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水华专利>正文

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93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包括定位板、矫直承载装置和承载驱动装置,该承载驱动装置与矫直承载装置传动连接,定位板上设有定位供压装置和定位取料装置,定位板的前部设有与矫直承载装置对接的上料支撑台,位于定位取料装置的下方设有落料支撑台,定位板上设有通槽,定位板的旁侧设有控制器,矫直承载装置上设有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端与待矫直棒件的中间部位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的对棒件进行旋转,能提高对棒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矫直作业,通过落料支撑台对棒件进行下料作业,通过定位传感器的对棒件的直线度进行检测,能提高对棒件矫直准确率和效率。

An automatic straightening machine with circumferential symmetrical slender axial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
技术介绍
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件、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件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一般有两排矫直辊,数量不等。也有两辊矫直机,依靠两辊中间内凹,双曲线辊的角度变化对不同直径的材料进行矫直。主要类型有压力矫直机、平衡滚矫直机、鞋滚矫直机、旋转反弯矫直机等等。目前在对细长形的棒件进行矫直作业时,首先就是均是将棒件放置到基座上,通过人工的敲打和对棒件的撞击,再通过肉眼对棒件的直线度进行观测,实现对棒件进行矫直作业,这样的矫直方式会出现矫直不精准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定位板、安装在定位板侧壁上的且用于对待矫直棒件进行自动矫直作业的矫直承载装置和设置在定位板的侧壁上且用于驱动矫直承载装置沿至竖直方向移动的承载驱动装置,该承载驱动装置与矫直承载装置传动连接,定位板侧壁的上半部分且位于矫直承载装置的上方设有定位供压装置,定位供压装置与承载驱动装置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定位板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定位取料装置,该定位取料装置与矫直承载装置对接,定位板的前部设有与矫直承载装置对接的自动上料装置,位于定位取料装置的下方设有落料支撑台,定位板上设有供矫直完成的棒件穿过的通槽,定位板的旁侧设有控制器,矫直承载装置上设有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端与待矫直棒件的中间部位对接,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撑台、顶料部件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上料支撑台两侧壁上的限位固定部件,上料支撑台自进料端向出料端一端倾斜向下设置,顶料部件包括顶料板和顶料气缸,顶料板设置在上料支撑台的出料端处,顶料气缸伸缩杆的端部与顶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限位固定部件包括阻挡板、阻挡气缸和安装座,上料支撑台的侧壁上设有供阻挡板贯穿的通槽,阻挡板卡接在通槽内,安装座的一侧与上料支撑台的侧壁固定连接,阻挡气缸安装在安装座的顶部,阻挡气缸伸缩杆的端部与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矫直承载装置包括矫直承载板和两个对称安装在矫直承载板顶部的定位矫直部件,矫直承载板和两个定位矫直部件均能通过承载驱动装置与定位板的侧壁滑动配合,每个定位矫直部件包括水平滑动组件、竖直滑动组件和承载下压组件,水平滑动组件安装在矫直承载板顶部的一端,竖直滑动组件安装在定位板的侧壁上,承载下压组件的一侧与竖直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承载下压组件的另一侧与水平滑动组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两个间隔卡设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动块和一个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动块之间的连接板,第一导轨的设置方向与矫直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竖直滑动组件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动块和三角板,第二导轨呈竖直状态安装在定位板的侧壁上,第二滑动块卡设在第二导轨上,三角板的顶部与矫直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板的侧部与第二滑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下压组件包括安装在连接板上的承托部和安装在第二滑动块侧壁上的固定部,所述承托部包括竖直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竖直板顶端的承托辊,两个承托辊之间构成供待矫直棒件的存放空间,竖直板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部包括旋转电缸、固定板和下压圆块,固定板安装在第二滑动块的外侧壁上,旋转电缸主轴的轴线方向与矫直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旋转电缸安装在固定板上,下压圆块的一端与旋转电缸传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驱动装置包括承载驱动板、第一气缸和驱动定位块,承载驱动板安装在定位板的侧壁上,第一气缸安装在承载驱动板的侧壁上,驱动定位块安装在第一气缸伸缩杆的端部,驱动定位块与矫直承载板固定连接,矫直承载板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L形连接板,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安装在L形连接板上。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供压装置包括安装块、垫高板、第二气缸、伸展板、压紧板和压紧轮,安装块设置在定位板靠近第一气缸的一侧,垫高板安装在安装块的外侧壁上,第二气缸的侧壁与垫高板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沿着竖直方向向下,伸展板安装在第二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压紧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伸展板上,压紧轮设置在压紧板的底端,压紧轮侧壁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定位销,该定位销贯穿压紧板和压紧轮,将压紧轮固定在压紧板上。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取料装置包括限位部件、取料驱动部件和旋转取料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安装在定位板的背部且位于通槽的正上方,取料驱动部件安装在限位部件的底部且呈水平状态设置,旋转取料部件安装在取料驱动部件的输出端处。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水平限位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该水平限位板的一端与定位板的背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水平限位板的两侧,每个固定架的一侧与水平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定位板的背部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取料驱动部件包括取料气缸和安装在取料气缸伸缩杆端部的卡接板,取料气缸安装在水平限位板的底部,取料气缸的伸缩方向与落料支撑台的落料方向相同,卡接板安装在取料气缸的输出端处,所述旋转取料部件包括两个对称安装在卡接板底部的支撑板、一个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柱和两个安装在连接柱上的夹料爪,连接柱的贯穿两个支撑板设置,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固定螺母,在未工作状态下,每个夹料爪均呈竖直向下的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1)对待矫直的棒件进行矫直作业时,首先将若干待矫直的棒件依次放置到自动上料装置上,通过矫直承载装置对棒件进行定位,通过矫直承载装置驱动待矫直的棒件进行旋转作业,在棒件的旋转过程中,再通过定位供压装置对棒件进行下压作业,通过自动化的对棒件进行旋转,能提高对棒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矫直作业,提高对棒件矫直的完善率;(2)当初步的矫直完成后,通过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对待矫直的棒件进行直线度的感应传感作业,当检测出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数据有出入时,再通过定位供压装置对待矫直的棒件进行二次矫直作业,在矫直作业完成后,通过定位取料装置对矫直完成的棒件进行取料作业,将矫直完成的棒件放置到落料支撑台上,通过落料支撑台对棒件进行下料作业,通过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对棒件的直线度进行检测,能提高对棒件矫直准确率;(3)若三次矫直不成功,则将棒材拿取到不合格区域,棒材自动上料,自动定位后矫直,然后自动下料,一台机一天可以矫直6000-8000根棒材,这相当于10-15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而且准确率可以达到99.99%,效率是人工的10-15倍左右,因此,成本可以大幅降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矫直部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安装在定位板(1)侧壁上的且用于对待矫直棒件进行自动矫直作业的矫直承载装置(2)和设置在定位板(1)的侧壁上且用于驱动矫直承载装置(2)沿至竖直方向移动的承载驱动装置(3),该承载驱动装置(3)与矫直承载装置(2)传动连接,定位板(1)侧壁的上半部分且位于矫直承载装置(2)的上方设有定位供压装置(4),定位供压装置(4)与承载驱动装置(3)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定位板(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定位取料装置(5),该定位取料装置(5)与矫直承载装置(2)对接,定位板(1)的前部设有与矫直承载装置(2)对接的自动上料装置(7),位于定位取料装置(5)的下方设有落料支撑台(6),定位板(1)上设有供矫直完成的棒件穿过的通槽(1a),定位板(1)的旁侧设有控制器(8),矫直承载装置(2)上设有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端与待矫直棒件的中间部位对接,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安装在定位板(1)侧壁上的且用于对待矫直棒件进行自动矫直作业的矫直承载装置(2)和设置在定位板(1)的侧壁上且用于驱动矫直承载装置(2)沿至竖直方向移动的承载驱动装置(3),该承载驱动装置(3)与矫直承载装置(2)传动连接,定位板(1)侧壁的上半部分且位于矫直承载装置(2)的上方设有定位供压装置(4),定位供压装置(4)与承载驱动装置(3)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定位板(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定位取料装置(5),该定位取料装置(5)与矫直承载装置(2)对接,定位板(1)的前部设有与矫直承载装置(2)对接的自动上料装置(7),位于定位取料装置(5)的下方设有落料支撑台(6),定位板(1)上设有供矫直完成的棒件穿过的通槽(1a),定位板(1)的旁侧设有控制器(8),矫直承载装置(2)上设有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端与待矫直棒件的中间部位对接,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7)包括上料支撑台(7a)、顶料部件(7b)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上料支撑台(7a)两侧壁上的限位固定部件(7c),上料支撑台(7a)自进料端向出料端一端倾斜向下设置,顶料部件(7b)包括顶料板(7b1)和顶料气缸(7b2),顶料板(7b1)设置在上料支撑台(7a)的出料端处,顶料气缸(7b2)伸缩杆的端部与顶料板(7b1)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限位固定部件(7c)包括阻挡板(7c1)、阻挡气缸(7c2)和安装座(7c3),上料支撑台(7a)的侧壁上设有供阻挡板(7c1)贯穿的通槽,阻挡板(7c1)卡接在通槽内,安装座(7c3)的一侧与上料支撑台(7a)的侧壁固定连接,阻挡气缸(7c2)安装在安装座(7c3)的顶部,阻挡气缸(7c2)伸缩杆的端部与阻挡板(7c1)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承载装置(2)包括矫直承载板(2a)和两个对称安装在矫直承载板(2a)顶部的定位矫直部件(2b),矫直承载板(2a)和两个定位矫直部件(2b)均能通过承载驱动装置(3)与定位板(1)的侧壁滑动配合,每个定位矫直部件(2b)包括水平滑动组件(2c)、竖直滑动组件(2d)和承载下压组件(2e),水平滑动组件(2c)安装在矫直承载板(2a)顶部的一端,竖直滑动组件(2d)安装在定位板(1)的侧壁上,承载下压组件(2e)的一侧与竖直滑动组件(2d)滑动连接,承载下压组件(2e)的另一侧与水平滑动组件(2c)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组件(2c)包括第一导轨(2c1)、两个间隔卡设在第一导轨(2c1)上的第一滑动块(2c2)和一个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动块(2c2)之间的连接板(2c3),第一导轨(2c1)的设置方向与矫直承载板(2a)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竖直滑动组件(2d)包括第二导轨(2d1)、第二滑动块(2d2)和三角板(2d3),第二导轨(2d1)呈竖直状态安装在定位板(1)的侧壁上,第二滑动块(2d2)卡设在第二导轨(2d1)上,三角板(2d3)的顶部与矫直承载板(2a)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板(2d3)的侧部与第二滑动块(2d2)的侧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周对称细长轴压力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下压组件(2e)包括安装在连接板(2c3)上的承托部(2f)和安装在第二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水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