合筒体内固定有前旋流隔板与后旋流隔板,所述旋流混合管的前端部与前旋流隔板相固定,旋流混合管的后端部与后旋流隔板相固定;在旋流混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的前旋流隔板上开设有前旋流孔,对应每个前旋流孔位置的前旋流隔板的前壁面上固定有前旋流耳;旋流混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的后旋流隔板上开设有后旋流孔,对应每个后旋流孔位置的后旋流隔板的前壁面上固定有后旋流耳;旋流混合管上开设有导流口,对应导流口位置的旋流混合管的外圆上固定有导流翅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高效,使氨气和尾气充分混合,并且节省混合时间,极大提高气体混合效率,保证尾气处理效果。

Double Swirl urea mix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本专利技术属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尾气后处理技术是必须采用的技术措施。而SCR能够满足国IV及国V排放标准,SC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尿素喷射系统(俗称尿素泵)将32.5%浓度的尿素水溶液雾化后喷入排气管中与发动机尾气混合,尿素水溶液经过热解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将柴油机尾气中有害的氮氧化合物(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N2)和水,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SCR路线的首要任务是使尾气与氨雾充分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进入催化剂前保证足够温度。现有技术中的SCR在处理汽车尾气过程中存在尾气与氨气混合不充分的问题,从而造成尾气处理不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氨气和尾气充分混合、节省混合时间、极大地提高气体混合效率并保证尾气处理效果的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体、前旋流隔板、喷射底座、后旋流隔板与旋流混合管;在混合筒体的筒壁上固定有喷射底座,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体(1)、前旋流隔板(2)、喷射底座(3)、后旋流隔板(4)与旋流混合管(6);其特征是:在混合筒体(1)的筒壁上固定有喷射底座(3),在混合筒体(1)内固定有前旋流隔板(2)与后旋流隔板(4),所述旋流混合管(6)的前端部与前旋流隔板(2)相固定,旋流混合管(6)的后端部与后旋流隔板(4)相固定;在旋流混合管(6)与混合筒体(1)之间的前旋流隔板(2)上开设有前旋流孔(21),在对应每个前旋流孔(21)位置的前旋流隔板(2)的前壁面上固定有前旋流耳(22);在旋流混合管(6)与混合筒体(1)之间的后旋流隔板(4)上开设有后旋流孔(41),在对应每个后旋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体(1)、前旋流隔板(2)、喷射底座(3)、后旋流隔板(4)与旋流混合管(6);其特征是:在混合筒体(1)的筒壁上固定有喷射底座(3),在混合筒体(1)内固定有前旋流隔板(2)与后旋流隔板(4),所述旋流混合管(6)的前端部与前旋流隔板(2)相固定,旋流混合管(6)的后端部与后旋流隔板(4)相固定;在旋流混合管(6)与混合筒体(1)之间的前旋流隔板(2)上开设有前旋流孔(21),在对应每个前旋流孔(21)位置的前旋流隔板(2)的前壁面上固定有前旋流耳(22);在旋流混合管(6)与混合筒体(1)之间的后旋流隔板(4)上开设有后旋流孔(41),在对应每个后旋流孔(41)位置的后旋流隔板(4)的前壁面上固定有后旋流耳(42);在旋流混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一博徐超胡忠斌杨纯曲洪亮林浩健徐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