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33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所述铜镁合金母材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不低于99.5wt%的Cu;0.10‑0.25wt%的Mg;不高于0.01wt%的P;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上述组分重量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生产工艺包括上引连铸、拉拔或冷轧和拉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通过合理地调整原料的配比,调整母材各元素组分的比例,结合后续的冷加工、或者冷加工和退火工艺,生产出的母材在直径为1.5‑3mm时能够达到抗拉强度500‑650MPa、导电率80‑86%ICAS,能够更好地满足线束产品轻量化发展的需要。

A copper magnesium alloy base material for wire harness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地说是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因为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全球环境尾气污染问题,汽车轻量化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是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作为汽车“神经系统”的汽车线束用量逐渐增多,汽车线束的轻量化是整车重量减重的一个突破点。汽车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所有材料都处在振动中、潮湿或者灰尘很多的地方,这就对汽车线束的机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的铜或铜合金母材很难保证小直径线材的稳定生产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或是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导电率急剧下降,材料导电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及其生产工艺;该铜镁合金母材能够用于汽车线束,使得线径减小的情况下能够稳定的拉制和绞合,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导电率和抗疲劳性能,以保证线束轻量化后仍能满足同样的断裂拉力的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导电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镁合金母材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不低于99.5wt%的Cu;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镁合金母材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不低于99.5wt%的Cu;0.10‑0.25wt%的Mg;不高于0.01wt%的P;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上述组分重量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镁合金母材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不低于99.5wt%的Cu;0.10-0.25wt%的Mg;不高于0.01wt%的P;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上述组分重量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镁合金母材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不低于99.5wt%的Cu;0.10-0.25wt%的Mg;不高于0.01wt%的P;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且杂质元素的总量不大于0.10wt%;上述组分重量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镁合金母材的原料采用阴极铜和镁锭、或者铜镁中间合金。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的步骤如下:a、上引连铸:按照线束用铜镁合金母材的成分配比准备原料,并将原料投入上引连铸炉中熔炼铸杆,上引铸杆的直径为16-32mm且单根引速控制在50-100kg/h,得到铸杆坯料;b、拉拔或冷轧:使用冷轧设备或拉拔设备将步骤a中的铸杆坯料加工至直径为6-10mm的半成品坯料;c、拉丝:采用大拉设备将半成品坯料拉制成直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伦刘科杰高纪红何永辉吴伟曹雍
申请(专利权)人: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