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60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具有收容第一电子元件的一对接槽和一固定块,固定块具有一前表面;一排端子,设于对接槽的一侧,每一端子具有固定于固定块内一中间部和延伸出前表面的一延伸臂,中间部具有连接延伸臂的一第一部和自第一部向后延伸的一第二部,延伸臂后端具有一连接部连接前表面,一排端子中具有一对信号端子和设于一对信号端子的相邻两侧的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一第二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二部、一对信号端子的第二部,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二部均位于同一高度,第一接地端子的连接部和相邻的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位于相同高度,第二接地端子的连接部与相邻的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位于不同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信号完整性良好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电连接器,其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内具有一排端子,一排端子由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交替间隔设置,接地端子形成信号的接地回路从而对差分信号端子产生屏蔽作用。但是,接地端子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且在不同的位置周围包覆的介质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接地端子相邻位置之间不能维持零电势差,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不同电势,多条接地回路之间也具有不同的电势,这就使得接地端子携带了不期望的传输模式,这些不期望的传输模式在接地端子上主要表现为地模共振,地模共振会引起插损曲线的尖角也会导致端子的阻抗的突变,从而影响电连接器的信号完整性。习知的技术中,为了减小地模共振,一般用金属接地桥,金属接地桥上形成多个弹片分别抵接多个接地端子,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从而减小接地端子的电气长度,从而减小地模共振,但是金属接地桥与接地端子之间的接触效果受安装工序和材料特性的影响导致弹片发生金属疲劳或者出现磨损,折弯等不良现象,又或者弹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到接地端子与弹片之间,上述的不良现象都会使得接地端子与弹片之间的接触不稳定,从而对地模共振的影响效果不稳定,影响电连接器的信号完整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端子自身结构来调整端子的地模共振的电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一对接槽和位于所述对接槽后方的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一前表面;左右方向排列的一排端子,设于所述对接槽的一侧,每一所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固定块内一中间部和延伸出所述前表面的一延伸臂,所述中间部具有连接所述延伸臂的一第一部和自所述第一部向后延伸的一第二部,所述延伸臂前端具有一接触部凸伸进所述对接槽内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电性接触,所述延伸臂后端具有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前表面,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信号端子和设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相邻两侧的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均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和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不同高度。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位于不同高度。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具有高度差,且高度差小于所述中间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在所述信号端子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中,每一所述第一部具有向前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第二部的一弯折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部位于不同高度,所述第二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进一步,所述弯折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具有一第一空气槽和一第二空气槽,所述第一空气槽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空气槽中,所述第二空气槽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二空气槽中,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一空气槽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二空气槽的面积。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具有一后表面,所述中间部自所述前表面延伸至所述后表面,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延伸路径小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延伸路径。进一步,每一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抵接接触形成一接触位置,在所述接触位置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相对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在左右方向上错开设置。进一步,每一所述接触部具有一自由端部,所述接触位置位于所述自由端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在所述自由端部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在左右方向上错开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延伸臂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延伸臂的长度,在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插接进所述对接槽之前,一排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另一排所述端子位于所述对接槽的另一侧,两排所述端子于所述对接槽两侧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沿着所述对接槽相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距离不等于沿着所述对接槽相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进一步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块和上下两排所述端子,每一所述固定块对应固定一排所述端子,所述壳体进一步具有一绝缘本体与所述固定块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具有所述对接槽,后端具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向后延伸的一中隔板,两个所述固定块和两排所述端子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隔板的上下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均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和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不同高度,从所述连接部到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单位正对面积的变化量小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单位正对面积变化量,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相邻所述信号端子的单位电容变化量小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单位电容变化量,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谐振频率不等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谐振频率,从而减小地模共振的产生。利用端子自身结构来改善地模共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额外增加一个金属接地桥,不仅有利于性能的稳定,还有利于减少制造工序和安装工序,节约时间成本,而且还能避免安装不当造成的不良产品,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更能避免多次使得而造成的接触不良,从而提高产品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侧向平面剖视图;图3为图2中沿着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固定块与一排端子的俯视平面图;图5为图4中沿着B-B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沿着C-C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第一接地端子与相邻的信号端子的沿着左右方向观察平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第二接地端子与相邻的信号端子的沿着左右方向观察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为说明书附图中的Z轴,Z轴箭头的指向为向上,前后方向为说明书附图中的X轴,X轴箭头的指向为向前,左右方向为说明书附图中的Y轴,Y轴的箭头指向为向右。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此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一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200和一第二电子元件300。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可以为对接连接器,电子卡或者软性电路板等元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元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一对接槽和位于所述对接槽后方的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一前表面;左右方向排列的一排端子,设于所述对接槽的一侧,每一所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固定块内一中间部和延伸出所述前表面的一延伸臂,所述中间部具有连接所述延伸臂的一第一部和自所述第一部向后延伸的一第二部,所述延伸臂前端具有一接触部凸伸进所述对接槽内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电性接触,所述延伸臂后端具有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前表面,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信号端子和设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相邻两侧的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均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和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不同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一对接槽和位于所述对接槽后方的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一前表面;左右方向排列的一排端子,设于所述对接槽的一侧,每一所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固定块内一中间部和延伸出所述前表面的一延伸臂,所述中间部具有连接所述延伸臂的一第一部和自所述第一部向后延伸的一第二部,所述延伸臂前端具有一接触部凸伸进所述对接槽内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电性接触,所述延伸臂后端具有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前表面,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信号端子和设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相邻两侧的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均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和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位于不同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位于不同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具有高度差,且高度差小于所述中间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位于同一高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端子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位于同一高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中,每一所述第一部具有向前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第二部的一弯折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部位于不同高度,所述第二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具有一第一空气槽和一第二空气槽,所述第一空气槽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相邻设置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权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