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48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油箱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筒和显示盒,显示盒焊接在检测筒一侧,检测筒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粗螺杆,空腔顶部设置有螺口,粗螺杆通过螺纹与螺口相啮合,空腔底部设置有通口,通口底部焊接有通气管头,显示盒底部设置有蓄水腔,蓄水腔顶部设置有导水槽一和导水槽二,检测筒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导水槽二相通,显示盒上设置有容放槽一和容放槽二,容放槽一与导水槽一相通,容放槽二与导水槽二相通,容放槽一和容放槽二内均通过弹簧焊接有挡块,挡块上设置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能够判断油箱的气密性及漏气情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A kind of gas tightness testing device for oil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油箱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汽车已经成为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有许多部件组成,现在的汽车大都还是通过汽油进行供能,因此油箱是汽车内部重要的基础部件之一,油箱最主要的效果就是储存汽油,因此对于油箱的密闭性需要进行经常检测,油箱一旦出现漏气情况,不仅会造成汽油浪费,还会导致交通事故,但是现在的市场上对于油箱气密性检测的装置较少,并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油箱的在检测时需要检测装置内部保证较好的气密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油箱规格不同,因此油箱口的大小也不同,因此为检测增加了难度,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判断油箱的气密性及漏气情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和显示盒,所述显示盒焊接在所述检测筒一侧,所述检测筒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粗螺杆,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螺口,所述粗螺杆通过螺纹与所述螺口相啮合,所述空腔底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底部焊接有通气管头,所述显示盒底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顶部设置有导水槽一和导水槽二,所述检测筒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水槽二相通,所述显示盒上设置有容放槽一和容放槽二,所述容放槽一与所述导水槽一相通,所述容放槽二与所述导水槽二相通,所述容放槽一和所述容放槽二内均通过弹簧焊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上设置有通气孔。进一步而言,所述挡块顶部焊接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与所述检测筒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导水槽一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而言,所述粗螺杆底部卡设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卡设在所述空腔内。进一步而言,所述通气管头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套设有橡胶层,所述通气管头前端套设有橡胶环。进一步而言,所述粗螺杆顶部焊接有拧动头,所述检测筒一侧焊接有握把。进一步而言,所述粗螺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检测筒的长度,所述显示盒前侧设置有观察口。进一步而言,所述通气管头为圆台形状,所述挡块为长方体形状。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设置有粗螺杆,并且粗螺杆底部卡设有橡胶头,通过通气管头与油箱紧紧连接后,通过拧动粗螺杆能够改变油箱内气压,观察导水槽和导水槽两侧水压变化即可判断油箱是否漏气及漏气情况;2、本技术由于通气管头为圆台形状,因此能够随油箱口大小选择卡设位置,因此适用于不同规格油箱口的油箱,不受油箱限制,并且操作简单,便于观察;3、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判断油箱的气密性及漏气情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检测筒剖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显示盒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单向阀头剖面视图。图中标号:1、检测筒;2、显示盒;3、粗螺杆;4、螺口;5、通口;6、通气管头;7、蓄水腔;8、导水槽一;9、导水槽二;10、通孔;11、容放槽一;12、容放槽二;13、弹簧;14、挡块;15、通气孔;16、按压头;17、橡胶头;18、橡胶层;19、橡胶环;20、拧动头;21、握把;20、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1和显示盒2,显示盒2焊接在检测筒1一侧,检测筒1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粗螺杆3,空腔顶部设置有螺口4,粗螺杆3通过螺纹与螺口4相啮合,空腔底部设置有通口5,通口5底部焊接有通气管头6,显示盒2底部设置有蓄水腔7,蓄水腔7顶部设置有导水槽一8和导水槽二9,检测筒1上设置有通孔10,通孔10与导水槽二9相通,显示盒2上设置有容放槽一11和容放槽二12,容放槽一11与导水槽一8相通,容放槽二12与导水槽二9相通,容放槽一11和容放槽二12内均通过弹簧13焊接有挡块14,挡块14上设置有通气孔15。挡块14顶部焊接有按压头16,按压头16与检测筒1之间的距离等于通气孔15与导水槽一8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让通气孔15与导水槽一8和导水槽二9之间相通,进而使蓄水腔7内水体流动;粗螺杆3底部卡设有橡胶头17,橡胶头17卡设在空腔内,因此能够保证橡胶头17两侧密封性好;通气管头6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上套设有橡胶层18,通气管头6前端套设有橡胶环19,从而能够使用橡胶环19保证油箱口与通气管头6之间密封性较好;粗螺杆3顶部焊接有拧动头20,检测筒1一侧焊接有握把21;粗螺杆3的长度小于检测筒1的长度,显示盒2前侧设置有观察口22,因此能够通过观察口22观察导水槽一8和导水槽二9内水位变化情况;通气管头6为圆台形状,因此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油箱,挡块14为长方体形状,能够保证密封效果。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油箱口向上,然后将通气管头6插入油箱口内,由于通气管头6为圆台形状,半径逐渐增加,因此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油箱,插紧后使用橡胶环19盖住连接部位,从而能够保证接口处气密性好,然后将粗螺杆3向上方拧动,由于油箱与空腔内相通,因此油箱内会产生负压,然后使用手指同时按压容放槽一11和容放槽二12内的挡块14,因此通气孔15能够与导水槽一8与导水槽二9相通,因此油箱内的负压能够将蓄水腔7及导水槽一8内的水抽入导水槽二9内,因此导水槽二9内的水位明显高于导水槽一8内的水位,若导水槽二9内的水位保持不变,则油箱内部气密性好,若导水槽二9内的水位缓慢下落并最终复位,则表示油箱存在漏气情况,并且水位下落速度越快,则表示漏气情况越严重,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判断油箱的气密性及漏气情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1)和显示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2)焊接在所述检测筒(1)一侧,所述检测筒(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粗螺杆(3),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螺口(4),所述粗螺杆(3)通过螺纹与所述螺口(4)相啮合,所述空腔底部设置有通口(5),所述通口(5)底部焊接有通气管头(6),所述显示盒(2)底部设置有蓄水腔(7),所述蓄水腔(7)顶部设置有导水槽一(8)和导水槽二(9),所述检测筒(1)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所述导水槽二(9)相通,所述显示盒(2)上设置有容放槽一(11)和容放槽二(12),所述容放槽一(11)与所述导水槽一(8)相通,所述容放槽二(12)与所述导水槽二(9)相通,所述容放槽一(11)和所述容放槽二(12)内均通过弹簧(13)焊接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上设置有通气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1)和显示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2)焊接在所述检测筒(1)一侧,所述检测筒(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粗螺杆(3),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螺口(4),所述粗螺杆(3)通过螺纹与所述螺口(4)相啮合,所述空腔底部设置有通口(5),所述通口(5)底部焊接有通气管头(6),所述显示盒(2)底部设置有蓄水腔(7),所述蓄水腔(7)顶部设置有导水槽一(8)和导水槽二(9),所述检测筒(1)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所述导水槽二(9)相通,所述显示盒(2)上设置有容放槽一(11)和容放槽二(12),所述容放槽一(11)与所述导水槽一(8)相通,所述容放槽二(12)与所述导水槽二(9)相通,所述容放槽一(11)和所述容放槽二(12)内均通过弹簧(13)焊接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上设置有通气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杰庄勇昌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二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