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音频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59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音频插座,包括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两个插座的绝缘件结构相同,所述绝缘件设有槽状的收置部,所述收置部相对的两侧槽壁设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相对面穿孔贯通形成插头通道,所述收置部另一相对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安装孔、错位孔和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层音频插座,因为两个插座由相同的绝缘件构成,成本较低组装简单。

A double-layer audio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音频插座
本技术涉及音频连接器领域,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层音频插座。
技术介绍
音频插座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件,被广泛的应用于影音产品中,如电脑主机、音响、吉他效果器等多媒体电器设备中,而随着电子产品迅速发展,多媒体电器设置的外接音频产品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设置多个音频插座以满足能够同时多个音频产品的连接需求。现有设计中的双层音频插座,如专利号为ZL201120473675X公开的“双层的耳机及麦克风插座母座”中国专利和专利号为ZL2017212308173公开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的中国专利,都是由两个插座组装而成;但是,现有设计中包括上述两个技术中的双层插座,组成双层插座的单个插座的外壳或者说绝缘件结构不同,需要分别开模分别生产再组装,成本相对较高组装相对复杂。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音频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达到降低成本使组装简单化的目的,提供一种两个具有相同绝缘件的插座组装而成的双层音频插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双层音频插座,包括由第一绝缘件、第一接触件组组成的第一插座和由第二绝缘件、第二接触件组组成的第二插座,第一绝缘件设有槽状的收置部,所述收置部相对的两侧槽壁设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相对面穿孔贯通形成插头通道,所述收置部另一相对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安装孔、错位孔和卡口,所述第二绝缘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结构相同。根据本技术,两个插座的绝缘件结构相同,由于接触件尾针可以设置在绝缘件的安装孔或错位孔中,可使第一插座尾针从安装孔中伸出,第二插座尾针从错位孔中伸出,将第二插座垂直设在第一插座上时第二插座的尾针可从第一插座的错位孔穿出,而错位孔和安装孔相对错开设置,从而实现使用相同绝缘件的两个插座就能组成双层音频插座。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口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内凹形成抵顶壁,所述错位孔设在所述安装孔旁。根据本技术,安装孔上的卡口和抵顶壁起到限制接触件的作用,错位孔设在安装孔旁边可实现双层插座尾针错开的效果。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壁顶面端设置固定孔,所述分隔壁底面端设置和所述顶面端的固定孔共轴的固定柱。根据本技术,第二插座从垂直方向安装在第一插座上时,第二插座绝缘件底面端的固定柱插入第一插座绝缘件顶面端的固定孔,可加固双层插座。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也可设计成如下方案,所述分隔壁顶面端设置固定孔,所述分隔壁底面端设置固定孔,所述双层音频插座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端面设有和所述分隔壁底面端固定孔配合的固定柱,所述固定部下端面设有和所述分隔壁顶面端固定孔配合的固定柱,所述固定部设有和所述错位孔对应的尾针孔。根据本技术,通过固定部实现上下两层相同插座的组装,相对增加了固定柱数量,使双层音频插座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壁穿孔为圆孔,所述第一绝缘件外侧圆孔的底面圆弧向绝缘件内部延长形成支撑部且延圆孔周壁向外部延长形成插孔部,所述支撑部自由端内表面设有凸起部且外表面设为反弹面,所述第一绝缘件另一外侧圆孔延圆孔延周壁向绝缘件外部延长形成容纳部。根据本技术,设置插孔部可以起到引导插头插入并保护部分未插入插头段;设置支撑部可以限位插头至正确位置,且能给插头反弹力确保插头和接触件电接触;设置容纳部可起到保护插头的作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件组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均包含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绝缘件相对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接触件定位部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件定位部设有折弯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折弯部将所述第二接触部压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上。根据本技术,插头未插入情况下,成对的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保持电连接;插头插入后,第一、第二接触件断开;插头拔出后,第一、第二接触件继续保持电连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基部和设在基部侧面的卡部,所述定位部还包括从所述基部侧边延长的抵顶面,所述折弯部下方的安装孔孔壁向折弯处延长形成抵顶臂。根据本技术,通过卡部和卡口配合,抵顶壁和抵顶面配合,抵顶臂和折弯部配合,可使接触件在受力时相对限制在正确位置内。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部由所述基部上端延长并由该延长部分顶端内凹出倒梯形而形成,所述折弯部向所述第一接触部方向折弯并延长形成延长部,所述延长部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延长部处于所述插头通道内。根据本技术,设有倒梯形的第一接触部可以增加第二接触部的位移距离,同时具有引导第二接触部的作用;延长部处于插头通道内,可使延长部和插头产生干涉,从而实现第二接触部的位移。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接触件组包括第三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所述第三接触件包含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结构,所述第四接触件包含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结构,所述第三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还包括错位部,所述错位部和所述定位部连接且至少部分不共面。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尾针设在所述定位部下端,所述第三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在错位部下端设置加长尾针。根据本技术,第二接触件组增设和定位部至少部分不共面的错位部,可实现从错位部延伸出的尾针和从安装孔延伸出的尾针产生错位,使彼此之间在横向和纵向都产生间隙。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技术。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不应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绝缘件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绝缘件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绝缘件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插座沿插头通道轴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定位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对第一接触件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对第二接触件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错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组装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组装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插入插头后接触件接触状态说明图。图12为本技术的双层音频插座沿插头通道径向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件,2-分隔壁,3-穿孔,4-安装孔,5-错位孔,6-抵顶壁,7-顶面端固定孔,8-底面端固定孔,9-支撑部,9a-凸起部,9b-反弹面,10-插孔部,11-容纳部,12-定位部,13-卡口,14-抵顶臂,15-错位部,16-基部,17-卡部,18-抵顶面,19-尾针,20-加长尾针,21-固定部,22-上端面固定柱,23-下端面固定柱,24-分隔壁固定柱,25-尾针孔,101-第一接触件,102-第一接触部,103-倒梯形,201-第二接触件,202-第二接触部,203-折弯部,204-延长部,301-第三接触件,401-第四接触件,P-插头,T-插头T段,R-插头R段,S-插头S段,E-间隙。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音频插座,包括由第一绝缘件、第一接触件组组成的第一插座和由第二绝缘件、第二接触件组组成的第二插座,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件设有槽状的收置部,所述收置部相对的两侧槽壁设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相对面穿孔贯通形成插头通道,所述收置部另一相对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安装孔、错位孔和卡口, 所述第二绝缘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音频插座,包括由第一绝缘件、第一接触件组组成的第一插座和由第二绝缘件、第二接触件组组成的第二插座,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件设有槽状的收置部,所述收置部相对的两侧槽壁设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相对面穿孔贯通形成插头通道,所述收置部另一相对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安装孔、错位孔和卡口,所述第二绝缘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音频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内凹形成抵顶壁,所述错位孔设在所述安装孔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音频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顶面端设置固定孔,所述分隔壁底面端设置固定孔或设置和所述顶面端的固定孔共轴的固定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音频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穿孔为圆孔,所述第一绝缘件外侧圆孔的底面圆弧向绝缘件内部延长形成支撑部且延圆孔周壁向外部延长形成插孔部,所述支撑部自由端内表面设有凸起部且外表面设为反弹面,所述第一绝缘件另一外侧圆孔延圆孔延周壁向绝缘件外部延长形成容纳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双层音频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组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均包含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绝缘件相对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接触件定位部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件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作伟丁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