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39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42
本申请公开有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本技术方案通过对现有的水下清淤机器人的绞龙结构进行改进,即:通过对绞龙结构上的空心轴的结构进行改进,空心轴的设计使得其内能够容纳水流通过,通过与外部高压水泵相连,使得空心轴上的喷淋嘴能够喷射高压水流,从而实现对空心轴及其上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清洗。

Self cleaning and warping device for underwater dredg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
本公开一般涉及水下清淤机器人的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及池塘清淤除污关系城镇居民身心健康和城乡环保的一大难题。我国传统的清淤方法多为锹,车,泵联合作业的“人海式”施工。虽其中也有部分机械化作业,但远未实现从挖掘,输送到装车外运全过程的系统机械化。因而不仅清淤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且因作业环境恶劣,极大的影响了施工人员健康。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河道积淤、阻塞、污染也愈加严重。国家对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力度也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意识也越来越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具有现代化的、高效的清淤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设计有多款水下清淤机器人的结构,其总体结构均包括:采用履带式的行走机构以及绞吸式清淤方式,虽然该些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其吸淤结构的及时清理困难的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完成收集淤泥的任务的同时可以对绞龙进行及时的清洗,以达到清淤机器人长时间高效率清淤功能的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包括:保护罩、跨接于所述保护罩内的空心轴和固接于所述空心轴外壁上的第一螺旋叶片及第二螺旋叶片;所述保护罩包括:与所述空心轴轴线平行的第一侧板和两对称地设在第一侧板两端的第二侧板,以及分别与第一侧板和两第二侧板上边沿固接的顶板;所述空心轴跨接于两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分别通过密封轴承与其对应侧的第二侧板固接;所述空心轴暴露于第二侧板外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外部水泵;所述空心轴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排布的喷淋嘴且所述喷淋嘴与所述空心轴内部连通;所述保护罩的第一侧板上设有通过第二管路和潜污泵与外部管路相连的泵送口;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对称设置且二者旋向相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泵送口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中部且所述泵送口上覆盖有格筛板;所述格筛板包括:能够与所述泵送口边沿固接的格筛环、跨接于所述格筛环内的横筛条和与所述横筛条垂直设置且跨接于所述格筛环内的纵筛条。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清洁环;所述格筛板上环形阵列地分布有格筛孔道;所述清洁环整体呈环形结构且套设在所述格筛板外壁;所述清洁环内部中空且其上相对靠近格筛板侧壁上环形阵列地分布有与清洁环内部连通的清洁凸起;所述清洁凸起恰与格筛孔道一一对应;所述清洁环上相对远离格筛板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外部供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沿所述第一侧板延伸且与第一侧板固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格筛板正中还设有连接凸柱且所述连接凸柱通过轴承连接有附属扇;所述附属扇包括:通过密封轴承与连接凸柱相连的附属套和环形阵列地设在所述附属套四周的至少两个扇叶;所述空心轴侧壁上设有于所述附属扇正对应且位于所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的喷淋嘴。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叶上相对靠近空心轴的侧壁上分布设有多个沿所述扇叶法线方向延伸的分割刺;所述分割刺包括:与所述扇叶侧壁固接的中空分割柱和与所述分割柱相配接的突刺;所述分割柱的自由端开设有通孔且所述突刺上相对靠近分割柱的一端进入该通孔;所述突刺进入分割柱的一端设有直径大于通孔的防脱片且所述防脱片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抵至所述分割柱的内底壁;当突刺收到外部压力时,其会向靠近所述分割柱的方向移动;当外部压力撤去时,突刺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边沿环设有一圈弹性伸缩密封套且所述密封套的自由端与所述突刺侧壁固接;当突刺收到外部压力时,其会向靠近所述分割柱的方向移动且密封套收到压缩;当外部压力撤去时,突刺在弹簧和密封套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之间设有与所述空心轴侧壁固接的破碎环;所述破碎环套设在所述空心轴侧壁上且其侧壁上设于环形阵列分布的破碎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破碎刺包括:与所述破碎环侧壁固接的破碎柱和与所述破碎柱自由端固接的破碎片;所述破碎片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破碎柱上且所有破碎片相对于所述破碎柱的倾斜角度相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破碎环上还设有供水流贯穿的喷水孔且所述喷水孔正对应所述空心轴上的喷淋嘴;所述喷水孔上还包覆有半球形结构的散水罩且所述散水罩上设有散水孔。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有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本技术方案通过对现有的水下清淤机器人的绞龙结构进行改进,即:通过对绞龙结构上的空心轴的结构进行改进,空心轴的设计使得其内能够容纳水流通过,通过与外部高压水泵相连,使得空心轴上的喷淋嘴能够喷射高压水流,从而实现对空心轴及其上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清洗。本申请中还进一步地对水下清淤机器人上绞龙结构的保护罩进行改进,在其上的泵送口内增设格筛板的设计。一方面,保护罩的设计能够防止绞龙机构对周围的水域造成过度干涉;另一方面,格筛板的设计能够对绞龙输送的淤泥进行分化,以便于提高吸淤的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为能够优化格筛板的实际使用效果,本申请还提供有更进一步地改进方案。基于本技术方案的改进,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完成收集淤泥的任务的同时可以对绞龙进行及时的清洗,以达到清淤机器人长时间高效率清淤功能,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申请中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申请中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中的绞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格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格筛板与清洁环相配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格筛板与附属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格筛板与附属扇的结构示意图(分割刺);图6-1是图6中分割刺的结构示意图;图6-2是图6中分割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中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破碎环);图7-1是图7中破碎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2是图7中破碎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和图2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所述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包括:保护罩1、跨接于所述保护罩1内的空心轴2和固接于所述空心轴2外壁上的第一螺旋叶片3及第二螺旋叶片4。其中:保护罩,为本装置的外围结构,用于限定本装置的工作空间,以防止对周围的水域造成二次干扰。其结构为:所述保护罩1包括:与所述空心轴2轴线平行的第一侧板5和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1)、跨接于所述保护罩(1)内的空心轴(2)和固接于所述空心轴(2)外壁上的第一螺旋叶片(3)及第二螺旋叶片(4);所述保护罩(1)包括:与所述空心轴(2)轴线平行的第一侧板(5)和两对称地设在第一侧板(5)两端的第二侧板(6),以及分别与第一侧板(5)和两第二侧板(6)上边沿固接的顶板(7);所述空心轴(2)跨接于两所述第二侧板(6)之间且分别通过密封轴承与其对应侧的第二侧板(6)固接;所述空心轴(2)暴露于第二侧板(6)外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外部水泵;所述空心轴(2)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排布的喷淋嘴(8)且所述喷淋嘴(8)与所述空心轴(2)内部连通;所述保护罩(1)的第一侧板(5)上设有通过第二管路和潜污泵与外部管路相连的泵送口(9);所述第一螺旋叶片(3)和第二螺旋叶片(4)对称设置且二者旋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1)、跨接于所述保护罩(1)内的空心轴(2)和固接于所述空心轴(2)外壁上的第一螺旋叶片(3)及第二螺旋叶片(4);所述保护罩(1)包括:与所述空心轴(2)轴线平行的第一侧板(5)和两对称地设在第一侧板(5)两端的第二侧板(6),以及分别与第一侧板(5)和两第二侧板(6)上边沿固接的顶板(7);所述空心轴(2)跨接于两所述第二侧板(6)之间且分别通过密封轴承与其对应侧的第二侧板(6)固接;所述空心轴(2)暴露于第二侧板(6)外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外部水泵;所述空心轴(2)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排布的喷淋嘴(8)且所述喷淋嘴(8)与所述空心轴(2)内部连通;所述保护罩(1)的第一侧板(5)上设有通过第二管路和潜污泵与外部管路相连的泵送口(9);所述第一螺旋叶片(3)和第二螺旋叶片(4)对称设置且二者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口(9)位于所述第一侧板(5)中部且所述泵送口(9)上覆盖有格筛板(10);所述格筛板(10)包括:能够与所述泵送口(9)边沿固接的格筛环(11)、跨接于所述格筛环(11)内的横筛条(12)和与所述横筛条(12)垂直设置且跨接于所述格筛环(11)内的纵筛条(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环(14);所述格筛板(10)上环形阵列地分布有格筛孔道(15);所述清洁环(14)整体呈环形结构且套设在所述格筛板(10)外壁;所述清洁环(14)内部中空且其上相对靠近格筛板(10)侧壁上环形阵列地分布有与清洁环(14)内部连通的清洁凸起(16);所述清洁凸起(16)恰与格筛孔道(15)一一对应;所述清洁环(14)上相对远离格筛板(10)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7)且所述进水口(17)通过第三管路与外部供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沿所述第一侧板(5)延伸且与第一侧板(5)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清淤机器人的自清洗绞龙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筛板(10)正中还设有连接凸柱(18)且所述连接凸柱(18)通过轴承连接有附属扇(19);所述附属扇(19)包括:通过密封轴承与连接凸柱(18)相连的附属套(20)和环形阵列地设在所述附属套(20)四周的至少两个扇叶(21);所述空心轴(2)侧壁上设有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桑建兵付博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