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卫东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1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厂。所述污水厂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1)和生物处理单元,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21)、缺氧池(22)、好氧池(23)和二沉池(7),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以受控方式通入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好氧池(23),所述污水厂具有旱季运行模式和雨季运行模式,在旱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仅仅通入厌氧池;在雨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同时通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

A sewage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厂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厂。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但城市水环境质量整体上却没有明显改善。例如,北京城市污水处理率从90年代的20%提高到2009年的94%,但从《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所公布的水质数据看,城市河湖水体的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水质较差的水体所占比例甚至有升高的趋势。参见图1,在现有技术中,污水厂仅仅具有一种运行模式,对于雨季(通常为夏季,如每年5-10月份)和旱季(例如冬季等)采用同一个运行模式。也就是说,在设计污水厂时,仅仅只考虑旱季流量峰值。而对于雨季的大量降雨没有进行考虑。在降雨时,污水厂直接通过溢流方式来解决超过旱季流量峰值的水量。从而,初期雨水成为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初期雨水形成的初期径流冲刷河道、管网而携带大量污染物,其浓度与城市污水厂的进水水质相似,且某些指标浓度甚至超过旱季进水水质。以溢流方式解决超过旱季流量峰值的水量或者放弃对初期雨水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河流、湖泊等),会使得水体污染加剧。此外,如果大流量的雨季峰值流量直接冲击生物处理单元(例如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会严重扰动生物处理单元中的污泥,影响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厂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厂(也称为污水处理厂),所述污水厂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和二沉池,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经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以受控方式通入厌氧池、缺氧池和/或好氧池,所述污水厂还包括混合液回流通道,所述混合液回流通道连通好氧池和缺氧池,用于将好氧池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所述混合液回流通道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所述混合液回流泵为可控调节泵,可控调节泵是指流量可受控调节的泵。所述混合液回流泵能够提供泵送力,实现或促进混合液的泵送。所述污水厂还包括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污泥回流通道连通二沉池和厌氧池,用于将二沉池中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所述污泥回流通道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为可控调节泵。所述污泥回流泵能够提供泵送力,实现或促进污泥的泵送。所述污水厂具有旱季运行模式和雨季运行模式,在旱季运行模式下的旱季峰值流量V1=K1*V0,在雨季运行模式下的雨季峰值流量V2=K2*V0,其中,V0为年平均进水流量,K1和K2为设定系数,且K2>K1,所述混合液回流泵的最大泵送能力P1>=max,其中,max为求最大值函数,m1为旱季混合液回流比,m2为雨季混合液回流比,所述污泥回流泵的最大泵送能力P2>=max,其中,n1为旱季污泥回流比,n2为雨季污泥回流比,n1>n2,在旱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仅仅通入厌氧池;在雨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同时通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优选地,旱季混合液回流比m1在250-400%的范围内取值;雨季混合液回流比m2在100-250%的范围内取值,在进水流量>=85%*V2时,混合液回流比n2回流比设置在100%-150%的范围内;旱季污泥回流比n1在100-200%的范围内取值;雨季污泥回流比n2在50-100%的范围内取值,在进水流量>=85%*V2时,污泥回流比n2设置在55%-65%的范围内。例如,在进水流量>=85%*V2时,污泥回流比n2设置为60%。优选地,在所述污水厂的实时进水流量>=80%*V2时,或者在所述污水厂的实时进水流量>=V1时,经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同时通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其中,进入厌氧池的水量占比为10-30%,进入缺氧池的水量占比30-50%,进入好氧池的水量占比为40%。优选地,在所述预处理单元的上游设置有液位或流量监测装置,当所述液位或流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液位或流量上升达到或超过设定阈值时,通过污水厂报警和控制系统自动或手动改变污水厂的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优选地,曝气系统以空气流量可调的方式对好氧池进行供气,在进水流量超过旱季峰值流量V1达到设定时长后,减少对好氧池的供气量。优选地,在旱季运行模式下,好氧池的混合液浓度MLSS2采用3-4g/L;在雨季运行模式下,好氧池的混合液浓度MLSS1采用2-3g/L;在进水流量超过旱季峰值流量V1达到设定时长后,将旱季运行模式下的混合液浓度MLSS2采切换至雨季运行模式下的混合液浓度。优选地,二沉池表面负荷采用旱季流量表面负荷设计,采用雨季流量表面负荷校核。优选地,二沉池的表面积S以下述方法计算:S=max(S1,S2)max为取最大值函数S1=V1/Q1,V1为冬季峰值流量,Q1为冬季运行时的表面水力负荷,S2=V2/Q2,V2为夏季峰值流量,Q2为夏季运行时的表面水力负荷,Q1=C*H*SQRT(SS)/(MLSS1*SVI1*(1+R1))Q2=C*H*SQRT(SS)/(MLSS2*SVI2*(1+R2))其中,C为设定的常数,C的值设置在51.5-61.5的范围内,H为预设二沉池水深,H>3.5米,MLSS1为冬季运行时的曝气池污泥浓度,SQRT表示求平方根函数,SS为对二沉池的出水的悬浮颗粒浓度要求,SVI1为冬季运行时的污泥容积指数,R1为冬季运行时的污泥回流比,R1在100%-200%的范围内,MLSS2为夏季运行时的曝气池污泥浓度,其中,MLSS2<MLSS1SVI2为夏季运行时的污泥容积指数,R2为夏季运行时的污泥回流比,R2在50%-100%的范围内,优选地,SVI1=a-b*T1;SVI2=a-b*T2。a和b为预先设定的常数,a在210至230的范围内,b在5.5至5.6的范围内,T1为二沉池冬季设计运行最低温度;T2为二沉池夏季设计运行最低温度。优选地,在雨季运行模式下,在初期雨水阶段(例如是指,进水流量初次达到80%*V2),如果出水质量超标超过15%,设置辅助二沉池,所述辅助二沉池与二沉池并行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厂具有多点进水通道,所述多点进水通道以受控方式通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将进水导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厂中的污泥回流泵和混合液回流泵为可控调节泵,可以根据进水量等具体情况设置泵的流量。从而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厂能够针对旱季和雨季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对雨季的初期雨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污水厂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污水厂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预处理单元21厌氧池3混合液回流通道22缺氧池4污泥回流通道23好氧池5多点进水通道31混合液回流泵6曝气系统41污泥回流泵7二沉池61空气阀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厂,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厂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预处理单元(1)、生物处理单元和二沉池(7),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好氧池(23),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以受控方式通入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或好氧池(23),所述污水厂还包括混合液回流通道(3),所述混合液回流通道(3)连通好氧池(23)和缺氧池(22),用于将好氧池(23)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22),所述混合液回流通道(3)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31),所述混合液回流泵(31)为可控调节泵,所述污水厂还包括污泥回流通道(4),所述污泥回流通道(4)连通二沉池(7)和厌氧池(21),用于将二沉池(7)中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21),所述污泥回流通道(4)设置有污泥回流泵(41),所述污泥回流泵(41)为可控调节泵,所述污水厂具有旱季运行模式和雨季运行模式,在旱季运行模式下的旱季峰值流量V1=K1*V0,在雨季运行模式下的雨季峰值流量V2=K2*V0,其中,V0为年平均进水流量,K1和K2为设定系数,且K2>K1,所述混合液回流泵(31)的最大泵送能力P1>=max(m1*V1,m2*V2),其中,max为求最大值函数,m1为旱季混合液回流比,m2为雨季混合液回流比,所述污泥回流泵(41)的最大泵送能力P2>=max(n1*V1,n2*V2),其中,n1为旱季污泥回流比,n2为雨季污泥回流比,n1>n2,在旱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仅仅通入厌氧池(21);在雨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同时通入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好氧池(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厂,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厂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预处理单元(1)、生物处理单元和二沉池(7),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好氧池(23),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以受控方式通入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或好氧池(23),所述污水厂还包括混合液回流通道(3),所述混合液回流通道(3)连通好氧池(23)和缺氧池(22),用于将好氧池(23)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22),所述混合液回流通道(3)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31),所述混合液回流泵(31)为可控调节泵,所述污水厂还包括污泥回流通道(4),所述污泥回流通道(4)连通二沉池(7)和厌氧池(21),用于将二沉池(7)中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21),所述污泥回流通道(4)设置有污泥回流泵(41),所述污泥回流泵(41)为可控调节泵,所述污水厂具有旱季运行模式和雨季运行模式,在旱季运行模式下的旱季峰值流量V1=K1*V0,在雨季运行模式下的雨季峰值流量V2=K2*V0,其中,V0为年平均进水流量,K1和K2为设定系数,且K2>K1,所述混合液回流泵(31)的最大泵送能力P1>=max(m1*V1,m2*V2),其中,max为求最大值函数,m1为旱季混合液回流比,m2为雨季混合液回流比,所述污泥回流泵(41)的最大泵送能力P2>=max(n1*V1,n2*V2),其中,n1为旱季污泥回流比,n2为雨季污泥回流比,n1>n2,在旱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仅仅通入厌氧池(21);在雨季运行模式下,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同时通入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好氧池(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其特征在于,旱季混合液回流比m1在250-400%的范围内取值;雨季混合液回流比m2在100-250%的范围内取值,在进水流量>=85%*V2时,混合液回流比n2回流比设置在100%-150%的范围内;旱季污泥回流比n1在100-200%的范围内取值;雨季污泥回流比n2在50-100%的范围内取值,在进水流量>=85%*V2时,污泥回流比n2设置在55%-65%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水厂的实时进水流量>=80%*V2时,或者在所述污水厂的实时进水流量>=V1时,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预处理污水,经过多点进水通道(5)同时通入厌氧池(21)、缺氧池(22)和好氧池(23),其中,进入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卫东胡永奎
申请(专利权)人:詹卫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