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826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50‑90份;蔗糖聚醚多元醇0‑4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0‑20份;发泡剂30‑45份;泡沫稳定剂1‑3份;胺类催化剂0.5‑1份;三聚催化剂0.5‑1.5份;水0.2‑0.8份;B组分为聚合MDI。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植物油多元醇FH‑8450可完全替换石化硬泡聚醚多元醇,FH‑8450与发泡剂环戊烷的相容性优于石化硬泡聚醚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制备得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更好;其他性能和石化硬泡聚醚多元醇制备得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性能相当。

A polyurethane rigid foam insulation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是以多官能度有机异氰酸酯及羟基树脂(传统石化多元醇)为原料,在催化剂、发泡剂及其他助剂作用下经过充分的乳白、凝胶、发泡、交联至完全固化,形成硬质闭孔高分子聚合体。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泡体由连续致密的封闭孔洞组成,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强度大、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隔音、防震、耐热、耐寒、耐溶剂等特点,广泛用于冰箱、冰柜的箱体绝热层、冷库、冷藏车等绝热材料,建筑物、储罐及管道保温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50-90份;蔗糖聚醚多元醇0-4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0-20份;发泡剂30-45份;泡沫稳定剂1-3份;胺类催化剂0.5-1份;三聚催化剂0.5-1.5份;水0.2-0.8份;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优选地,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80-90份;蔗糖聚醚多元醇0-1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10-20份;发泡剂35-40份;泡沫稳定剂1.5-2.5份;胺类催化剂0.7-0.9份;三聚催化剂0.8-1.2份;水0.3-0.7份;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更优选地,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9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10份;发泡剂38份;泡沫稳定剂2份;胺类催化剂0.8份;三聚催化剂1份;水0.5份。优选地,所述植物油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FH-8450。所述植物油多元醇FH-8450的制备方法公开在中国专利2016100601623中。优选地,所述蔗糖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NJ-4110。优选地,所述山梨醇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NJ-6305C。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环戊烷、五氟丙烷(HFC-245fa)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泡沫稳定剂为德固赛B8462、德固赛B8464、美思德AK8803、美思德AK8805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为二甲基乙醇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三聚催化剂为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优选地,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80-150。更优选地,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搅拌5-15s,乳白时间25-35s,拉丝时间90-120s。优选混合搅拌10s,乳白时间28-32s,拉丝时间98s-105s。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植物油多元醇FH-8450可完全替换传统的石化硬泡聚醚多元醇,FH-8450与发泡剂环戊烷的相容性优于石化硬泡聚醚多元醇,且植物油多元醇制备得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更好;其他性能和石化硬泡聚醚多元醇制备得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性能相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50-90份;蔗糖聚醚多元醇0-4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0-20份;发泡剂30-45份;泡沫稳定剂1-3份;胺类催化剂0.5-1份;三聚催化剂0.5-1.5份;水0.2-0.8份;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优选地,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80-90份;蔗糖聚醚多元醇0-1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10-20份;发泡剂35-40份;泡沫稳定剂1.5-2.5份;胺类催化剂0.7-0.9份;三聚催化剂0.8-1.2份;水0.3-0.7份;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更优选地,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9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10份;发泡剂38份;泡沫稳定剂2份;胺类催化剂0.8份;三聚催化剂1份;水0.5份。优选地,所述植物油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FH-8450。所述植物油多元醇FH-8450的制备方法公开在中国专利2016100601623中。优选地,所述蔗糖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NJ-4110。优选地,所述山梨醇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NJ-6305C。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环戊烷、五氟丙烷(HFC-245fa)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泡沫稳定剂为德固赛B8462、德固赛B8464、美思德AK8803、美思德AK8805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为二甲基乙醇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三聚催化剂为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优选地,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80-150。更优选地,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0。实施例1植物油硬泡多元醇FH-8450相较传统石化硬泡聚醚多元醇NJ-4110与发泡剂环戊烷的相溶性更好,结果见表1。按表1重量份计,先将多元醇组分加入搅拌瓶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泡沫稳定剂、催化剂混合均匀,最后冷却条件下加入发泡剂环戊烷和水,混合均匀后倒入透明玻璃瓶中密闭观察分层现象。表1FH-8450、4110和环戊烷的相容性比较实施例2硬泡保温材料箱式发泡配方见表2。实施例3硬泡保温材料箱式发泡配方见表2。对比例1硬泡保温材料箱式发泡配方见表2。A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表2重量份计,先将多元醇组分加入搅拌桶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泡沫稳定剂B8462、二甲基乙醇胺、DMP-30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发泡剂HCFC-141b和水混合均匀后即得到A组分。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见表2。表2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配方实施例2和对比例1、2制备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性能见表3。表3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50‑90份;蔗糖聚醚多元醇0‑4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0‑20份发泡剂30‑45份;泡沫稳定剂1‑3份;胺类催化剂0.5‑1份;三聚催化剂0.5‑1.5份;水0.2‑0.8份;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植物油多元醇50-90份;蔗糖聚醚多元醇0-40份;山梨醇聚醚多元醇0-20份发泡剂30-45份;泡沫稳定剂1-3份;胺类催化剂0.5-1份;三聚催化剂0.5-1.5份;水0.2-0.8份;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FH-84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NJ-4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山梨醇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NJ-6305C。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二氯乙烷、环戊烷、五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俊杰郭凯陶惠新方正徐影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飞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