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77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包括船板本体,船板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起垄器,其特征在于,船板本体的前端安装有扭簧架,扭簧架位于两相邻起垄器之间;扭簧架包括上挡臂、下挡臂以及连接二者的螺旋部,下挡臂自船板本体向下,并向着船板本体后端方向倾斜延伸设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秧苗插植在残留于田地中的杂草上而导致秧苗难以存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操作简便,拆装方便,可以高效的将杂草压入泥土深处,有效避免了秧苗根与杂草的接触,提高了秧苗成活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有效避免杂草在船板本体前端堆积。

Boat plate of rice transpla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草型插秧机船板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
,特别涉及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在水稻插秧机的尾端设置有船板,用以承载秧箱及作业人员。在船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起垄器,插秧机在水田中前进作业时,起垄器将位于其下方的淤泥压向其两侧的垄沟,从而在相邻的两个起垄器之间的水田里形成田垄,用以定植秧苗。由于水田在翻耕后会存在很多的秸秆、根须以及枯草组成的杂草,在插秧时,秧苗容易被定植在残留田中的杂草上,使得秧苗脱离土壤,而导致秧苗最终死掉,这对秧苗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插秧的进行,杂草极容易堆积在船板前端,对船板的行进造成很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旨在解决将秧苗插植在残留于田地中的杂草上而导致秧苗难以存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包括船板本体,船板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起垄器,其特征在于,船板本体的前端安装有扭簧架,扭簧架位于两相邻起垄器之间;扭簧架包括上挡臂、下挡臂以及连接二者的螺旋部,下挡臂自船板本体向下,并向着船板本体后端方向倾斜延伸设置。其中,螺旋部的圈数为1。其中,螺旋部位于扭簧架朝向船板本体后方的一侧。其中,船板本体的前端设有安装架,上挡臂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架上。其中,螺旋部紧邻安装架设置。其中,扭簧架并排设有两个,两扭簧架的上挡臂交汇形成U型连接部,U型连接部弯曲压靠在安装架上,安装架上螺接有压紧U型连接部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位于U型连接部的内侧。其中,两个扭簧架的中间位置与对应的两相邻起垄器的中间位置前后正对。其中,紧固螺栓上套接位于紧固螺栓的螺栓头与U型连接部之间的压板。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包括船板本体,船板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起垄器,其特征在于,船板本体的前端安装有扭簧架,扭簧架位于两相邻起垄器之间;扭簧架包括上挡臂、下挡臂以及连接二者的螺旋部,下挡臂自船板本体向下,并向着船板本体后端方向倾斜延伸设置。随着船板本体的前进,杂草会顺着下挡臂被下压到下挡臂的底端处,实现压草功能,有效避免了杂草在船板本体的前端堆积,并且在下挡臂遇到的阻力过大或者与固定的障碍物接触时,由于扭簧自身的弹性作用,使得下挡臂随着船板本体的前进而发生向着船板后方与上方的合成方向摆动的形变,并且在阻力减少或者障碍物消失后得以弹性恢复。综上所述,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秧苗插植在残留于田地中的杂草上而导致秧苗难以存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成本低,操作简便,拆装方便,可以高效的将杂草压入泥土深处,有效避免了秧苗根与杂草的接触,提高了秧苗成活率,同时本技术还可以有效避免杂草在船板本体前端堆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压草型插秧机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压草型插秧机船板的仰视图;图4是图3中B-B方向剖视图;图5是图2中扭簧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船板本体,10-起垄器,2-安装架,20-通孔,21-安装部,3-扭簧架,30-上挡臂,31-下档臂,32-螺旋部,33-U型连接部,34-紧固螺栓,35-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技术压草型插秧机船板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以图3中所示图形的下方为实施例的前方,那么图3中的上方即为实施例的后方,图3中的左、右方向为实施例的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压草型插秧机船板,由行进装置牵动前进,并在船板本体1尾部处安装插秧装置进行插秧作业,其主体为船板本体1,船板本体1为板状结构,船板本体1的前端向上弯折一定角度。如图3所示,起垄器10焊接于船板本体1的底面上,起垄器10共设有七个,相邻两个起垄器10之间的间隙用于田垄的形成,即可以形成六道田垄。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船板本体1的前端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为钢管,钢管以与船板本体1前端平行的方式对齐贴近在一起,钢管的两端焊接有安装部21,安装部21通过螺栓、螺母的联接实现在船板本体1上的固定。如图5所示,扭簧架3既可以是单扭簧体,也可以是双扭簧体,单扭簧体以及双扭簧体均为钢杆旋扭加工制成,单扭簧体包括上挡臂30、下挡臂31以及连接二者的螺旋部32,上挡臂30采用螺接或者插装等方式固定在钢管或者船板本体1的前端上;螺旋部32为单圈螺旋结构,当然,根据对弹力的需求也可设计为多圈螺旋结构,螺旋部32位于扭簧架3朝向船板本体1后方的一侧,螺旋部32紧邻安装架2;下挡臂31沿着向下以及向后两个方向的合成方向倾斜。随着船板本体1的前进,杂草会顺着下挡臂31被下压到下挡臂31的底端处,实现压草功能,并且在下挡臂31遇到的阻力过大或者与固定的障碍物接触时,由于扭簧自身的弹性作用,使得下挡臂31随着船板本体1的前进而发生向着船板后方与上方的合成方向摆动的形变,并且在阻力减少或者障碍物消失后得以弹性恢复。如图2、图4和图5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扭簧架3为双扭簧体,包括两个左右并排的单扭簧体组成,两个单扭簧体的上挡臂30为一体的U型连接部33,U型连接部33弯曲成弧形,使得U型连接部33可以与钢管的管体贴合,钢管上沿着竖向加工有通孔20,通孔20加工有六个,每个通孔20处对应安装一个扭簧架3,通孔20内安装有紧固螺栓34与螺母联接的组件,将U型连接部33锁紧在钢管上,螺栓位于U型连接部33的内侧,对U型连接部33形成一个防转动的限位,避免扭簧架3整体受到阻力后的向着船板本体1的后方偏移的情况出现。如图3所示,扭簧架3两相邻起垄器10的中间位置是前后对应的,插秧装置的插秧位会对应田垄左右方向的中间处进行插秧,这样使得扭簧架3在压草后的最低点位(该点位的杂草位置最深)与插秧位前后一致,使得植入的秧苗的苗根与杂草上下保持着一个最远距离。如图2和图4共同所示,紧固螺栓34上套接有压板35,紧固螺栓34锁紧后,螺栓头会将压板35紧压在安装部21上,以此提高紧固螺栓34的锁紧效果,降低紧固螺栓34松动的情况的出现。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包括船板本体,所述船板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起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本体的前端安装有扭簧架,所述扭簧架位于两相邻所述起垄器之间;所述扭簧架包括上挡臂、下挡臂以及连接二者的螺旋部,所述下挡臂自所述船板本体向下,并向着所述船板本体后端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包括船板本体,所述船板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起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本体的前端安装有扭簧架,所述扭簧架位于两相邻所述起垄器之间;所述扭簧架包括上挡臂、下挡臂以及连接二者的螺旋部,所述下挡臂自所述船板本体向下,并向着所述船板本体后端方向倾斜延伸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的圈数为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位于所述扭簧架朝向所述船板本体后方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压草型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本体的前端设有安装架,所述上挡臂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际军于秋竹隋世国刘慧佳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恒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