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678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包括推车,推车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把手,底板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丝杠和导轨组件,导轨组件设置有导轨,丝杠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丝杠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轴承连接,丝杠上设置有滑块,导轨穿过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连接有风机组件,底板上还设置有收集箱和电池,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风筒通过一连接管与进料口连接,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轮子,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通过开关与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省时省力的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

A collecting device for dandelion s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蒲公英种子采集
,特别涉及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菊科植物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之功效。东北蒲公英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集美食、营养、药用、观赏于一身,是良好的食品开发资源。随着蒲公英的药用价值被大众所接受,许多家庭将其作为一种饭桌上的食材。在蒲公英种植过程中,需要对蒲公英的种子进行采收,由于蒲公英种子的特殊结构,导致蒲公英成熟之后,如果通过人工采集,则容易在采集时将种子碰掉,使种子飞走或者落地,飞走或者落地的种子则无法再被收集,极易造成种子的损失,同时人工采集费时费力,采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中国专利CN208708159U提出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其采集装置安装在拖拉机上,采集时需要驾驶拖拉机进入种植地,而蒲公英种子质轻,容易被拖拉机带动的气流吹走,且拖拉机容易将蒲公英植株压坏,造成损失。而目前市面上有通过将割草器改装成为蒲公英种子采集的装置,但其需要人工背在身上,种子收集袋亦需用人手抓住,不便于操作,且所有的重量都背负在人工身上,加重了操作者的负担,种子采集费时费力。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且能够省时省力的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省时省力的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包括推车,所述推车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丝杠和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设置有导轨,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轴承连接,所述丝杠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导轨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连接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筒,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风筒的外壁连接,所述风筒内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连接有风涡轮,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收集箱和电池,所述收集箱包括箱体和抽拉盒,所述抽拉盒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风筒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和第一转轴,所述导轨组件上还设置有横杆,所述导轨和横杆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所述导轨及横杆的一端连接有端板,所述导轨及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盘,所述第二调节盘通过轴承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调节盘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盘,所述第一调节盘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槽和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转盘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槽并通过螺母锁紧,还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波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推车上的支撑板之间设置丝杠和滑块,并采用第一电机驱动丝杠带动滑块往复运动,并在滑块上设置风机组件,滑块的运动带动风机组件进行运动,风机组件则通过风涡轮带动气流对蒲公英的种子进行采集,风机组件的往复运动使得风机组件采集的范围更广,在采集过程中不必左右移动推车,省时省力,在推车上设置收集箱,不必用手抓取收集箱,更加省力,并且采用推车的方式,减少对蒲公英植株造成的破坏。(2)本技术通过设置转盘用于调节导轨组件在第一调节槽中的位置,以实现对滑块角度的调节,从而达到调节风机组件的俯仰角度的目的,方便对不同高度的蒲公英的种子进行采集,调节方便,适用性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中,1为推车、11为底板、12为支撑杆、13为把手、14为支撑板、141为第一调节槽、142为第一转轴、15为轮子、16为第一调节盘、161为第二调节槽、162为第二转轴、2为丝杠、3为滑块、31为支撑柱、4为导轨组件、41为导轨、42为横杆、43为端板、44为第二调节盘、441为第一连接柱、5为第一电机、6为风机组件、61为风筒、62为第二电机、63为风涡轮、7为连接管、8为收集箱、81箱体、82为抽拉盒、83为进料口、9为转盘、91为第二连接柱、92为第三连接柱、10为连杆、100为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6,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包括推车1,所述推车1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之间连接有把手13,所述底板11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之间连接有丝杠2和导轨组件4,所述导轨组件4设置有导轨41,所述丝杠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4上,第一电机5用于驱动丝杠2转动,所述丝杠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4轴承连接,所述丝杠2上设置有滑块3,所述导轨41穿过所述滑块3,丝杠2的转动则带动滑块3在丝杠2上进行运动,所述滑块3上设置有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上连接有风机组件6,所述风机组件6包括风筒61,所述支撑柱31与所述风筒61的外壁连接,所述风筒61内连接有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电机62上连接有风涡轮63,第二电机62带动风涡轮63转动形成气流,用于采集蒲公英的种子,所述底板11上还设置有收集箱8和电池100,收集箱8用于收集采集到的蒲公英种子,所述收集箱8包括箱体81和抽拉盒82,所述抽拉盒82置于所述箱体81内,所述箱体81上设置有进料口83,所述风筒61通过一连接管7与所述进料口83连接,蒲公英的种子通过风筒61并经过连接管7进入到箱体81内,所述底板11的底部设置有轮子15,所述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2分别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100电连接。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蒲公英的种子进行采集时,接通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2,第一电机5带动丝杠2进行转动,丝杠2的转动带动滑块3进行往复运动,滑块3的运动带动风机组件6进行运动,第二电机62则带动风涡轮63进行转动,产生的气流对蒲公英的种子进行采集,采集的种子进入风筒61,并通过连接管7进入到收集箱8内,待收集箱8装满后,将抽拉盒82拉出,将蒲公英的种子取出用于二次加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通过在推车1上的支撑板14之间设置丝杠2和滑块3,并采用第一电机5驱动丝杠2带动滑块3往复运动,并在滑块3上设置风机组件6,滑块3的运动带动风机组件6进行运动,风机组件6则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所述推车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丝杠和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设置有导轨,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轴承连接,所述丝杠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导轨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连接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筒,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风筒的外壁连接,所述风筒内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连接有风涡轮,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收集箱和电池,所述收集箱包括箱体和抽拉盒,所述抽拉盒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风筒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所述推车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丝杠和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设置有导轨,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轴承连接,所述丝杠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导轨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连接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筒,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风筒的外壁连接,所述风筒内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连接有风涡轮,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收集箱和电池,所述收集箱包括箱体和抽拉盒,所述抽拉盒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风筒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臣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鑫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